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名禓专利>正文

钓鱼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30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一种钓鱼器具,其包括:饵块,其本体上设有通孔;导引罩,其本体上设有洞孔,且设于该饵块下方;以及连接环,用于连接钓鱼母线,且设于该饵块上方,并设置在该通孔的附近;至少两条鱼钩线,每条鱼钩线的两端分别设有鱼钩,且每条鱼钩线的长度各不相同,设定每条鱼钩线的任一点为连接节点,每条鱼钩线的连接节点穿过该导引罩之洞孔及饵块之通孔,并与该连接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鱼器具
本技术涉及绳钓作业的钓鱼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饵块引诱钓物靠近并通过多个鱼钩来提升鱼获率的钓鱼器具。
技术介绍
在绳钓作业中,若能捕获到大型鱼类,将会是令钓鱼者非常开心以及神气的事,然而大型鱼的力气很大,当钓鱼者欲收线并拉起上钩的大型鱼时,上钩的大型鱼在挣扎过程中往往会挣脱鱼钩而脱逃入水,这会令钓鱼者相当失望。因此,如何提升在绳钓作业中针对大型鱼类的捕获率,为本技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器具,该钓鱼器具能够提升在绳钓作业中针对大型钓物的捕获率,让上钩的钓物无法轻易脱离鱼钩,以达到便于捕捉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钓鱼器具,该钓鱼器具系包括:饵块,其本体上设有通孔;导引罩,其本体上设有洞孔,且设于该饵块下方;以及连接环,用于连接钓鱼母线,且设置于该饵块的上方,并设置在该通孔附近;至少两条鱼钩线,其中每条该鱼钩线的两端都分别设有鱼钩,且每条该鱼钩线的长度各不相同,以每条该鱼钩线的预定点作为连接节点,每条该鱼钩线的该连接节点穿过该导引罩的该洞孔及该饵块的通孔,并与该连接环连接。上述钓鱼器具中,该连接环为双环,该双环具有上环以及下环,该上环用于连接该钓鱼母线,该下环用于连接两个该连接节点;其中,该连接环为8字环。上述钓鱼器具中,其还具有铅锤,该铅锤设置在该钓鱼母线与该连接环之间。上述钓鱼器具中,其还具有多于一个的浮球,每一个该浮球分别设置在相应的该鱼钩线的端部与该鱼钩之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钓鱼器具在多条长短不一的鱼钩线的两端设置鱼钩,且通过饵块吸引鱼类靠近多条鱼钩线下,增加鱼类脱逃的难度,尤其是大型鱼类在其因上钩而挣扎的过程中,多个鱼钩线随着大型鱼类的剧烈挣扎晃动而顺着水流拍打鱼身,使得该鱼钩线的两端的鱼钩更易钩住鱼身,让钓鱼者更容易捕获钓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钓鱼器具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钓鱼器具的两条鱼钩线的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钓鱼器具沉入水中的外观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钓鱼器具捕捉到鱼类时其鱼钩线在水中随水流摆动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钓鱼器具10饵块100通孔11导引罩110洞孔12连接环13钓鱼母线14鱼钩线140连接节点15鱼钩16铅锤17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内容将搭配图式,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图式中各个组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为示例性的,并非代表本技术实施的实际状况。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钓鱼器具的外观图,根据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包括:饵块10、导引罩11、连接环12以及至少两条鱼钩线14。该饵块10本体上设有通孔100,该导引罩11本体上设有洞孔110并设于该饵块10下方,上述通孔100以及洞孔110用于穿设前述至少两条鱼钩线14,在此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鱼钩线14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可以采用三条或更多条;每条鱼钩线14的长度各不相同,且每条鱼钩线14两端都分别设有鱼钩15,以每条鱼钩线14的预定点为连接节点140,该预定点为任一点,即能使该鱼钩线14的两端的鱼钩15与该预定点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从而使得该鱼钩线14两端的鱼钩15以该间隔距离自由地垂挂于该鱼钩线14,每条鱼钩线14的连接节点140穿过该导引罩11的洞孔110及饵块10的通孔100,并与该连接环12连接。如图1所示,该连接环12用于连接钓鱼母线13,并设置在该饵块10的通孔100附近,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的连接环12所设置的位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示的设于该饵块10上方,亦可设于该饵块10的下方或该饵块10的通孔100内。为使该钓鱼母线13与该鱼钩线14的连接作业易于操作,该连接环12可为双环,该双环具有上环以及下环,该上环用于连接该钓鱼母线13,该下环用以连接该两鱼钩线14的两个连接节点140,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环12为8字环。接着,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沉入水中的外观状态图。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还具有铅锤16,该铅锤16设于该钓鱼母线13与该连接环12之间,通过该铅锤16使该钓鱼器具1平顺的沉入水底,本实施例的铅锤16采用圆球体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还具有多于一个的浮球17,每一个浮球17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鱼钩线14的端部与鱼钩15之间,通过各个浮球17来增加相应的鱼钩15沉入水中的浮力,同时也可增加顺着水流漂动的效果,使得当被饵块10吸引来觅食的鱼类靠近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时,鱼类游动所产生的水流使得每条鱼钩线14在相应的浮球17的带动下使鱼钩15四处漂动,从而易于接触到鱼身,以捕获接近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的鱼类。另一方面,沉入水底中的钓鱼器具1可通过该导引罩11来引导各条鱼钩线14使其向四周散开,以避免沉入水底后各条鱼钩线14线材间相互缠绕,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罩11采用斗笠状体的结构,但是并不以此限,亦可采用圆形板片或矩形板片等结构体,这由实施型态而定。通过本技术的钓鱼器具1可有效解决现有鱼钩在捕获鱼类后易被鱼类挣脱的困扰,被捕获的鱼类因受到惊吓而挣扎,故水流会更为强劲,从而使各条鱼钩线14的晃动更加剧烈,如图4所示,由此使得更多的鱼钩15能够勾在被捕获的鱼类身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捕获后鱼类的脱逃难度。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钓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具包括:/n饵块,其本体上设有通孔;/n导引罩,其本体上设有洞孔,且设于所述饵块下方;以及/n连接环,用于连接钓鱼母线,且设置于所述饵块的所述通孔附近;/n至少两条鱼钩线,其中每条所述鱼钩线的两端都分别设有鱼钩,且每条所述鱼钩线的长度各不相同,以每条所述鱼钩线的预定点作为连接节点,每条所述鱼钩线的所述连接节点穿过所述导引罩的所述洞孔及所述饵块的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具包括:
饵块,其本体上设有通孔;
导引罩,其本体上设有洞孔,且设于所述饵块下方;以及
连接环,用于连接钓鱼母线,且设置于所述饵块的所述通孔附近;
至少两条鱼钩线,其中每条所述鱼钩线的两端都分别设有鱼钩,且每条所述鱼钩线的长度各不相同,以每条所述鱼钩线的预定点作为连接节点,每条所述鱼钩线的所述连接节点穿过所述导引罩的所述洞孔及所述饵块的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为双环,所述双环具有上环以及下环,所述上环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名禓
申请(专利权)人:胡名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