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2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柜门、散热格栅,所述本体的左侧通过合页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开设有散热格栅,所述分线单元由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弧形线槽、线束固定槽、转轴组成,所述前侧分线板与后侧分线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线槽,所述弧形线槽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有线束固定槽,所述弧形线槽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直径的两倍,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缠绕有橡胶圈,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卡接在卡槽中,增加了稳定性,电线与电器元件也不会出现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
本技术涉及电器柜体
,尤其涉及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类型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载,加上用电企业普遍广泛地使用电力电子设备,使电网功率因数较低,较低的功率因数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供电投资,损害了电压质量,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线路损耗,故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连入电容补偿柜,可以平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电容补偿柜中安装有避雷器、断路器、电容,避雷器、断路器、电容在布线时需要通过分线结构进行分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分线结构在分线板上开设有过线孔,电容补偿柜中的电器元件的电线穿过过线孔与下侧电器元件连接,出现电线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在电容补偿柜移动状态或风雨天气导致电容补偿柜出现晃动的情况下,电线会出现左右摇摆晃动的情况,使得电线与电器元件接触的位置受力,电线与电器元器件脱离,固定不牢固,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使用,而且现有技术中,当电器元件的电线损害需要维修时,需要将电线与分线板分离进行维修,分离的过程中分线板的边缘会对电线外表面进行剐蹭,经常剐蹭会造成电线表面的损伤,容易发生漏电情况,长期如此操作将会缩短电线的使用寿命,维修操作比较麻烦,操作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柜门、散热格栅,所述本体的左侧通过合页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开设有散热格栅;所述本体由外壳、左支撑板、右支撑板、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分线单元、弧形凹槽、卡槽组成,所述外壳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支撑板,所述外壳的右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从上到下以此安装有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所述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左支撑板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所述的弧形凹槽为平行开设,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上开口”结构,所述分线单元的左端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分线单元的右端安装在卡槽中;所述分线单元由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弧形线槽、线束固定槽、转轴组成,所述前侧分线板与后侧分线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线槽,所述弧形线槽的数量为N,N≥2,所述弧形线槽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有线束固定槽,所述弧形线槽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直径的两倍,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缠绕有橡胶圈,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卡接在卡槽中,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宽度,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增加了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上开设有弧形线槽,弧形线槽的上端与下端安装有线束固定槽,线束固定槽的直径比电线的直径大一毫米,弧形线槽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的两倍,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左端分别安装在弧形凹槽,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右端安装在卡槽中,两个弧形凹槽为平行开设的,电线从上端的线束固定槽进入弧形线槽然后穿过弧形凹槽下端的线束固定槽,然后以电器元件连接,上端与下端的线束固定槽用于固定整个电线的首部与尾部,前侧板、后侧板、线束固定槽、弧形线槽构成分线结构,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遇到大风天气不会出现电线四处摇晃的情况,摇晃的同时电线与电器元件也不会出现脱离的情况,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左端分别安装有转轴,转轴安装在弧形凹槽中,需要对电线进行维修时,将前侧板从卡槽中拔出,转动打开,对分线单元中的电线进行维修,不会对电线的表面造成损伤,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支撑板开设有弧形凹槽有支撑板开设有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安装有分线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右支撑板开设有卡槽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柜门-1、散热格栅-2、外壳-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避雷器安装板-6、断路器安装板-7、电容安装板-8、分线单元-9、前侧分线板9-1、后侧分线板9-2、弧形线槽9-3、线束固定槽9-4、转轴9-5、弧形凹槽-10、卡槽-1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柜门1、散热格栅2,本体的左侧通过合页安装有柜门1,柜门1上开设有散热格栅2;本体由外壳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避雷器安装板6、断路器安装板7、电容安装板8、分线单元9、弧形凹槽10、卡槽11组成,外壳3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支撑板4,外壳2的右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右支撑板5,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上从上到下以此安装有避雷器安装板6、断路器安装板7、电容安装板8,避雷器安装板6、断路器安装板7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9,断路器安装板7、电容安装板8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9,左支撑板4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10,两个的弧形凹槽10为平行开设,右支撑板5上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为“上开口”结构,分线单元9的左端安装在弧形凹槽10中,分线单元10的右端安装在卡槽11中;分线单元9由前侧分线板9-1、后侧分线板9-2、弧形线槽9-3、线束固定槽9-4、转轴9-5组成,前侧分线板9-1与后侧分线板9-2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线槽9-3,弧形线槽9-3的数量为N,N≥2,弧形线槽9-3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有线束固定槽9-4,弧形线槽9-3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9-4直径的两倍,前侧分线板9-1和后侧分线板9-2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转轴9-5,转轴9-5安装在弧形凹槽10中,前侧分线板9-1和后侧分线板9-2的右端缠绕有橡胶圈,前侧分线板9-1和后侧分线板9-2的右端卡接在卡槽11中,卡槽11的宽度大于前侧分线板9-1、后侧分线板9-2的宽度,卡槽11的深度大于前侧分线板9-1、后侧分线板9-2的厚度。实施例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避雷器安装板6上安装避雷器、断路器安装板7上安装断路器、电容安装板8上安装电容器,避雷器、断路器、电容器之间分别安装有分线单元9,分线单元9由前侧板9-1和后侧板9-2组成,首先进行后侧板9-2的安装,后侧板9-2的左端的转轴9-5安装在弧形凹槽10中,右端卡接在卡槽11中,将避雷器、断路器、电容器的线束首先穿过顶部的线束固定槽9-4,顶部的线束固定槽9-4中的线束进入弧形线槽9-3,弧形线槽9-3中的线束穿过底部的线束固定槽9-4分别与下侧的断路器和断路器连接,然后将前侧板9-1安装在弧形凹槽10和卡槽11中,线束固定槽9-4的直径比电线的直径大一毫米,弧形线槽9-3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9-4直径的二倍,前侧板9-1与后侧板9-2形成整个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柜门、散热格栅,所述本体的左侧通过合页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开设有散热格栅;/n所述本体由外壳、左支撑板、右支撑板、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分线单元、弧形凹槽、卡槽组成,所述外壳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支撑板,所述外壳的右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所述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左支撑板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所述的弧形凹槽为平行开设,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分线单元的左端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分线单元的右端安装在卡槽中;/n所述分线单元由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弧形线槽、线束固定槽、转轴组成,所述前侧分线板与后侧分线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线槽,所述弧形线槽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有线束固定槽,所述弧形线槽的直径为线束固定槽直径的两倍,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缠绕有橡胶圈,所述前侧分线板和后侧分线板的右端卡接在卡槽中,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宽度,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前侧分线板、后侧分线板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分线结构的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柜门、散热格栅,所述本体的左侧通过合页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开设有散热格栅;
所述本体由外壳、左支撑板、右支撑板、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分线单元、弧形凹槽、卡槽组成,所述外壳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支撑板,所述外壳的右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所述避雷器安装板、断路器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断路器安装板、电容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单元,所述左支撑板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所述的弧形凹槽为平行开设,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分线单元的左端安装在弧形凹槽中,所述分线单元的右端安装在卡槽中;
所述分线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国盖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