骨修整磨骨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7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和若干磨骨引导柱,所述磨骨引导柱沿自身几何中心轴设置有通孔;所述磨骨引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板本体的表面,所述磨骨引导柱与所述导板本体弹性活动连接;所述导板本体的边沿设有柔性裙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骨修整磨骨导板通过在导板本体上设置磨骨引导柱形成,导板本体可通过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待手术区域个性化打印制造,通过在导板本体上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磨骨引导柱,形成一个可进行骨磨削的区域,为磨骨手术的均匀化提供良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磨骨手术精确而高效率的进行,大幅度降低磨骨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修整磨骨导板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医疗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
技术介绍
在人工关节、骨组织置换手术中,良好确定手术位置,是手术快速准确进行的关键,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痛苦。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定位导板对手术进行辅助。依据计算机设计的3D打印导板拥有相比传统手术导板更加准确的外形,更能体现患者的个性化。在需要进行骨组织整形的手术,例如骨组织增生肥大、整容以及骨外伤修正的场合,需要对部分骨组织进行磨削,进行去除骨组织病灶等操作。然而,在没有导板辅助的情况下,仅靠经验判断,难以精确控制磨骨量,手术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和若干磨骨引导柱,所述磨骨引导柱沿自身几何中心轴设置有通孔;所述磨骨引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板本体的表面,所述磨骨引导柱与所述导板本体弹性活动连接;所述导板本体的边沿设有柔性裙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所述磨骨引导柱的间距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磨骨引导柱的通孔孔径与所述磨骨引导柱的壁厚之比为4:1~8: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本体上设有标识部,所述标识部包括标签,所述标签与所述标识部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本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磨骨引导柱之间的空隙内。本技术提供的骨修整磨骨导板通过在导板本体上设置磨骨引导柱形成,导板本体可通过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待手术区域个性化打印制造,通过在导板本体上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磨骨引导柱,形成一个可进行骨磨削的区域,为磨骨手术的均匀化提供良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磨骨手术精确而高效率的进行,大幅度降低磨骨手术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骨修整磨骨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如图1所示,包括导板本体100和若干磨骨引导柱200,磨骨引导柱200沿自身几何中心轴设置有通孔;磨骨引导柱200均匀分布在导板本体100的表面,磨骨引导柱200与导板本体100弹性活动连接;导板本体100的边沿设有柔性裙边。骨修整磨骨导板利用个体骨组织病灶形态设计而成,能够采用全贴合覆盖的方式,以计算机模拟磨骨的术后效果计算磨骨量设计的非矩形阵列式等距磨骨引导孔,术中仅需以同一个尺寸深度进行磨骨,即可达到大面积的点磨骨的目的,当采用导板完成全部点磨之后,取下骨修整磨骨导板,再手工配合进行剩余凸起落差参考位点进行打磨,即可获得最后的计算机模拟修整的磨骨效果。在导板本体100100的边缘位置设置柔性贴合裙边,例如可采用海绵材料制造这一柔性贴合裙边,使得骨修整磨骨导板的设置不至于增加患者的病痛。本技术提供的骨修整磨骨导板通过在导板本体100上设置磨骨引导柱200形成,导板本体100可通过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待手术区域个性化打印制造,通过在导板本体100上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磨骨引导柱200,形成一个可进行骨磨削的区域,为磨骨手术的均匀化提供良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磨骨手术精确而高效率的进行,大幅度降低磨骨手术难度。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相邻两根磨骨引导柱200的间距相等。这种分布方式形成正六边形网点结构的磨骨引导柱200分布,能够使得磨骨面磨削量更加均匀,对取下骨修整磨骨导板之后的后一阶段磨骨手术提供更均匀的引导,能够有效降低后阶段的手术难度。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磨骨引导柱200的通孔孔径与磨骨引导柱200的壁厚之比为4:1~8:1。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板本体100上设有标识部110,标识部110包括标签,标签与标识部110可拆卸连接。由于骨修整磨骨导板通常是3D打印形成,每个患者的具体尺寸都不相同,为避免错误操作,需要在骨修整磨骨导板上设置用于标识作用的标识部110,标记标签可采用普通纸条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板本体100上设有透气孔(图中未示出),透气孔设置于磨骨引导柱200之间的空隙内。通过设置透气孔,使得导板本体100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避免骨组织表面的液体在导板本体100与骨组织之间累积,对手术产生干扰。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本体和若干磨骨引导柱,所述磨骨引导柱沿自身几何中心轴设置有通孔;所述磨骨引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板本体的表面,所述磨骨引导柱与所述导板本体弹性活动连接;所述导板本体的边沿设有柔性裙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整磨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本体和若干磨骨引导柱,所述磨骨引导柱沿自身几何中心轴设置有通孔;所述磨骨引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板本体的表面,所述磨骨引导柱与所述导板本体弹性活动连接;所述导板本体的边沿设有柔性裙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整磨骨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磨骨引导柱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志祥黄西臣黄东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嘉一三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