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64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轮安装平台,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风轮组装轻松省力,方便快捷,且组装过程占用场地小,费用低的风力发电机组柔性用的风轮安装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轮组装至少需要两台吊机,占用面积大,组装成本高,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互配支撑在风轮轮毂端面上的支撑筒,在支撑筒上转动连接着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又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支撑在地面上,并使风轮轮毂的重心投影位于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轮安装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尤其涉及一种使风轮组装轻松省力,方便快捷,且组装过程占用场地小,费用低的风轮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的风力发电机组装配过程中,由于相关组件重量及外形尺寸等原因,风轮总成一般均采用现场装配的方式。常见的风轮总成组装过程一般是:先将轮毂总成置于地面,然后用一台主吊机将一个叶片吊至轮毂总成的变桨轴承安装端面进行组装,第二、三个叶片如此进行顺序组装,然而在轮毂总成安装了第一个叶片后,装有叶片的轮毂总成的重心会超出原来的支点位置,也就是其重心发生了变化,为保证轮毂组装件不发生倾覆,必须用另一台吊机吊住叶片的尾端以保持平衡,如此一来,风轮总成的组装至少需要两台吊机才能完成,安装过程吊机出场台班数高,组装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吊机位占用面积大,给组装作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风轮组装轻松省力,方便快捷,且组装过程占用场地小,费用低的风力发电机组柔性用的风轮安装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轮组装至少需要两台吊机,占用面积大,组装成本高,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包括互配支撑在风轮轮毂端面上的支撑筒,在支撑筒上转动连接着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又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支撑在地面上,并使风轮轮毂的重心投影位于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支撑筒的下端面支撑在地面上,上端面用于固定支撑风轮轮毂,支撑筒上转动连接着的左、右支撑臂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支撑在地面上,在风轮轮毂安装叶片前,风轮轮毂重心与支撑筒重心重合,整个支撑结构是稳定的,当风轮轮毂安装了一个叶片后,风轮轮毂组件的重心发生变化,此时即可通过调节左、右支撑臂的圆周方向的位置,使风轮轮毂组件的重心位于左、右支撑臂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即通过左、右支撑臂外端点和支撑筒形成三点稳定支撑,从而避免风轮轮毂组件不会发生倾覆;通过升降调节杆以适应高低不平的户外地面环境,满足各种地面条件下的使用;整体结构简单,风轮组装轻松省力,方便快捷,组装过程占用场地小,使用灵活方便,组装效率高,无需配备额外的吊机等设备,施工成本低。作为优选,在所述支撑筒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转动轴承,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的内侧端分别固定在转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上。通过在支撑筒的上、下两端端面上设置转动轴承,左、右支撑臂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转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上,即可实现左、右支撑臂相于对支撑筒外环面的独立转动,结构简单,左、右支撑臂均通过两个转动轴承上、下固连,稳定性好。作为更优选,所述转动轴承分别滚动夹持在轮毂支撑与支撑筒上端面及底座与支撑筒下端面间。轮毂支撑用于与风轮轮毂的互配安装定位,底座便于形成稳定支撑和对转动轴承实施保护。作为更优选,在所述轮毂支撑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风轮轮毂上的安装孔互配的轮毂定位孔。安装孔便于风轮轮毂的固定安装。作为更优选,所述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均为可调节的伸缩结构。可伸缩的左、右支撑臂,可根据叶片长度,一是可合理的调整作业面积,满足各种作业条件的需求,二是通过调节支撑臂长度来调整轮毂组件的重心位置,满足不同长度叶片的安装需求。作为更优选,所述升降调节杆包括支撑座及转动支撑在支撑座上的立柱,在立柱上设有可沿立柱滑动的下夹板和上夹板,左支撑臂或右支撑臂夹持固定在对应的下夹板和上夹板间。通过上、下夹板夹持固定支撑臂外端部,结构简单,方便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及罩装在下支撑上的罩壳,在罩壳与下支撑间滚动连接着支撑球,支撑球上连接着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罩壳连接在立柱上。立柱的底端连接在支撑球上,通过支撑球形成万向球铰接,以满足支撑臂的多方位微调,提高支撑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均为方形筒状结构。支撑臂采用方形筒状结构,重量轻,方便两端的固定安装,同时也利于支撑臂伸缩结构的布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具有下述优点:(1)采用了伸缩支撑臂,即可根据叶片长度合理的调节支撑臂长度,并合理占用作业面积;(2)两条支撑臂分别与轴承的内、外圈固定相连,便于调节支撑臂间的夹角;(3)升降调节杆适用于高低不平的地面环境,满足各种户外环境的使用需求;(4)满足原用三台吊机的使用需求,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包括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圆形的支撑筒1,在支撑筒1的侧壁面上带有两个人孔9,支撑筒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同轴安装着轮毂支撑7和底座6,在轮毂支撑7的外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着若干个与风轮轮毂上的安装孔互配的轮毂定位孔8,在支撑筒1上端面与轮毂支撑7间同轴夹持安装着转动轴承5,下端面与底座6间也同轴夹持安装着转动轴承5,转动轴承5滚动支撑在轮毂支撑7与支撑筒1端面间及底座6与支撑筒1端面间,在上、下两个转动轴承5的内圈上通过螺栓水平固定着左支撑臂2的内侧端,外圈上通过螺栓水平固定着右支撑臂3的内侧端,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均就由若干个方形筒同轴套装形成的伸缩结构,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的上、下表面与对应的转动轴承5内、外圈固定,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的外侧端均带有升降调节杆4,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4支撑在地面上,如图4所示,其中的升降调节杆4包括支撑座41及支撑座41上的立柱42,在立柱42上套装固定着下夹板43和上夹板44,下夹板43和上夹板44夹紧固定在立柱42的环形面外,支撑座41又包括平放在地面上的下支撑411,下支撑411上表面的弧面凹槽内装有支撑球413,支撑球413外对应的下支撑411上表面罩装着罩壳412,罩壳412的边沿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支撑411上,使支撑球413滚动连接在罩壳412与下支撑411间,支撑球413的上方一体式连接着连接杆414,连接杆414沿径向向上延伸并穿过罩壳412上的过孔同轴对接在立柱42的下端,上、下调节下夹板43和上夹板44在立柱42上的位置,并使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外侧端对应的底面夹持固定在对应的下夹板43和上夹板44间。使用时,调节升降调节杆4,使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保持水平支撑,再将风轮轮毂安装在轮毂支撑7的外端面上,使风轮轮毂上的安装孔对准轮毂支撑7端面上的轮毂定位孔8并通过螺栓紧固,调节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的周向位置,然后将其中一个叶片安装在风轮轮毂上,使装有叶片的风轮轮毂的重心投影位于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进而对风轮轮毂形成稳定可靠支撑。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互配支撑在风轮轮毂端面上的支撑筒(1),在支撑筒(1)上转动连接着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又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4)支撑在地面上,并使风轮轮毂的重心投影位于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互配支撑在风轮轮毂端面上的支撑筒(1),在支撑筒(1)上转动连接着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又分别通过升降调节杆(4)支撑在地面上,并使风轮轮毂的重心投影位于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形成的锐角夹角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筒(1)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转动轴承(5),左支撑臂(2)和右支撑臂(3)的内侧端分别固定在转动轴承(5)的内圈和外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承(5)分别滚动夹持在轮毂支撑(7)与支撑筒(1)上端面及底座(6)与支撑筒(1)下端面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轮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支撑(7)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风轮轮毂上的安装孔互配的轮毂定位孔(8)。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贞严世宽崔峰沈力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