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3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复方银花解毒药物的原料由青蒿17重量份、山银花14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野菊花17重量份、大青叶17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鸭跖草22重量份、淡豆豉12重量份、前胡12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MDCK细胞感染模型中对H1N1/FM1、H1N1/PR8、H1N1/WSN、H3N2甲型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复制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的药效性能检测准确性,充分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非常严重。据世卫组织(WHO)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6亿~12亿例,死亡50万~100万人,可见流感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其中H1N1型、H3N2型是主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鸟类、禽类烈性传染病,由两种不同的糖蛋白构成,一种为血凝素(hemagglutinin,H或Hp),另一种为神经氨酸(neuraminidase,N或Np),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H与N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病毒。其中H7N9型、H5N1型、H9N2型是主要的高致病流感病毒。中医药临床防治流感具有独特效果,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可通过调节整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在治疗流感和病毒性肺炎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原药材组成为:青蒿、山银花、荆芥、薄荷、野菊花、大青叶、连翘、鸭跖草、淡豆豉和前胡。功能主治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全身酸痛,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涉及本复方银花解毒药物的组成、制备方法与剂型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810388255.8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该药物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销售,药品的通用名称为复方银花解毒药物,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40024。专利技术人在临床实践中意外地发现,本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具有非常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专利技术人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研究,证明其疗效确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以通过应用实施步骤,检测出本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组合的原料由青蒿17重量份、山银花14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野菊花17重量份、大青叶17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鸭跖草22重量份、淡豆豉12重量份、前胡12重量份,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丸剂,病毒包括H1N1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所述应用的实施步骤如下:a、制备原药:精确称取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干粉,采用灭菌超纯水配置成100mg/ml的药液作为受试药母液,冻存于-20℃冰箱备用,用时用DMEM细胞维持液,稀释成2mg/ml的起始浓度,过滤除菌后,按2倍稀释成6-8个系列的终浓度备用,所述DMEM细胞维持液的成分为1%胎牛血清、2μg/mlTPCK-treated胰酶、100U/ml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组合而成;b、病毒毒力的测定:将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种毒尿囊液连续作10倍梯度浓度稀释,将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接种于MDCK细胞中,于35℃吸附1h后,后换用维持液继续培养,设正常细胞对照,每稀释度4个复孔,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记录病变程度和孔数,将细胞病变率达50%及以上的培养孔计为病变孔,然后通过血凝试验测试细胞上清中各稀释度子代病毒的释放情况,72小时后取上清,采用甲醛固定细胞板,采用结晶紫染色再次确定各孔的细胞病变情况,最后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TCID50;c、药物对细胞毒性的测定:采用含2%血清的DMEM维持液稀释成终浓度再给药,将生长良好的MDCK细胞经胰酶消化成单个细胞后,用生长液调整至2×105/mL,按0.1mL/孔加入96孔微量细胞培养板中,过夜后,加入不同稀释度的各种药物,每稀释度4个复孔,每孔0.2mL,同时设置正常细胞对照孔,37℃5%CO2温箱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病变,72小时后采用甲醛固定细胞,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病变,以不出现细胞病变CPE的药物最小稀释度为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TC0,按Reed-Muench法计算50%细胞毒性浓度;d、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测定:将孵育培养12h的MDCK细胞弃去上清液后,每孔吸附感染含不同TCID50的流感病毒稀释液50μl,置35℃5%CO2培养箱中吸附感染1小时后,加入含药的细胞维持液,每个浓度4个重复,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和病毒对照,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h,每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同时采用血凝试验检测每孔的病毒滴度,最后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判定各孔的细胞病变程度,最后按Reed-Muench计算50%抑制病毒复制的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SI,SI=TC50/IC50;e、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对H1N1所致病毒性肺炎的保护作用测定:将动物随机分组编号,分别分为正常动物组、病毒感染组、利巴韦林组、复方银花解毒药物高、低剂量组,各药物处理组于感染后开始给药,病毒对照组给药同体积灭菌水,阳性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6天,攻毒时除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滴鼻外,其余各组经滴鼻感染10LD50的H1N1流感病毒,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发病情况,记录死亡数,共观察15d,计算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应用实施步骤,能够准确测定出:本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MDCK细胞感染模型中对H1N1/FM1、H1N1/PR8、H1N1/WSN、H3N2甲型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复制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的药效性能检测准确性,充分证明本专利技术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组合的原料由青蒿17重量份、山银花14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野菊花17重量份、大青叶17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鸭跖草22重量份、淡豆豉12重量份、前胡12重量份。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丸剂。病毒包括H1N1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应用实施步骤如下:实施例1:1.实验材料1.1供试品与阳性药:(1)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干膏粉,配制方法:精确称取复方银花解毒药物提取物干粉,采用灭菌超纯水配置成100mg/ml的药液作为受试药母液,冻存于-20℃冰箱备用,用时用DMEM细胞维持液(1%胎牛血清、2μg/mlTPCK-treated胰酶、100U/ml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稀释成2mg/ml的起始浓度,过滤除菌后,按2倍稀释成6-8个系列的终浓度开展药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组合的原料由青蒿17重量份、山银花14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野菊花17重量份、大青叶17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鸭跖草22重量份、淡豆豉12重量份、前胡12重量份,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丸剂,所述病毒包括H1N1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所用冠状病毒毒株类型为HCoV-229E和HCoV-0C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组合的原料由青蒿17重量份、山银花14重量份、荆芥12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野菊花17重量份、大青叶17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鸭跖草22重量份、淡豆豉12重量份、前胡12重量份,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丸剂,所述病毒包括H1N1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所用冠状病毒毒株类型为HCoV-229E和HCoV-0C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实施步骤如下:
a、制备原药:精确称取复方银花解毒药物干粉,采用灭菌超纯水配置成100mg/ml的药液作为受试药母液,冻存于-20℃冰箱备用,用时用DMEM细胞维持液,稀释成2mg/ml的起始浓度,过滤除菌后,按2倍稀释成6-8个系列的终浓度备用,所述DMEM细胞维持液的成分为1%胎牛血清、2μg/mlTPCK-treated胰酶、100U/ml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组合而成;
b、病毒毒力的测定:将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种毒尿囊液连续作10倍梯度浓度稀释,将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接种于MDCK细胞中,于35℃吸附1h后,后换用维持液继续培养,设正常细胞对照,每稀释度4个复孔,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记录病变程度和孔数,将细胞病变率达50%及以上的培养孔计为病变孔,然后通过血凝试验测试细胞上清中各稀释度子代病毒的释放情况,72小时后取上清,采用甲醛固定细胞板,采用结晶紫染色再次确定各孔的细胞病变情况,最后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源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亿帆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