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2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壳体、防滑支脚、移动装置,所述壳体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为倒“凹”型结构,所述壳体下方的四周焊接有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滑支脚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在防滑支脚旁;通过移动装置的拆分结构,能用于其他领域的物体移动,使该装置的实用性增加;通过能自由转动的轮头,提高了配电过在移动过程中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交流低压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交流低压配电柜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厂矿企业等电力用户的在频率为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额定工作电流最高至3150A的配电系统中,并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之用。专利号CN206864948U的公布了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在移动时可以推出万向轮,便于配电柜在地面上移动,在需要放置时可以方便的将万向轮收起,并通过防滑垫与地面接触,安置稳定,操作非常简单,可动可放,提高了配电柜使用的灵活性。现有的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电柜有以下缺点:1.上述电动柜通过内部收放万向轮,占用内部空间,并且万向轮损坏不方便修理;2.上述电动柜的万向轮实用性低;3.电动柜移动到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时,就存在散热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壳体、防滑支脚、移动装置、固定移动装置,所述壳体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为倒“凹”型结构,所述壳体下方的四周焊接有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滑支脚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在防滑支脚旁,所述防滑支脚周围通过胶水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散热口内侧通过胶水粘连有过滤网;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移动机构、接壳移动机构,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右边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拼接移动机构;r>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包括轮头、导片、固定板、固定块、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穿孔,所述轮头上方穿过穿孔连接导片,所述导片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上,所述导片位于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块下方,所述固定块右边焊接有连接杆;所述接壳移动机构包括轮头B、导片B、固定板B、固定块B、连接壳,所述固定板B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B内开设有凹槽B,所述凹槽B内开设有穿孔B,所述轮头B上方穿过穿孔B连接导片B,所述导片B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B上,所述导片B位于凹槽B内部,所述固定板B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块B下方,所述固定块B左边焊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为穿孔的圆柱结构,所述所述连接杆为“凸”型结构,所述连接壳为“凹”型结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壳为拼接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接壳移动机构中的连接壳与固定移动机构中的连接杆为拼接结构,在使用时,使连接壳与连接杆分别穿过配电柜后方的防滑支脚,完成拼接,通过扶手使配电柜与操作者成45°~70°移动,移动完成后分开连接杆与连接壳,取下移动装置,本装置不占用配电柜内部空间,拆装方便,利于移动装置的检修;本技术通过移动装置可以拆下,将物体放于移动装置上来借助移动,能使移动装置利用在更多的领域;在壳体两边开设长方形散热孔,能增加柜体内的空气流通,便于将配电装置产生的热量随空气流动传走,在散热孔内设置过滤网,能有效防止蚊虫进入配电柜破坏电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装置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轮头、导片、固定板之间的组装图。如图,1-扶手、2-壳体、3-防滑支脚、4-轮头、5-导片、6-固定板、7-固定块、8-连接杆、9-连接壳、10-散热口、11-轮头B、12-导片B、13-固定板B、14-固定块B。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1、壳体2、防滑支脚3、移动装置、固定移动装置,壳体2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扶手1,扶手1为倒“凹”型结构,壳体2下方的四周焊接有防滑支脚3,防滑支脚3为长方形结构,防滑支脚3内开设有通孔,移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在防滑支脚3旁,防滑支脚3周围通过胶水连接有橡胶垫,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散热口10,散热口10为长方形结构,散热口10内侧通过胶水粘连有过滤网;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移动机构、接壳移动机构,固定移动机构右边通过连接杆8连接有拼接移动机构;固定移动机构包括轮头4、导片5、固定板6、固定块7、连接杆8,固定板6为正方形结构,固定板6内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开设有穿孔,轮头4上方穿过穿孔连接导片5,导片5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4上,导片5位于凹槽上方,固定板6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块7下方,固定块7右边焊接有连接杆8;接壳移动机构包括轮头B11、导片B12、固定板B13、固定块B14、连接壳9,固定板B13为正方形结构,固定板B13内开设有凹槽B,凹槽B内开设有穿孔B,轮头B11上方穿过穿孔B连接导片B12,导片B12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B11上,导片B12位于凹槽B内部,固定板B13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块B14下方,固定块B14左边焊接有连接壳9;连接壳9为穿孔的圆柱结构,连接杆8为“凸”型结构,连接壳9为“凸”型结构,连接杆8与连接壳9为拼接结构。实施例2当使用本技术时,让连接杆8与连接壳9穿过防滑支脚3穿孔,使连接杆8与连接壳9固定,操作者手握扶手1使配电柜与人成45°~70°角,推动配电柜,使配电柜移动,移动完成后,操作者手握扶手1使配电柜与地面成45°~70°角,使配电柜前防滑支脚支撑配电柜,再分开连接杆8与连接壳9,将移动装置取下,放正配电柜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壳体、防滑支脚、移动装置、固定移动装置,所述壳体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为倒“凹”型结构,所述壳体下方的四周焊接有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滑支脚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在防滑支脚旁,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散热口内侧通过胶水粘连有过滤网;/n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移动机构、接壳移动机构,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右边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拼接移动机构;/n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包括轮头、导片、固定板、固定块、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穿孔,所述轮头上方穿过穿孔连接导片,所述导片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上,所述导片位于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块下方,所述固定块右边焊接有连接杆;/n所述接壳移动机构包括轮头B、导片B、固定板B、固定块B、连接壳,所述固定板B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B内开设有凹槽B,所述凹槽B内开设有穿孔B,所述轮头B上方穿过穿孔B连接导片B,所述导片B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B上,所述导片B位于凹槽B内部,所述固定板B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块B下方,所述固定块B左边焊接有连接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交流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壳体、防滑支脚、移动装置、固定移动装置,所述壳体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为倒“凹”型结构,所述壳体下方的四周焊接有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滑支脚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在防滑支脚旁,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散热口内侧通过胶水粘连有过滤网;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移动机构、接壳移动机构,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右边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拼接移动机构;
所述固定移动机构包括轮头、导片、固定板、固定块、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穿孔,所述轮头上方穿过穿孔连接导片,所述导片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头上,所述导片位于凹槽内部,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国盖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