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076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负载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流向所述负载;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流向所述保护电路,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时,对于恒流源等非恒压输出型的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压输出并非恒定值,例如,当与无线充电接收端连接的负载处于异常状态时,会导致无线能量接收端的输出的电压升高。当在无线充电接收端缺少电压控制电路或电压控制速度过慢时,可能会导致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在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无线充电接收端中的电子元器件被烧坏。为防止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输出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可以采用在无线充电接收端加适量大小的保险管,当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输出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通过烧断保险管的方式防止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子元器件被烧坏,但通过此种方式,保险管被烧断后将不能使用,而更换保险管将会提高用户返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负载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流向所述负载;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流向所述保护电路,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若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二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大于电压变化阈值,则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能量发射端发送过压保护消息,所述过压保护消息用于触发所述能量发射端停止向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输出无线能量。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若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通信模块停止向所述能量发射端发送通讯信息,以触发所述能量发射端停止向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输出无线能量;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异常状态。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等于第三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电路为滞回比较器,所述第一电压阈值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的第一电压门限参数,所述第三电压阈值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的第二电压门限参数。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阻抗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阻抗单元连接,所述阻抗单元通过所述开关单元接地;或者,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通过所述阻抗单元接地;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触发电路触发所述开关单元处于接通状态;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等于第三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触发电路触发所述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的额定值的1.1倍至1.2倍。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生成的电信号的电流值为恒定值。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负载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流向所述负载;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流向所述保护电路,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如此,能够在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特定的电压阈值时,通过接通保护电路降低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防止烧坏能量接收模块中的电子元件,为后续触发能量发射端停止向能量接收模块输出无线能量争取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11、触发电路12和保护电路13;所述能量接收模块11通过第一支路14与负载16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15与所述保护电路13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14流向所述负载16;所述触发电路12与所述保护电路13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13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13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15流向所述保护电路13,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具体的,在对某一负载16进行无线充电或者提供电能时,需要将负载16与无线充电装置连接,无线充电装置的能量接收模块11能够接收到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到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通过第一支路14输出至负载16,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为Vout。具体实现时,能量接收模块11可以通过线圈来实现,利用线圈的电磁感应原理或磁共振原理接收能量发射端传输的无线能量。可选的,能量接收模块11还串联有直流转换电路(即dc-dc转换器),用于将能量接收模块11生成的电信号转换为另一幅值的电信号。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11生成的电信号的电流值为恒定值。对于恒流输出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的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一般是变化的。在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无线充电装置将生成的电信号全部输出至负载16从而为负载16充电。在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无线充电装置中的触发电路12将触发保护电路13处于接通状态,在保护电路13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无线充电装置生成的电信号不仅会流至第一支路14,还能够通过第二支路15流经保护电路13,从而通过保护电路13降低第一支路14的输出电压,通过合理设置保护电路13中元件的参数,能够将第一支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n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负载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流向所述负载;/n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流向所述保护电路,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能量接收模块、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
所述能量接收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负载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量发射端输出的无线能量并基于接收的无线能量生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流向所述负载;
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流向所述保护电路,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通信模块;
若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大于等于第二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大于电压变化阈值,则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能量发射端发送过压保护消息,所述过压保护消息用于触发所述能量发射端停止向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输出无线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通信模块;
若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则所述通信模块停止向所述能量发射端发送通讯信息,以触发所述能量发射端停止向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输出无线能量;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异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王寿泉魏浩民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