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67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得模具本体各部件备用;S2、将模具本体各部件进行拼装,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矩形闭环模具本体;S3、将脱模剂或者缓凝剂均匀涂覆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S4、将多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排布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S5、将混凝土原料均匀倾倒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并将混凝土原料震实;再对震实后的混凝土端面摊平和拉毛,得到叠合楼板成型件;S6、将叠合楼板成型件转运至养护窑进行养护,将模具本体和成品叠合楼板分离,得到成品叠合楼板;S8、对成品叠合楼板进行标记,并入库存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拼装的模具本体能快速制备叠合楼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叠合楼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业化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工厂制作的装配式的预制叠合楼板作为替代现浇高层建筑的楼板、屋盖的新型产品能够减少现场支模、拆模的繁琐工序、缩短施工周期等优势,并解决了现场浇筑过程中难度大、模板耗损大、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在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生产对应的制定模具;模具在使用后直接废弃,无法再利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还浪费资源,制得的模具结构笨重,操作人员搬运费时费力,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拼装的模具本体能快速制备叠合楼板,操作简单,且模具本体可根据叠合楼板设计尺寸进行任意组装,模具本体的强度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得模具本体各部件备用;S2、根据叠合楼板的长宽尺寸将模具本体各部件进行拼装,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矩形闭环模具本体;S3、将脱模剂或者缓凝剂均匀涂覆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S4、将多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排布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多组钢筋搭设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上并与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密封连接,钢筋交叉处均用扎丝绑扎,以得到预埋在叠合楼板内部的支撑骨架;S5、将混凝土原料均匀倾倒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并将混凝土原料震实;再对震实后的混凝土端面摊平,得到混凝土构件;S6、在混凝土构件的端面进行拉毛,得到叠合楼板成型件;S7、将叠合楼板成型件转运至养护窑进行养护,直至叠合楼板成型件凝固成型,将模具本体和成品叠合楼板分离,得到成品叠合楼板;S8、对成品叠合楼板进行标记,并入库存放。优选的,S5中使用振捣台对倾倒后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振捣。优选的,模具本体包括底板、四组第一模具、多组第二模具和四组插合板;四组第一模具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四个之间边处;多组第二模具分别安装在两两相邻的第一模具之间,多组第二模具均密封连接底板;相邻的两组第二模具之间密封连接,与四组第一模具相邻的八组第二模具分别与四组第一模具密封连接;其中,底板、四组第一模具和多组第二模具围成用于容纳混凝土原料的叠合楼板预制仓。优选的,位于叠合楼板预制仓内的底板上设有多组划痕。优选的,每组第一模具均包括L形连接板、多组第一加强块和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投影为L形,第一连接板连接L形连接板的外端面;L形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第一贴合板,L形连接板朝向底板的端面压紧底板;多组第一加强块的一端均连接L形连接板,多组第一加强块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连接板,多组第一加强块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于供插合板配合插入的第一插合槽。优选的,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多组第一通孔;其中,底板上设有多组第一螺纹孔;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紧定件;多组第一紧定件分别螺旋旋入多组第一螺纹孔内。优选的,每组第二模具均包括直板、第二连接板和多组第二加强块;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直板;直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第二贴合板,直板朝向底板的端面压紧底板,直板远离底板的端面上设有多组穿筋槽;每组穿筋槽分别在直板的两端设有开口,每组穿筋槽内均设有用于压紧钢筋的密封板;多组第二加强块的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板,多组第二加强块的另一端均连接直板,多组第二加强块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于供插合板配合插入的第二插合槽。优选的,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多组第二通孔;其中,底板上设有多组第二螺纹孔;第二通孔和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紧定件;多组第二紧定件分别螺旋旋入多组第二螺纹孔内。优选的,每组密封件均包括密封板和整平板;其中,每组穿筋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组滑槽;密封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滑板;两组滑板分别配合插入两组滑槽内;整平板连接密封板;密封板配合插入穿筋槽的状态下,整平板位于与叠合楼板预制仓连通的开口内,整平板的端面与直板的端面平齐。优选的,密封板的端面设有用于压紧钢筋的夹持槽;夹持槽的底面设为曲面,夹持槽的底面设有第一弹性垫;穿筋槽的底面设为曲面,穿筋槽的底面设有第二弹性垫。