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波专利>正文

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12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音响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顶部的麦克风咪头,所述手柄内设有音箱隔板和电路处理模块,手柄的底部安装有扬声器,音箱隔板的底部贴合有吸声阻尼材料;所述电路处理模块包括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器和电池;所述手柄的内壁上安装有被动辐射盆,所述被动辐射盆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片,两片被动辐射盆分布在扬声器的两侧。该麦克风一体化音箱通过音箱隔板将扬声器与麦克风咪头所在的区域隔开,利用吸声阻尼材料可以吸收和阻尼扬声器传来的声音,避免声音传导到音箱隔板和其它器件引起结构振音,或者因为音箱隔板的反射导致驻波而恶化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
本技术属于音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麦克风一体化音箱,究其结构,大多是在一个普通的动圈或者电容式麦克风基础上改造,即与其外壳相连一个可以播放音乐、伴奏及人声的音箱结构。音箱由扬声器及箱体组成。麦克风的咪头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个换能器单元。咪头收集到人声后,经过电路的处理由音箱重放出来。电路的处理包括加以均衡、混响、回声、压限、功率放大等等。同时,音箱也可以接收由蓝牙或者其它音源传来的音乐伴奏,以达到伴奏演唱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麦克风一体化音箱为了将音箱部分与其它部分分离,在中间设置一个简单的隔板,尽管解决了漏音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与其它结构件的声音共振,但是作为音箱结构的中间隔板却经常因为结构设计过于简单而导致本身的共振,并将这种共振传递到音箱以外的结构件,尤其是传递到咪头导致噪音放大甚至导致啸叫。同时,这种简单的隔板由塑胶材料制作,故内部缺少阻尼,声波在隔板与箱体之间不断反射,导致音箱内部产生强烈的驻波,恶化音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顶部的麦克风咪头,所述手柄内设有音箱隔板和电路处理模块,手柄的底部安装有扬声器,音箱隔板的底部贴合有吸声阻尼材料;麦克风咪头接收外界声音信号,并通过电路处理模块进行声音处理、电子放大后,由扬声器即时播放出处理后的声音;扬声器通过中间的音箱隔板与麦克风咪头所在的区域隔开,利用吸声阻尼材料可以吸收和阻尼扬声器传来的声音,避免声音传导到音箱隔板和其它器件引起结构振音,或者因为音箱隔板的反射导致驻波而恶化音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路处理模块包括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放大器和电池;通过电池供电,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对麦克风咪头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再经放大器进行电子放大,最后将音频信号传输给扬声器,由扬声器播放出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的内壁上安装有被动辐射盆;通过被动辐射盆可以增强低音效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被动辐射盆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片,两片被动辐射盆分布在扬声器的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麦克风一体化音箱还包括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和不同音源信号处理单元;通过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可以接收由蓝牙或者其它音源传来的音乐伴奏,经不同音源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再经放大器电子放大后传输给扬声器播放,以达到伴奏演唱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麦克风一体化音箱通过音箱隔板将扬声器与麦克风咪头所在的区域隔开,利用吸声阻尼材料可以吸收和阻尼扬声器传来的声音,避免声音传导到音箱隔板和其它器件引起结构振音,或者因为音箱隔板的反射导致驻波而恶化音质。2.该麦克风一体化音箱由麦克风咪头接收外界声音信号,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对麦克风咪头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再经放大器进行电子放大,最后将音频信号传输给扬声器,由扬声器即时播放出处理后的声音;通过被动辐射盆可以增强低音效果。3.该麦克风一体化音箱通过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可以接收由蓝牙或者其它音源传来的音乐伴奏,经不同音源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再经放大器电子放大后传输给扬声器播放,以达到伴奏演唱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电路图。图中:1-麦克风咪头,2-手柄,3-被动辐射盆,4-扬声器,5-吸声阻尼材料,6-音箱隔板,7-电路处理模块,8-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9-不同音源信号处理单元,10-放大器,11-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包括手柄2和安装在手柄2顶部的麦克风咪头1,所述手柄2内设有音箱隔板6和电路处理模块7,手柄2的底部安装有扬声器4,音箱隔板6的底部贴合有吸声阻尼材料5;麦克风咪头1接收外界声音信号,并通过电路处理模块7进行声音处理、电子放大后,由扬声器4即时播放出处理后的声音;扬声器4通过中间的音箱隔板6与麦克风咪头1所在的区域隔开,利用吸声阻尼材料5可以吸收和阻尼扬声器4传来的声音,避免声音传导到音箱隔板6和其它器件引起结构振音,或者因为音箱隔板6的反射导致驻波而恶化音质。具体的,所述电路处理模块7包括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8、放大器10和电池;通过电池供电,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8对麦克风咪头1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再经放大器10进行电子放大,最后将音频信号传输给扬声器4,由扬声器4播放出来。进一步的,所述手柄2的内壁上安装有被动辐射盆3;通过被动辐射盆3可以增强低音效果。优选的,所述被动辐射盆3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片,两片被动辐射盆3分布在扬声器4的两侧。吸声阻尼材料,指的是靠从表面至内部许多细小的敞开孔道使声波衰减的多孔材料,以吸收中高频声波为主,有纤维状聚集组织的各种有机或无机纤维及其制品以及多孔结构的开孔型泡沫塑料和膨胀珍珠岩制品。吸声阻尼材料,也可以是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柔性材料(如闭孔型泡沫塑料,吸收中频)、膜状材料(如塑料膜或布、帆布、漆布和人造革,吸收低中频)、板状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吸收低频)和穿孔板(由各种板状材料或金属板上打孔而制得,吸收中频)。以上材料也可以复合使用,以扩大吸声范围。吸声阻尼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多种,比如圆柱形、圆锥形、圆台形、正方体、立方体或其它不规则形状。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麦克风咪头1接收外界声音信号,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8对麦克风咪头1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再经放大器10进行电子放大,最后将音频信号传输给扬声器4,由扬声器4即时播放出处理后的声音;扬声器4通过中间的音箱隔板6与麦克风咪头1所在的区域隔开,利用吸声阻尼材料5可以吸收和阻尼扬声器4传来的声音,避免声音传导到音箱隔板6和其它器件引起结构振音,或者因为音箱隔板6的反射导致驻波而恶化音质;通过被动辐射盆3可以增强低音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麦克风一体化音箱还包括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11和不同音源信号处理单元9;通过不同音源电信号输入单元11可以接收由蓝牙或者其它音源传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包括手柄(2)和安装在手柄(2)顶部的麦克风咪头(1),其特征在于:/n所述手柄(2)内设有音箱隔板(6)和电路处理模块(7),手柄(2)的底部安装有扬声器(4),音箱隔板(6)的底部贴合有吸声阻尼材料(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包括手柄(2)和安装在手柄(2)顶部的麦克风咪头(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2)内设有音箱隔板(6)和电路处理模块(7),手柄(2)的底部安装有扬声器(4),音箱隔板(6)的底部贴合有吸声阻尼材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一体化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处理模块(7)包括麦克风通道信号处理单元(8)、放大器(10)和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