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06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它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橡胶套,其内壁中间向内突出成内弧状凸起,内弧状凸起环绕内壁一周圈,外壁中间向外突出成外弧状凸起,外弧状凸起环绕外壁一周圈,所述内弧状凸起与外弧状凸起相对;所述密封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压板、下压板,上压板、下压板与密封套之间通过若干螺栓与螺母连接,任意一螺栓依次穿过上压板、密封套、下压板伸出,且其上对应套装有螺母,所有螺栓绕线缆通道一周圈均匀分布;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向移动挤压密封套,密封套中间膨胀,内弧状凸起向内挤压并与线缆密封接触,外弧状凸起向外挤压并与电缆管孔密封接触。能够有效密封电缆管孔,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止渗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电缆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电网建设中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电网通道由高空改入地下,越来越多地采用敷设电力电缆的形式,电力电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几年前的0.4千伏、10千伏、35千伏,到如今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以上的电缆线都已经很普遍地应用了。这些电缆线通过预埋的市政管道到达各个降压变电站、中间开闭所,直至终端变电所;在几公里甚至于几十公里的管网中,每隔30-50米会预留一个维修井,再通向终端变电站;而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为了利用空间,很多配套的配电房也会设立在地下层。现在很多城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加上雨水天气每年偏多,普遍存在雨水沿着电缆管孔渗入到终端变电站,导致设备受潮受损的情况,而城市污水中含有的淤泥,也容易灌入电缆管孔导致电缆线无法抽出,目前最多是采用水泥、防火泥或是堵漏王进行封堵。这些的封堵方式只能挡住外部泥沙、颗粒等的侵入,对于由于水压造成的渗水等现象却很难防范,曾经在现实中就发生过地面积水通过电缆管道流入地下的变电站,最后造成变电站被淹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它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橡胶套,其内壁中间向内突出成内弧状凸起,内弧状凸起环绕内壁一周圈,外壁中间向外突出成外弧状凸起,外弧状凸起环绕外壁一周圈,所述内弧状凸起与外弧状凸起相对;所述密封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压板、下压板,上压板、下压板中间分别设置有线孔,线孔与密封套的中心孔相对共同构成共电缆穿过的线缆通道,上压板、下压板与密封套之间通过若干螺栓与螺母连接,任意一螺栓依次穿过上压板、密封套、下压板伸出,且其上对应套装有螺母,所有螺栓绕线缆通道一周圈均匀分布。使用时,将封堵装置安装在电缆管孔内,电缆穿过线缆通道伸出,旋转所有螺栓,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向移动挤压密封套,密封套中间膨胀,内弧状凸起向内挤压并与线缆密封接触,外弧状凸起向外挤压并与电缆管孔密封接触;采用上述装置结构,能够有效密封电缆管孔,有效避免渗水。优选,上压板、下压板为圆形,其直径小于等于电缆管孔直径,所述上压板外周设置有环形卡板,上压板、密封套、下压板伸入电缆管孔内,卡板卡在电缆管孔上。所述上压板和/或下压板包括两个半圆构件,两个半圆构件连接成环状,连接处由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圆构件上的凸起互嵌,环孔即为所述线孔;其中一螺栓依次穿过互嵌的凸起;便于拆卸安装。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上环槽,下压板上设置有下环槽,密封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环凸,下端面上设置有下环凸,上环凸对应伸入上环槽内,下环凸对应伸入下环槽内。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贯穿密封套上下两端的开口;一般线缆都是很长,在使用过程,很难法做到将电缆的一端穿过密封套的中心孔,设计开口,方便从开口出拆卸电缆;且开口在密封套的弹性作用下能够自然合拢,并其在使用过程受压,贴合更加紧密,不会出现渗漏现象。所述开口为两个相对的斜面;增加密封面积,保证在使用过程开口出不会渗漏。