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贼采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30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贼采捕器,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捕捉盒,所述捕捉盒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顶部和一侧均为开口设置的食物放置盒,捕捉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遮挡板,两个遮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两个遮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捕捉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对应的遮挡板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对应的遮挡板的一侧与遮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拉簧,所述遮挡板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固定安装在捕捉盒后侧内壁上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乌贼进行捕捉,避免出现乌贼从捕捉盒内跑出的现象,且便于快速将捕捉的乌贼从捕捉盒内移出,省时省力,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贼采捕器
本技术涉及采捕器
,尤其涉及一种乌贼采捕器。
技术介绍
乌贼属于无脊椎软体动物,在海洋生物中,乌贼的游泳速度最快,它的游泳速度非常快,与一般鱼靠鳍游泳不同,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喷水的反作用力飞速前进,其喷射能力就象火箭发射一样,它可以使乌贼从深海中跃起,跳出水面高达7米到10米,乌贼的身体就象炮弹一样,能够在空中飞行50米左右,乌贼在海水中游泳的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每秒15米以上,最大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乌贼热衷于吃螃蟹、鱼和贝类动物,乌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有药用价值,因此在养殖领域很多人选择养殖乌贼,养殖完成后需要对乌贼进行捕捉。现有的对乌贼捕捉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拖网进行捕捉,由于乌贼具有飞行能力,且游动速度较快,通过人工拖网的方式很难捕捉到,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乌贼采捕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乌贼采捕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乌贼采捕器,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捕捉盒,所述捕捉盒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顶部和一侧均为开口设置的食物放置盒,捕捉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遮挡板,两个遮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两个遮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捕捉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对应的遮挡板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对应的遮挡板的一侧与遮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拉簧,所述遮挡板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固定安装在捕捉盒后侧内壁上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远离对应的遮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进口管,进口管的一端延伸至捕捉盒外,捕捉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出口,出口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挡盖,出口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与挡盖的底部活动接触,所述挡盖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L形卡杆,L形卡杆的一侧与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L形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与卡槽相卡装,L形卡杆的顶端延伸至捕捉盒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挡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侧壁与L形卡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L形卡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两侧分别与捕捉盒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优选的,所述挡盖的两侧分别与出口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捕捉盒和食物放置盒均为透明材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捕捉盒、食物放置盒、遮挡板、固定板、拉簧、限位块、进口管、出口、挡盖、第一槽、矩形槽、L形卡杆、定位杆、第一弹簧与卡槽相配合,在食物放置盒内放置螃蟹、鱼或贝类等食物,将捕捉盒放置在养殖区域内,当乌贼观察到食物放置盒内的食物时,乌贼进入到进口管内并对两个遮挡板进行挤压,使得两个遮挡板分别在捕捉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转动并对对应的拉簧进行拉伸,当乌贼进入到捕捉盒内与两个遮挡板分开时,此时拉簧的弹力带动对应的遮挡板转动至与限位块的一侧活动接触,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不会出现遮挡板从左侧被撞击开的现象,可以避免乌贼从捕捉盒内出去的现象,捕捉完成后,将捕捉盒从养殖区域内移出,向左推动L形卡杆在定位杆上滑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L形卡杆移动的同时带动滚珠从卡槽内移出,紧接着逆时针转动挡盖,即可将捕捉的乌贼从捕捉盒内移出。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乌贼进行捕捉,避免出现乌贼从捕捉盒内跑出的现象,且便于快速将捕捉的乌贼从捕捉盒内移出,省时省力,有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乌贼采捕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乌贼采捕器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捕捉盒、2食物放置盒、3遮挡板、4固定板、5拉簧、6限位块、7进口管、8出口、9挡盖、10第一槽、11矩形槽、12L形卡杆、13定位杆、14第一弹簧、1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乌贼采捕器,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捕捉盒1,捕捉盒1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顶部和一侧均为开口设置的食物放置盒2,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遮挡板3,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对应的遮挡板3一侧的固定板4,固定板4靠近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与遮挡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拉簧5,遮挡板3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固定安装在捕捉盒1后侧内壁上的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远离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进口管7,进口管7的一端延伸至捕捉盒1外,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出口8,出口8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挡盖9,出口8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10,第一槽10的底部内壁与挡盖9的底部活动接触,挡盖9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3,定位杆13上滑动套设有L形卡杆12,L形卡杆12的一侧与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4,第一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5,L形卡杆12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5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12与卡槽15相卡装,L形卡杆12的顶端延伸至捕捉盒1的上方,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乌贼进行捕捉,避免出现乌贼从捕捉盒1内跑出的现象,且便于快速将捕捉的乌贼从捕捉盒1内移出,省时省力,有利于使用。本技术中,挡盖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侧壁与L形卡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卡杆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定位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遮挡板3的两侧分别与捕捉盒1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挡盖9的两侧分别与出口8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遮挡板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捕捉盒1和食物放置盒2均为透明材质,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乌贼进行捕捉,避免出现乌贼从捕捉盒1内跑出的现象,且便于快速将捕捉的乌贼从捕捉盒1内移出,省时省力,有利于使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在食物放置盒2内放置螃蟹、鱼或贝类等食物,将捕捉盒1放置在养殖区域内,此时水经通孔进入到捕捉盒1内,当乌贼观察到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乌贼采捕器,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捕捉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盒(1)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顶部和一侧均为开口设置的食物放置盒(2),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遮挡板(3),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对应的遮挡板(3)一侧的固定板(4),固定板(4)靠近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与遮挡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拉簧(5),所述遮挡板(3)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固定安装在捕捉盒(1)后侧内壁上的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远离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进口管(7),进口管(7)的一端延伸至捕捉盒(1)外,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出口(8),出口(8)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挡盖(9),出口(8)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10),第一槽(10)的底部内壁与挡盖(9)的底部活动接触,所述挡盖(9)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3),定位杆(13)上滑动套设有L形卡杆(12),L形卡杆(12)的一侧与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5),L形卡杆(12)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5)内并嵌套有滚珠,L形卡杆(12)与卡槽(15)相卡装,L形卡杆(12)的顶端延伸至捕捉盒(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贼采捕器,包括一侧为开口设置的捕捉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盒(1)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顶部和一侧均为开口设置的食物放置盒(2),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遮挡板(3),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两个遮挡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对应的遮挡板(3)一侧的固定板(4),固定板(4)靠近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与遮挡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拉簧(5),所述遮挡板(3)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固定安装在捕捉盒(1)后侧内壁上的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远离对应的遮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进口管(7),进口管(7)的一端延伸至捕捉盒(1)外,捕捉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出口(8),出口(8)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挡盖(9),出口(8)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10),第一槽(10)的底部内壁与挡盖(9)的底部活动接触,所述挡盖(9)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3),定位杆(13)上滑动套设有L形卡杆(12),L形卡杆(12)的一侧与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通隆阮经盛周瑞发谢友佺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