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2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设置在支架之间的若干个在承载板、若干个分别与承载板贴合的隔板、滑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杆和分别设置在一个支架底下的支撑台与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板与千斤顶的配合,能够实现菌包在承载板上翻转,有利于菌包散热、各部分与空气接触和光照均匀,有利于菌包内的食用菌生长,提高了菌包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属于食用菌培养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现有的食用菌培养架结构固定,食用菌菌包放上之后,就不会再动,因此在光照、空气流动的作用下,菌包的不同位置温度、采光都不同,会影响菌包内菌丝的发育生长,甚至菌包内部分影响物质利用不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架,通过隔板与千斤顶的配合,能够实现菌包在承载板上翻转,有利于菌包散热、各部分与空气接触和光照均匀,有利于菌包内的食用菌生长,提高了菌包的利用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设置在支架之间的若干个在承载板、若干个分别与承载板贴合的隔板、滑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杆和分别设置在一个支架底下的支撑台与千斤顶,所述支架的一个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槽和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方形通槽,支架上与开设第一安装槽相反的那一面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布置在两个支架对应的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承载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槽,所述隔板上对应第一通槽的位置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一通槽滑动相接,所述隔板的两端插接在方形通槽内,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隔板对应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隔板一端的下底面贴合,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的固定钩。优选地,所述承载远离支撑台的一面还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宽度不小于菌包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连接绳采用钢丝。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高度等于千斤顶行程高度的一半。优选地,所述隔板设置有限位杆的一端还设置有T型导轨槽,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T型导轨槽匹配的T型导轨条,所述T型导轨条与T型导轨槽滑动相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通过隔板与千斤顶的配合,能够实现菌包在承载板上翻转,有利于菌包散热、各部分与空气接触和光照均匀,有利于菌包内的食用菌生长,提高了菌包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承载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板,1-1、第一通槽,2、隔板,2-1、竖板,3、支架,3-1、第一安装槽,3-2、方形通槽,3-3、限位杆,3-4、T型导轨槽,4、支撑杆,4-1、支撑片,4-2、固定钩,4-3、T型导轨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3、设置在支架3之间的若干个在承载板1、若干个分别与承载板1贴合的隔板2、滑动安装在支架3上的支撑杆4和分别设置在一个支架3底下的支撑台5与千斤顶6,所述支架3的一个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槽3-1和与第一安装槽3-1连通的方形通槽3-2,支架3上与开设第一安装槽3-1相反的那一面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3-3,所述承载板1的两端布置在两个支架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内,所述承载板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槽1-1,所述隔板2上对应第一通槽1-1的位置设置有竖板2-1,所述竖板2-1与第一通槽1-1滑动相接,所述隔板2的两端插接在方形通槽3-2内,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与隔板2对应的支撑片4-1,所述支撑片4-1与隔板2一端的下底面贴合,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杆4通过连接绳连接的固定钩4-2,所述固定钩4-2的尺寸与限位杆3-3匹配。优选地,所述承载板1远离支撑台5的一面还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宽度不小于菌包的长度。有利于固定菌包。优选地,所述连接绳采用钢丝。钢丝形变小。优选地,所述支撑台5的高度等于千斤顶6行程高度的一半。这样设计即可实现菌包在承载板1上来回滚动。优选地,所述隔板2设置有限位杆3-3的一端还设置有T型导轨槽3-4,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与T型导轨槽3-4匹配的T型导轨条4-3,所述T型导轨条4-3与T型导轨槽3-4滑动相接。工作过程:将固定钩4-2挂在限位杆3-3上,此时支撑片4-1顶住隔板2,使得隔板2与承载板1贴合,使得承载板1上被隔板2上的竖板2-1分隔成若干个间隔,将圆柱形菌包依次放入隔间中,保证若干层的承载板1上统一有一端有一个隔间空置,例如先保证最右侧(定义千斤顶6所在位置为左)的隔间空置,当菌包生长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菌包翻转。此时,将固定钩4-2从限位杆3-3上取下,隔板2失去支撑,竖板2-1从第一通槽1-1内移出,且因为支撑杆4的底部会抵住支撑台5因此隔板2并不会压到菌包,此时操作千斤顶6顶起左侧支架3,菌包会朝向右侧支架3在重力作用下翻转,翻转完成后,将固定钩4-2挂在限位杆3-3上,此时,竖板2-1插接在第一通槽1-1内对菌包进行分隔,此时即可通过操作千斤顶6将承载板1放置水平,当需要往回翻转的时候,仅需要将千斤顶6缩回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隔板2与千斤顶6的配合,能够实现菌包在承载板1上翻转,有利于菌包散热、各部分与空气接触和光照均匀,有利于菌包内的食用菌生长,提高了菌包的利用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3)、设置在支架(3)之间的若干个在承载板(1)、若干个分别与承载板(1)贴合的隔板(2)、滑动安装在支架(3)上的支撑杆(4)和分别设置在一个支架(3)底下的支撑台(5)与千斤顶(6),所述支架(3)的一个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槽(3-1)和与第一安装槽(3-1)连通的方形通槽(3-2),支架(3)上与开设第一安装槽(3-1)相反的那一面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3-3),所述承载板(1)的两端布置在两个支架(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内,所述承载板(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槽(1-1),所述隔板(2)上对应第一通槽(1-1)的位置设置有竖板(2-1),所述竖板(2-1)与第一通槽(1-1)滑动相接,所述隔板(2)的两端插接在方形通槽(3-2)内,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与隔板(2)对应的支撑片(4-1),所述支撑片(4-1)与隔板(2)一端的下底面贴合,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杆(4)通过连接绳连接的固定钩(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3)、设置在支架(3)之间的若干个在承载板(1)、若干个分别与承载板(1)贴合的隔板(2)、滑动安装在支架(3)上的支撑杆(4)和分别设置在一个支架(3)底下的支撑台(5)与千斤顶(6),所述支架(3)的一个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槽(3-1)和与第一安装槽(3-1)连通的方形通槽(3-2),支架(3)上与开设第一安装槽(3-1)相反的那一面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3-3),所述承载板(1)的两端布置在两个支架(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内,所述承载板(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槽(1-1),所述隔板(2)上对应第一通槽(1-1)的位置设置有竖板(2-1),所述竖板(2-1)与第一通槽(1-1)滑动相接,所述隔板(2)的两端插接在方形通槽(3-2)内,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与隔板(2)对应的支撑片(4-1),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