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下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六角槽,所述螺母一一对应嵌在六角槽内;这样,旋转螺栓时,能够有效避免螺母跟转,方便操作。本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密封电缆管孔,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止渗水。附图说明图1是圆形电缆封堵装置立体图。图2是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剖面示意图。图3是密封套立体图。图4是上压板立体图(1)。图5是上压板立体图(2)。图6是下压板立体图(1)。图7是下压板立体图(2)。图中密封套1内弧状凸起1-1外弧状凸起1-2上环凸1-3下环凸1-4上压板2上环槽2-1下压板3下环槽3-1六角槽3-2螺栓4螺母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它包括密封套1;所述密封套1为橡胶套,其内壁中间向内突出成内弧状凸起1-1,内弧状凸起1-1环绕内壁一周圈,外壁中间向外突出成外弧状凸起1-2,外弧状凸起1-2环绕外壁一周圈,所述内弧状凸起1-1与外弧状凸起1-2相对;所述密封套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压板2、下压板3,上压板2、下压板3中间分别设置有线孔,线孔与密封套1的中心孔相对共同构成共电缆穿过的线缆通道,上压板2、下压板3与密封套1之间通过若干螺栓4与螺母5连接,任意一螺栓4依次穿过上压板2、密封套1、下压板3伸出,且其上对应套装有螺母5,所有螺栓4绕线缆通道一周圈均匀分布;所述上压板2和下压板3包括两个半圆构件,两个半圆构件连接成环状,连接处由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圆构件上的凸起互嵌,环孔即为所述线孔;其中一螺栓4依次穿过互嵌的凸起;所述上压板2上设置有上环槽2-1,下压板3上设置有下环槽3-1,密封套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环凸1-3,下端面上设置有下环凸1-4,上环凸1-3对应伸入上环槽2-1内,下环凸1-4对应伸入下环槽3-1内;所述密封套1上设置有贯穿密封套1上下两端的开口1-5;所述开口1-5为两个相对的斜面;所述螺母5为六角螺母,所述下压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六角槽3-2,所述螺母5一一对应嵌在六角槽3-2内。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它包括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橡胶套,其内壁中间向内突出成内弧状凸起,内弧状凸起环绕内壁一周圈,外壁中间向外突出成外弧状凸起,外弧状凸起环绕外壁一周圈,所述内弧状凸起与外弧状凸起相对;所述密封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压板、下压板,上压板、下压板中间分别设置有线孔,线孔与密封套的中心孔相对共同构成共电缆穿过的线缆通道,上压板、下压板与密封套之间通过若干螺栓与螺母连接,任意一螺栓依次穿过上压板、密封套、下压板伸出,且其上对应套装有螺母,所有螺栓绕线缆通道一周圈均匀分布;所述封堵装置安装在电缆管孔内,电缆穿过线缆通道伸出,旋转所有螺栓,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向移动挤压密封套,密封套中间膨胀,内弧状凸起向内挤压并与线缆密封接触,外弧状凸起向外挤压并与电缆管孔密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它包括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橡胶套,其内壁中间向内突出成内弧状凸起,内弧状凸起环绕内壁一周圈,外壁中间向外突出成外弧状凸起,外弧状凸起环绕外壁一周圈,所述内弧状凸起与外弧状凸起相对;所述密封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压板、下压板,上压板、下压板中间分别设置有线孔,线孔与密封套的中心孔相对共同构成共电缆穿过的线缆通道,上压板、下压板与密封套之间通过若干螺栓与螺母连接,任意一螺栓依次穿过上压板、密封套、下压板伸出,且其上对应套装有螺母,所有螺栓绕线缆通道一周圈均匀分布;所述封堵装置安装在电缆管孔内,电缆穿过线缆通道伸出,旋转所有螺栓,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向移动挤压密封套,密封套中间膨胀,内弧状凸起向内挤压并与线缆密封接触,外弧状凸起向外挤压并与电缆管孔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电缆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国章潇彭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能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