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358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灸器,特点是包括:管体,管体上设有放热窗口;发电承艾体,设置于管体的一端,发电承艾体设有腔体,腔体用于承放艾柱或艾草,发电承艾体还用于将腔体内的热量转换为电能;进气口,设置于发电承艾体上;处理器,设置于管体上,处理器与发电承艾体电连接;电动窗与处理器电连接的,且一端连接于放热窗口上,电动窗用于将管体的腔体与外界连通;感温机构与处理器电连接,且设置于管体插入耳道的一端,感温机构用于感温耳道内的温度;优点是本耳灸器可避免直接暴露燃烧着艾柱或艾草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灸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灸器。
技术介绍
耳苇管灸是用苇管或竹管作为灸器,插入耳内施灸的一种方法。此灸法早在唐初已有记述,如《金要方·卷二十六》说:“卒中风口喎,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及清代廖润鸿《针灸集成》均有记载。但自古以来,苇管灸器以芦苇管为主体,结合鸭舌形铁片,插入耳道,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苇管不具有保温性能,造成艾柱或艾草的浪费,暴露的艾柱或艾草在点燃后任其燃烧,散发的热量不受控制,易发生灼伤和造成热量的白白流失,还难以保证耳道内恒定的温度,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避免燃烧的艾柱或艾草直接暴露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热量浪费的耳灸器。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灸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放热窗口;发电承艾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一端,所述发电承艾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承放艾柱或艾草,所述发电承艾体还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2),所述管体(2)上设有放热窗口(22);/n发电承艾体(6),固定设置于所述管体(2)的一端,所述发电承艾体(6)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承放艾柱或艾草,所述发电承艾体(6)还用于将所述腔体内的热量转换为电能,所述发电承艾体(6)上设置有进气口(7);/n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管体(2)上,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电承艾体(6)电连接;/n电动窗(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热窗口(22)上,所述电动窗(4)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动窗(4)用于将所述管体(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n感温机构,设置于所述管体(2)插入耳道的一端,所述感温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2),所述管体(2)上设有放热窗口(22);
发电承艾体(6),固定设置于所述管体(2)的一端,所述发电承艾体(6)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承放艾柱或艾草,所述发电承艾体(6)还用于将所述腔体内的热量转换为电能,所述发电承艾体(6)上设置有进气口(7);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管体(2)上,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电承艾体(6)电连接;
电动窗(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热窗口(22)上,所述电动窗(4)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动窗(4)用于将所述管体(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
感温机构,设置于所述管体(2)插入耳道的一端,所述感温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感温机构用于感温耳道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上设置有储电机构(5),所述储电机构(5)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储电机构(5)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承艾体(6)产生的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插入耳道的一端设有远红外加热体(1),所述远红外加热体(1)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远红外加热体(1)用于向耳道发出远红外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体(1)为石墨烯加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金颖蔡旭东周慈霞何海燕何国浓江丹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