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红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675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外套管和嵌套在外套管内且后端开口的透明内套管,内套管两端延伸出外套管;外套管前端设有端部内径小于内套管外径的收缩口,内套管前端设置伸出收缩口的光滑钝头;外套管后端设置内螺纹并与内套管螺纹连接;内套管后端设置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神经内镜的安装孔。本装置在置入脑组织过程中准确性高,操作误差小,能够满足脑出血急诊手术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
,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
技术介绍
高血压性脑出血十分常见,是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致死及致残率高的特点。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不同于传统开颅或血肿穿刺手术,近年来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技术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借助事先置入血肿内部的工作通道置入神经内镜,内镜放大直视下自血肿内部抽吸清除血肿,遇有活动性出血时直接电凝相关责任血管。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创伤小、视野良好、血肿清除充分、止血彻底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我国国内广泛开展。然而,尽管开展广泛,但该技术在实施中仍有部分技术问题亟待进一步改善,例如如何保证工作通道置入位置及深度的准确性以及减小手术副损伤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大多位于基底节及丘脑等脑深部结构,距大脑皮层表面距离较长。由于内镜技术要求,在置入工作通道时要求将工作通道尖端置入血肿中心。目前这一操作多由术者徒手或者根据导航定位完成。徒手操作误差较大,难以确保工作通道准确性。导航定位可以保证工作通道准确性,但技术实施条件较高,不适合脑出血急诊手术。同时,工作通道置入过程不可直视,置入过程中易损伤重要结构,如脑深部血管。另外,现有的神经内镜工作通道直径多超过1.5cm,通道直径越大伴随的手术副损伤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在置入脑组织过程中准确性高,操作误差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外套管和嵌套在外套管内且后端开口的透明内套管,内套管两端延伸出外套管;外套管前端设有端部内径小于内套管外径的收缩口,内套管前端设置伸出收缩口的光滑钝头;外套管后端设置内螺纹并与内套管螺纹连接;内套管后端设置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神经内镜的安装孔。进一步的,钝头和内套管之间设有柔性环,钝头内用于调整钝头倾角的调节组件。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穿过盖板的调节杆,调节杆远离盖板中心且在内套管轴向方向设置;调节杆前端延伸至钝头且其前端设置与钝头内壁相触的弯曲部,调节杆后端固定连接与调节杆相垂直的调节手柄。进一步的,外套管长度为60~70mm,外径不大于10mm。进一步的,外套管外壁设有自外套管前端至后端的刻度。进一步的,钝头为半球形结构。进一步的,钝头与收缩口外侧平滑曲面过渡。进一步的,外套管后端设有操作手柄,外套管外侧后端周向上设有卡接凸起,操作手柄上设有卡接在卡接凸起上的弹性卡接部,卡接部内侧设置与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槽,卡接部的开口内径不大于外套管外径的三分之二。进一步的,手柄向外套管后端倾斜,且与外套管侧面的夹角为15-30度。进一步的,外套管后端设置膨大部,膨大部内侧设置阶梯状安装槽,内套管后端设置与安装槽螺纹连接的安装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内套管内嵌在外套管内,通过内套管后端盖板的安装孔置入神经内镜,本装置在置入大脑过程通过神经内镜实现置入过程可视化,在遇有重要结构如重要血管时可及时停止置入或调整方向;另外也避免了医生在徒手操作盲插过程中,该装置的伸入角度发生偏移,避免无法一次性置入到目标位置,从而避免需要反复多次抽拉出本装置重新置入大脑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伤;其能够确保本装置置入大脑过程中的准确性,操作误差小,进而也能够满足脑出血急诊手术的应用要求。进一步的,外套管外径不大于10mm,与目前使用的工作通道相比,其工作通道外径小,从而在置入本装置过程中,能够减小对大脑皮层的创面大小,从而能够减少手术对大脑皮层带来的损伤,脑深部血管受损伤概率也相应降低。