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的后背衣片上沿中部位置从上到下间隔缝制有球布袋,所述球布袋内设置有网球质的小球,所述背心本体的前面衣片和后背衣片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设置的多个用于放置小球的球布袋,便于患者穿着该背心后,不能仰卧位而只能侧卧位,避免了打鼾患者的仰卧睡眠姿势,从而克服了呼吸道肌肉松弛患者由于仰卧睡眠导致的缺氧、窒息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
本技术属于衣物
,具体涉及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
技术介绍
曾经报道”17岁女大学生因打呼噜,被8个同学从上铺拖下来打!最后导致耳膜穿孔。打鼾在集体宿舍和公共睡眠区域是个很讨厌的事情,虽然有相应的医学治疗措施,但由于打鼾与生理状态关系密切,没有理想的消除方法。医学研究表明,任何发音都需要通过口腔、鼻腔和咽腔中各种肌肉的活动,当气流通过各种肌肉形成的形状各异的腔隙时才会出声。人们在讲话时靠气流冲击喉部的声带(两块小肌肉)中间的空隙发音,然后由唇、舌、颊、颚部肌肉搭配形成各种形状的空腔,使声音通过时发出不同的声母和韵母,才组成语言。人在睡眠中唇、舌、颊、颚部肌肉不可能随意搭配形成各种空腔了,但始终留出一个大的通道——嗓子(咽部),如果这个通道变窄了、变成缝隙了,那么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打鼾。所以胖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嗓子发炎的人最容易打鼾。一般人和打鼾的人夜间同睡一间屋子非常令人担心:当不打鼾的人躺下后还没入睡时,同屋的人已经鼾声如雷,沉入梦乡,这种鼾声会吵得同屋不打鼾的人整夜不得安睡,次日头脑昏昏沉沉,无法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参加外出的集体活动,一般共享卧室,打鼾者也会非常尴尬。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的全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血中氧气减少。也就是说整夜吸进去的氧气比正常人来得少,时间久后,会影响记忆力。曾有人测定打鼾者的记忆功能确实不如正常人,只不过打鼾者本人没有意识到罢了。打鼾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当进行必要的治疗。睡觉的姿势与打鼾有一定关系,睡觉的侧位可以减轻打鼾的程度。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需要侧卧者,目前未见市场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的后背衣片上沿中部位置从上到下间隔缝制有球布袋,所述球布袋内设置有网球质的小球,所述背心本体的前面衣片和后背衣片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两排系带,每排系带从上到下依次间隔球布袋设置,对称系带可以打结成为装饰。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内网球质小球直径在4-6±1cm,具体大小根据背心本体适宜大小确定。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布袋为圆形布袋,穿孔双拉绳收口,球布袋设置有6-10个,球布袋直径为4-6±1cm。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的外形尺寸与球布袋的内部尺寸相吻合。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距离所在前面衣片或后背衣片的中线距离为5±1cm。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下部前后两边各缝制有两条固定带,前面的固定带短后面的固定带长,后面固定带从外向绕过大腿后与前面的固定带连接,用于固定背心。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直径为4-6±1cm,具体大小根据背心本体适宜大小确定。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设置的多个用于放置小球的球布袋,便于患者穿着该背心后,不能仰卧位而只能侧卧位,避免了打鼾患者的仰卧睡眠姿势,从而克服了呼吸道肌肉松弛患者由于仰卧睡眠导致的缺氧、窒息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危害。系带打结具有装饰作用,球布袋装球数量和具体位置根据使用者需要灵活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背衣片,2-球布袋,3-前面衣片,4-系带,5-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主要用于睡眠易打鼾患者,其具体结构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的后背衣片上沿中部位置从上到下间隔缝制有6-10个球布袋,球布袋为圆形布袋,穿孔双拉绳收口,球布袋内设置有网球质的小球,小球的外形尺寸与球布袋的内部尺寸相吻合,球布袋直径为4-6±1cm。由于人个体差异较大,有高矮胖瘦,为便于背心的调节,使穿着者更加贴身,因此,在背心本体的前面衣片和后背衣片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该调节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两排系带,每排系带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系绳,系带距离所在前面衣片或后背衣片的中线距离为5±1cm。为实现背心的固定,在背心本体下部前后两边各缝制有两条固定带,前面的固定带短后面的固定带长,后面固定带从外向绕过大腿后与前面的固定带连接,用于固定背心,根据个人舒适程度决定松紧。本技术背心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小球入袋数目和位置,也可以在清洗背心时取出小球,背心大中小尺码,直筒设计,前中线左右各5±1cm处,从上到下两排系带,每排系带间距4-6cm,方便穿戴者根据自身体型调整前面松紧。后中线左右各5±1cm处,从上到下两排系带,每排系带间距4-6cm,方便穿戴者根据自身体型调整后面松紧。前后中间布料方便折叠的材料,而且后面固定小球袋的布料要结实耐用。根据自身体型,调整贴身舒适大小的背心,穿戴好后睡眠,由于背后中间位置的小球,人体自觉的选择侧卧位,睡眠过程中也会如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习惯侧卧睡眠。而且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临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的后背衣片(1)上沿中部位置从上到下间隔缝制有球布袋(2),所述球布袋(2)内设置有网球质的小球,所述背心本体的前面衣片(3)和后背衣片(1)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的后背衣片(1)上沿中部位置从上到下间隔缝制有球布袋(2),所述球布袋(2)内设置有网球质的小球,所述背心本体的前面衣片(3)和后背衣片(1)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两排系带(4),每排系带(4)从上到下依次间隔球布袋(2)设置,对称系带(4)可以打结成为装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睡眠调节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布袋(2)为圆形布袋,穿孔双拉绳收口,球布袋(2)设置有6-10个,球布袋直径为4-6±1c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星,谢恬,方晓明,陶林,赵起超,朱茵,徐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