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可以自由拼装的模具本体进行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本体的各部件可以根据叠合楼板尺寸需要拼装成所需大小的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并将多组钢筋相互拼接组成的骨架安装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并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部涂覆脱模剂或者缓凝剂,将混凝土原料倾倒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内侧震实、摊平以及拉毛后制得叠合楼板胚料,最后将模具本体和凝实后叠合楼板分离即得到成品叠合楼板;本专利技术中将四组第一模具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四个之间边处;多组第二模具分别安装在两两相邻的第一模具之间,且相邻的两组第二模具之间密封连接,与四组第一模具相邻的八组第二模具分别与四组第一模具密封连接,从而通过底板、四组第一模具和多组第二模具围成用于容纳混凝土原料的叠合楼板预制仓,多组第二模具和四组第一模具均通过紧定件与底座连接方便进行拆装;另外,在多组第二模具和四组第一模具上插合连接四组成矩形分布的插合板,以提高填充混凝土材料后模具本体的强度,降低模具本体的损耗提高其使用寿命;模具本体可拼装,方便操作人员组装搬运,更加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中模具本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中第一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中第二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中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101、划痕;2、第一模具;21、L形连接板;201、第一加强块;202、第一贴合板;203、第一连接板;204,第一插合槽;205、第一通孔;3、第二模具;31、直板;32、第二安装板;301、穿筋槽;302、第二加强块;303、第二贴合板;304、第二通孔;305、第二插合槽;306、开口;307、滑槽;4、插合板;5、密封板;51、整平板;52、滑板;53、夹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S1、制得模具本体各部件备用;/nS2、根据叠合楼板的长宽尺寸将模具本体各部件进行拼装,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矩形闭环模具本体;/nS3、将脱模剂或者缓凝剂均匀涂覆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nS4、将多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排布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多组钢筋搭设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上并与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密封连接,钢筋交叉处均用扎丝绑扎,以得到预埋在叠合楼板内部的支撑骨架;/nS5、将混凝土原料均匀倾倒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并将混凝土原料震实;再对震实后的混凝土端面摊平,得到混凝土构件;/nS6、在混凝土构件的端面进行拉毛,得到叠合楼板成型件;/nS7、将叠合楼板成型件转运至养护窑进行养护,直至叠合楼板成型件凝固成型,将模具本体和成品叠合楼板分离,得到成品叠合楼板;/nS8、对成品叠合楼板进行标记,并入库存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制得模具本体各部件备用;
S2、根据叠合楼板的长宽尺寸将模具本体各部件进行拼装,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矩形闭环模具本体;
S3、将脱模剂或者缓凝剂均匀涂覆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
S4、将多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排布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的内侧,多组钢筋搭设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上并与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密封连接,钢筋交叉处均用扎丝绑扎,以得到预埋在叠合楼板内部的支撑骨架;
S5、将混凝土原料均匀倾倒在矩形闭环模具本体内侧,并将混凝土原料震实;再对震实后的混凝土端面摊平,得到混凝土构件;
S6、在混凝土构件的端面进行拉毛,得到叠合楼板成型件;
S7、将叠合楼板成型件转运至养护窑进行养护,直至叠合楼板成型件凝固成型,将模具本体和成品叠合楼板分离,得到成品叠合楼板;
S8、对成品叠合楼板进行标记,并入库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使用振捣台对倾倒后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振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包括底板(1)、四组第一模具(2)、多组第二模具(3)和四组插合板(4);
四组第一模具(2)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四个之间边处;多组第二模具(3)分别安装在两两相邻的第一模具(2)之间,多组第二模具(3)均密封连接底板(1);相邻的两组第二模具(3)之间密封连接,与四组第一模具(2)相邻的八组第二模具(3)分别与四组第一模具(2)密封连接;其中,底板(1)、四组第一模具和多组第二模具(3)围成用于容纳混凝土原料的叠合楼板预制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叠合楼板预制仓内的底板(1)上设有多组划痕(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模具(2)均包括L形连接板(21)、多组第一加强块(201)和第一连接板(203);
第一连接板(203)的投影为L形,第一连接板(203)连接L形连接板(21)的外端面;L形连接板(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第一贴合板(202),L形连接板(21)朝向底板(1)的端面压紧底板(1);
多组第一加强块(201)的一端均连接L形连接板(21),多组第一加强块(201)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连接板(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林李营戴启成余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鹰国际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