进一步的,在本装置伸入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伸入角度没有满足理论角度,能够通过拨动调节手柄带动调节杆旋转驱动弯曲部旋转,弯曲部的端部在钝头内壁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使钝头在内套管的轴线方向上发生偏移,从而形成对钝头角度的调节,在对钝头角度调节之后需要根据需求将本装置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钝头的中轴线朝向目标位置;调节完钝头角度后,继续伸入本装置,从而能够使本装置能够伸入目标位置的中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工作通道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工作通道系统膨大部以下部分的俯视图。其中,1-外套管,2-膨大部,3-操作手柄,4-卡接凸起,5-卡接部,6-收缩口,7-内套管,8-安装凸台,9-钝头,10-柔性环,11-盖板,12-神经内镜,13-调节杆,14-弯曲部,15-调节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外套管1和嵌套在外套管1内且后端开口的透明内套管7,内套管7两端延伸出外套管1;其中外套管1和内套管7均采用高分子PVC材料制成,其透光性好,外套管1长度为60~70mm,满足手术的需要,同时其外径不大于10mm,与目前使用的工作通道相比,其工作通道外径小,从而在置入本装置之前,能够减小对大脑皮层的开口大小,从而能够减少手术对大脑皮层带来的损伤,脑深部血管受损伤概率也相应降低。如图1所示,另外,外套管1前端设有端部内径小于内套管7外径的收缩口6,内套管7前端设置伸出收缩口6的光滑钝头9,收缩口6内壁与钝头9外形相适配,使钝头9与收缩口6内壁相贴合;另外,外套管1后端设置内螺纹并与内套管7螺纹连接,使内套管7紧固的嵌套在外套管1内,并在内套管7旋紧的过程中钝头9紧紧的与收缩口6内壁相贴合,保证了内套管7在外套管1内的稳定性;内套管7后端设置盖板11,在盖板11中心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置为弹性材料,便于神经内镜12穿过安装孔并夹持在安装孔内,使神经内镜12紧固的设置在内套管7内;神经内镜12的前端延伸至内套管7前端。对本装置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向脑组织内植入本装置之前,需在脑组织皮层造瘘,然后本装置自瘘口伸入大脑内;内套管7和外套管1均为中空透明筒体,内套管7前端的钝头9为透明半球形结构,收缩口6外侧与内套管7通过光滑弧状面过渡,避免在通道伸入的过程中尖锐角对大脑的损伤;同时,光滑钝头9与收缩口6外侧平滑曲面过渡,避免了在本装置伸入大脑的过程中尖锐角对大脑的损伤。对上述需要说明的是,置入该装置时,在神经内镜12直视下将装置逐渐伸入大脑内,到达目标位置后撤出内套管7和神经内镜12,外套管1即为神经内镜12手术工作通道。较以往工作通道的置入过程,该方法置入过程通过神经内镜12实现可视化,遇有重要结构如重要血管时可及时停止。另外也避免了医生在徒手操作盲插置入大脑的过程中,该装置的角度发生偏移,避免无法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外套管(1)和嵌套在外套管(1)内且后端开口的透明内套管(7),内套管(7)两端延伸出外套管(1);外套管(1)前端设有端部内径小于内套管(7)外径的收缩口(6),内套管(7)前端设置伸出收缩口(6)的光滑钝头(9);外套管(1)后端设置内螺纹并与内套管(7)螺纹连接;内套管(7)后端设置盖板(11),盖板(11)上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神经内镜的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外套管(1)和嵌套在外套管(1)内且后端开口的透明内套管(7),内套管(7)两端延伸出外套管(1);外套管(1)前端设有端部内径小于内套管(7)外径的收缩口(6),内套管(7)前端设置伸出收缩口(6)的光滑钝头(9);外套管(1)后端设置内螺纹并与内套管(7)螺纹连接;内套管(7)后端设置盖板(11),盖板(11)上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神经内镜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头(9)和内套管(7)之间设有柔性环(10),钝头(9)内用于调整钝头(9)倾角的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过盖板(11)的调节杆(13),调节杆(13)远离盖板(11)中心且在内套管(7)轴向方向设置;调节杆(13)前端延伸至钝头(9)且其前端设置与钝头(9)内壁相触的弯曲部(14),调节杆(13)后端固定连接与调节杆(13)相垂直的调节手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工作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长度为60~70mm,外径不大于10mm。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