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3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具体涉及普外科临床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竖板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顶板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两个翻身机构,两个所述竖板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腿部治疗机构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限位机构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通过翻身机构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通过防护机构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功能多,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普外科临床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患者术后躺在病床上存在运动不足不利于恢复,有些患者会乱动造成伤口撕裂,不能够自主翻身的患者背部容易产生褥疮和人工翻身操作强度较大,以及年纪较小患者躺在病床上无安全保护措施容易掉落病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基于这些多重方面考虑的治疗装置,故提出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通过腿部治疗机构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限位机构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通过翻身机构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通过防护机构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功能多,安全性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基于多重方面考虑的治疗装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竖板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顶板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两个翻身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在翻身机构顶部,所述翻身机构设在调节机构顶部,两个所述竖板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端套设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外侧固定设有连板,所述连板设在竖板内侧并与竖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腿部治疗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在顶板顶端,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两端均通过转轴设有转杆;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侧均固定设有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端均与竖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与竖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囊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带以及魔术贴,所述弹性带与魔术贴均固定设在竖板内侧,所述弹性带设在固定柱底部,所述魔术贴设在连板顶部;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中空板,所述竖板后端开设有空腔,所述中空板设在空腔内部并延伸出空腔后端,所述中空板内部设有内板,所述内板延伸出中空板后端。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设有床板,所述移动套外侧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设在连板后侧,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一端穿过移动套与固定杆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与移动套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外侧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一端穿过竖板并延伸入连板内部,所述插销设在空腔底部。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顶端固定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设在伸缩杆外端并与螺纹筒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底端固定设有棉垫,所述棉垫设在两个活动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内侧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一端穿过活动套与固定柱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活动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设在限位板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外侧设有第三锁紧螺栓,所述第三锁紧螺栓一端穿过竖板与中空板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三锁紧螺栓与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板外侧设有第四锁紧螺栓,所述第四锁紧螺栓一端穿过中空板与内板外侧相接触,所述第四锁紧螺栓与中空板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外侧固定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上固定设有开关阀,所述气囊设在床板顶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患者将双脚放在腿部治疗机构的两个转杆上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以此进行腿部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在恢复期间也可进行腿部的锻炼有助于恢复,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将顶板以及腿部治疗机构转动至床板底部,便于收纳,节约占用空间;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限位板的位置使其压制在患者伤口处的身体位置,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将气囊置于患者背部两侧下,然后向一侧的气囊中充气,使得气囊膨胀顶起患者背部一侧,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翻身的劳动强度,同时可将不使用的气囊卷起收纳。3、本专利技术将中空板从空腔后侧拉出,然后再将内板从中空板后侧拉出,此时中空板以及内板处于病床上患者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功能多,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机构和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板、2顶板、3调节机构、4腿部治疗机构、5限位机构、6翻身机构、7防护机构、8移动套、9连板、10固定杆、11伸缩杆、12圆柱、13转杆、14限位板、15活动套、16固定柱、17气囊、18弹性带、19魔术贴、20空腔、21中空板、22内板、23第一锁紧螺栓、24插销、25螺纹筒、26棉垫、27第二锁紧螺栓、28第三锁紧螺栓、29第四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1,两个所述竖板1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2,两个所述竖板1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顶板2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5以及两个翻身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1)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2),两个所述竖板(1)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顶板(2)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5)以及两个翻身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5)设在翻身机构(6)顶部,所述翻身机构(6)设在调节机构(3)顶部,两个所述竖板(1)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构(7);/n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外端套设有移动套(8),所述移动套(8)外侧固定设有连板(9),所述连板(9)设在竖板(1)内侧并与竖板(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n所述腿部治疗机构(4)包括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设在顶板(2)顶端,所述伸缩杆(11)顶端固定设有圆柱(12),所述圆柱(12)两端均通过转轴设有转杆(13);/n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两侧均固定设有活动套(15),两个所述活动套(15)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两端均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n所述翻身机构(6)包括气囊(17),所述气囊(17)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7)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带(18)以及魔术贴(19),所述弹性带(18)与魔术贴(19)均固定设在竖板(1)内侧,所述弹性带(18)设在固定柱(16)底部,所述魔术贴(19)设在连板(9)顶部;/n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中空板(21),所述竖板(1)后端开设有空腔(20),所述中空板(21)设在空腔(20)内部并延伸出空腔(20)后端,所述中空板(21)内部设有内板(22),所述内板(22)延伸出中空板(21)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1)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2),两个所述竖板(1)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顶板(2)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5)以及两个翻身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5)设在翻身机构(6)顶部,所述翻身机构(6)设在调节机构(3)顶部,两个所述竖板(1)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构(7);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外端套设有移动套(8),所述移动套(8)外侧固定设有连板(9),所述连板(9)设在竖板(1)内侧并与竖板(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腿部治疗机构(4)包括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设在顶板(2)顶端,所述伸缩杆(11)顶端固定设有圆柱(12),所述圆柱(12)两端均通过转轴设有转杆(13);
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两侧均固定设有活动套(15),两个所述活动套(15)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两端均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翻身机构(6)包括气囊(17),所述气囊(17)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7)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带(18)以及魔术贴(19),所述弹性带(18)与魔术贴(19)均固定设在竖板(1)内侧,所述弹性带(18)设在固定柱(16)底部,所述魔术贴(19)设在连板(9)顶部;
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中空板(21),所述竖板(1)后端开设有空腔(20),所述中空板(21)设在空腔(20)内部并延伸出空腔(20)后端,所述中空板(21)内部设有内板(22),所述内板(22)延伸出中空板(21)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0)之间固定设有床板,所述移动套(8)外侧设有第一锁紧螺栓(23),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王培戈赵鹏李振鲁于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