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3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底板、侧板和顶板依次连接呈U字形,其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其顶板设有将其贯穿的压杆,压杆杆下端设有印章,印章的印面朝下;侧板设有两根转杆,转杆的一端与侧板铰接,另一端连接印泥筒,转杆和顶板之间设有弹回机构。将印泥和印章合并为一体,便于携带使用。需要拓印时,印泥筒滚过印章一次,保证印泥墨水适量,拓出的章清晰。操作时,使用手掌下压,便可完成拓印,与现有技术中的分开的印泥与印章相比,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属于印章制作

技术介绍
印章,亦称图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传统的印章和印泥分开配置,携带和使用都较为不便。并且,人工上墨水,掌握不好力度,盖出的印章,时常出现拓出的章墨汁较多,导致印章模糊。因此,需要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底板、侧板和顶板依次连接呈U字形,其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其顶板设有将其贯穿的压杆,压杆杆下端设有印章,印章的印面朝下;侧板设有两根转杆,转杆的一端与侧板铰接,另一端连接印泥筒,转杆和顶板之间设有弹回机构。进一步的,弹回机构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顶板,另一端连接于转杆。进一步的,弹簧机构包括两块磁铁,一块磁铁设置于顶板,另一块磁铁设置于转杆,其正负极相对。进一步的,底板靠近侧板处设有凹槽。进一步的,压杆为圆柱状,其顶部设有压饼,压饼与顶板之间的设有弹簧,弹簧套设于压杆外。进一步的,压杆的底部与印章嵌合,并使用螺栓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杆;压杆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竖向设置;限位杆从顶板外侧插入,延伸至限位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印泥和印章合并为一体,便于携带使用。需要拓印时,印泥筒滚过印章一次,保证印泥墨水适量,拓出的章清晰。操作时,使用手掌下压,便可完成拓印,与现有技术中的分开的印泥与印章相比,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弹回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弹回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弹回结构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弹回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弹回结构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基座,2-压杆,3-印章,4-转杆,5-弹簧,6-限位杆,11-底板,12-侧板,13-顶板,111-凹槽,21-压饼,2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印泥自粘的盖章,包括基座1、压杆2、印章3、转杆4、弹簧5和限位杆6。基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它们呈U字形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如图1所示朝向右侧,底板11用于放置桌面。顶板13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压杆2伸入该通孔内。压杆的一部分位于顶板之上,另一部分位于顶板之下,压杆在该通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压杆2的顶部连接有压饼21,该压饼为圆饼状,其直径大于压杆2。压饼21和顶板13之间的压杆2套有压簧。压杆2的底部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直径大于压杆2。一般情况下,印章3如图1中的所示,使用螺钉将印章3固定于锁止部。所述侧板12的同一水平线上设有一组连接件,转杆4的一端与铰接于连接件上。转杆4的另一端连有印泥筒7。印泥筒7的轴线处贯穿一根连杆,连杆的两端与转杆4焊接。印泥筒7位于印章3下方,并与其接触。两根转杆4的中间部位使用固定杆连接,固定杆上连有弹簧,弹簧固定于顶板13处。底板11上设有凹槽111,凹槽111接近侧板12。压槽11与转杆4在侧板的连接处的距离等于转杆4的长度与印泥筒的直径和。本实施例的实现过程为: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压杆升至最高处。此时,印泥筒在弹簧5的作用下,也处于最高处,并且处于最右处。按压压杆,使其下降,印章迫使印泥筒向下,印泥筒只能在转杆的作用下围绕转杆与侧面的连接处作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印泥筒与印章的印面摩擦并发生滚动,其印泥印在印章。当印泥筒到达印泥左侧时,印章可按下完成盖章。松开压杆,压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上升,印泥筒在弹簧的作用下也逐渐复位。实施例2实施例1,如图4和图5所示,本印泥自粘的盖章,包括基座1、压杆2、印章3、转杆4、弹簧5和限位杆6。基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它们呈U字形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如图1所示朝向右侧,底板11用于放置桌面。顶板13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压杆2伸入该通孔内。压杆的一部分位于顶板之上,另一部分位于顶板之下,压杆在该通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压杆2的顶部连接有压饼21,该压饼为圆饼状,其直径大于压杆2。压饼21和顶板13之间的压杆2套有压簧。压杆2的底部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直径大于压杆2。一般情况下,印章3如图1中的所示,使用螺钉将印章3固定于锁止部。所述侧板12的同一水平线上设有一组连接件,转杆4的一端与铰接于连接件上。转杆4的另一端连有印泥筒7。印泥筒7的轴线处贯穿一根连杆,连杆的两端与转杆4焊接。印泥筒7位于印章3下方,并与其接触。顶板13的底部设有磁铁,连杆的外部也设有磁铁,两处的磁铁极性相反。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压杆升至最高处。此时,印泥筒在磁铁的作用下,也处于最高处,并且处于最右处。按压压杆,使其下降,印章迫使印泥筒向下,印泥筒只能在转杆的作用下围绕转杆与侧面的连接处作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印泥筒与印章的印面摩擦并发生滚动,其印泥印在印章。当印泥筒到达印泥左侧时,印章可按下完成盖章。松开压杆,压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上升,印泥筒在磁铁的作用下也逐渐复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依次连接呈U字形,其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其所述顶板(13)设有将其贯穿的压杆(2),所述压杆杆(2)下端设有印章(3),所述印章(3)的印面朝下;所述侧板(12)设有两根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侧板(12)铰接,另一端连接印泥筒,所述转杆(4)和顶板(13)之间设有弹回机构;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压杆(2)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杆(6)从顶板外侧插入,延伸至所述限位槽(21)内;所述压杆(2)的底部与印章嵌合,并使用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泥自粘的盖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依次连接呈U字形,其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其所述顶板(13)设有将其贯穿的压杆(2),所述压杆杆(2)下端设有印章(3),所述印章(3)的印面朝下;所述侧板(12)设有两根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侧板(12)铰接,另一端连接印泥筒,所述转杆(4)和顶板(13)之间设有弹回机构;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压杆(2)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杆(6)从顶板外侧插入,延伸至所述限位槽(21)内;所述压杆(2)的底部与印章嵌合,并使用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斌傅敏敏张玉顺曹本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