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34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用以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相互远离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构成U型槽,且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撑板两侧由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构成的U型槽卡在病床边侧的连接杆上,此时根据病人胸部刀口的位置来移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位于病人胸部刀口的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机构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靠近,从而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将连接杆牢牢的锁紧固定,从而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心胸外科手术后,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及导尿管,刀口处覆盖药物和纱布,这样在覆盖被服时很容易压迫刀口并引起患者疼痛,并且也容易污染被服,不利于伤口的快速恢复,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用以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相互远离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构成U型槽,且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使用时,由于医院的病床尺寸大都相同,因此将该装置的两个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病床的通用尺寸,当病人躺在病床上时,将支撑板两侧由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构成的U型槽卡在病床边侧的连接杆上,此时根据病人胸部刀口的位置来移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位于病人胸部刀口的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机构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靠近,从而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将连接杆牢牢的锁紧固定,从而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伸缩柱,可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板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将被服盖在病人身上,此时支撑板对被服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位于病人胸部刀口上方的被服不会与刀口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被服与刀口接触造成刀口部位的压迫感而导致病人疼痛的现象发生,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为病人术后护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包括套筒和螺杆,所述螺杆底部与固定夹板上表面连接,且所述螺杆顶端延伸至套筒内腔,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通过设置的内螺纹与螺杆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套筒,由于套筒与螺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套筒在螺杆上做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顶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套筒通过轴承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座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便于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夹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贯穿活动夹板并延伸至活动夹板外侧设置有旋钮,所述活动夹板与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设置有螺纹套,所述丝杆与螺纹套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旋钮,使得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螺纹套转动连接,使得在转动旋钮时,使得丝杆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带动活动夹板做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调节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将连接杆进行夹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夹板位于丝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杆,所述固定夹板与两个插杆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插杆的尺寸与限位槽的尺寸相吻合,且所述插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插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对活动夹板起到了限位导向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板由软钢制,通过将支撑板设置为弧形结构,有利于支撑板将被服撑起,使得被服与病人胸部的刀口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防止被服对刀口造成压迫,通过支撑板使用软钢制成,使得支撑板可发生弯曲、且具备良好的塑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撑板两侧由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构成的U型槽卡在病床边侧的连接杆上,此时根据病人胸部刀口的位置来移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位于病人胸部刀口的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机构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靠近,从而使得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将连接杆牢牢的锁紧固定,从而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伸缩柱,可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板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将被服盖在病人身上,此时支撑板对被服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位于病人胸部刀口上方的被服不会与刀口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被服与刀口接触造成刀口部位的压迫感而导致病人疼痛的现象发生,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为病人术后护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且灵活性强,适合社会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固定夹板;3、活动夹板;4、丝杆;5、限位槽;6、插杆;7、螺纹套;8、套筒;9、螺杆;10、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用以调节支撑板1的高度,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2,所述固定夹板2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夹板2相互远离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3,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构成U型槽,且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使用时,由于医院的病床尺寸大都相同,因此将该装置的两个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病床的通用尺寸,当病人躺在病床上时,将支撑板1两侧由固定夹板2与活动夹板3构成的U型槽卡在病床边侧的连接杆上,此时根据病人胸部刀口的位置来移动支撑板1,使得支撑板1位于病人胸部刀口的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机构使得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靠近,从而使得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将连接杆牢牢的锁紧固定,从而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伸缩柱,可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节支撑板1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将被服盖在病人身上,此时支撑板1对被服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位于病人胸部刀口上方的被服不会与刀口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被服与刀口接触造成刀口部位的压迫感而导致病人疼痛的现象发生,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为病人术后护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所述伸缩柱包括套筒8和螺杆9,所述螺杆9底部与固定夹板2上表面连接,且所述螺杆9顶端延伸至套筒8内腔,所述套筒8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8通过设置的内螺纹与螺杆9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套筒8,由于套筒8与螺杆9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套筒8在螺杆9上做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支撑板1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套筒8顶端设置有连接座10,所述套筒8通过轴承与连接座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10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1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座10通过转轴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便于对支撑板1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用以调节支撑板(1)的高度,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2),所述固定夹板(2)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夹板(2)相互远离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3),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构成U型槽,且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用以调节支撑板(1)的高度,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2),所述固定夹板(2)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夹板(2)相互远离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3),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构成U型槽,且所述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活动夹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包括套筒(8)和螺杆(9),所述螺杆(9)底部与固定夹板(2)上表面连接,且所述螺杆(9)顶端延伸至套筒(8)内腔,所述套筒(8)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8)通过设置的内螺纹与螺杆(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胸外护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顶端设置有连接座(10),所述套筒(8)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琴欧贵雪雷华冰张清华詹陈菊林惠平冯燕罗警艺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闽东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