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20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蚊器,涉及捕蚊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与盖体之间形成有捕蚊腔室,盖体上设有引入结构和引出结构,密封罩透光度高于盒体透光度。雨水经引入孔进入捕蚊腔室,蚊子通过引入孔进入捕蚊腔室,隔离网层将捕蚊腔室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形成了用于引诱蚊子进入捕蚊腔室的引诱源或用于蚊子产卵的产卵地,因倒锥形引入部设置蚊子难以逃离捕蚊腔室,第一腔室形成了用于捕捉蚊子的捕获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捕蚊器制造成本低,在使用中无耗材及后续维修费用产生,且适用于大面积外环境使用。将捕蚊器放置好后无需专人维护,节省人工付出劳动力,且采用的是利用蚊子生物学原理的物理捕蚊方式,环保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蚊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捕蚊器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捕蚊器。
技术介绍
雌蚊只在水中产卵,卵一般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孑孓以水中的微生物、藻类等为食,经4次脱皮后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后羽化,幼蚊诞生而完成一个世代。成蚊大多数栖息于外环境,在日常蚊子防治中,室外大环境内通常采用大面积喷洒除虫剂的传统方法以降低成蚊密度。这种方法不仅会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且除虫剂中的化学成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误杀其它益虫,破坏生物链。并且,过多的使用除虫剂对人类健康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室外小区域灭蚊更多的是采用灭蚊灯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存在缺点有:安装复杂、本体成本高、使用时有耗材费用、需维修保养、单台灭蚊灯控制区域有限、主要针对夜间活动蚊子种类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捕蚊器,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捕蚊器,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捕蚊腔室,所述盖体上设有引入结构和引出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蚊器,包括盒体(1)和盖体(2),所述盒体(1)与所述盖体(2)之间形成有捕蚊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有引入结构和引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蚊器,包括盒体(1)和盖体(2),所述盒体(1)与所述盖体(2)之间形成有捕蚊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有引入结构和引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结构包括引出孔(4)和密封罩(5),所述引出孔(4)开设于所述盖体(2)上且与所述捕蚊腔室(3)连通,所述密封罩(5)安装于所述盖体(2)上且密封罩设所述引出孔(4),所述引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盖体(2)上且与所述捕蚊腔室(3)连通的引入孔(6),所述引入孔(6)开设在所述密封罩(5)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4)侧边由背离所述捕蚊腔室(3)方向延伸以缩小所述引出孔(4)开口大小形成引出部(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孔(6)侧边由靠近所述捕蚊腔室(3)方向延伸以缩小所述引入孔(6)开口大小形成引入部(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隔离网层(7),所述隔离网层(7)将所述捕蚊腔室(3)由背离所述盖体(2)方向依次分割为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飞陆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