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01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包括:第一连接单排、依次排列在第一连接单排下面的数层第二连接单排、连接在数层第二连接单排下面的第三连接单排,其中,第一连接单排、第二连接单排、第三连接单排为Ω形结构;第一连接单排及数层第二连接单排和第三连接单排为一层一层连接而成一个整体连接排;且连接排的最上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一连接单排,用于绝缘与导热,第一连接单排两端的中间不能有孔;最下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三连接单排,且两端的中间为无孔,并需要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第三连接单排的厚度需要根据电池材料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部可与水冷,热管以及其它散热件结合绝缘散热,下部导电;避免了空气导热,解决了绝缘问题,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与电池之间主要由连接排连接,而连接排一般是由数个平板连接构成,其只和空气接触导热,导热系数只有0.03W左右。经研究表明,由于连接排内阻的缘故,且连接排又是主要产热的部件,因此,导致其无法与其它散热结构相结合,如:热管。且由于其散热效果取决于空气的散热系数0.03W,而0.03W这个散热系数,难于达到工程所要求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以解决连接排的散热、绝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包括:第一连接单排、依次排列在第一连接单排下面的数层第二连接单排、连接在数层第二连接单排下面的第三连接单排,其中,第一连接单排、第二连接单排、第三连接单排为Ω形结构;第一连接单排及数层第二连接单排和第三连接单排为一层一层连接而成一个整体连接排;且连接排的最上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一连接单排,用于绝缘与导热,第一连接单排两端的中间不能有孔;最下层为氮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单排、依次排列在第一连接单排下面的数层第二连接单排、连接在数层第二连接单排下面的第三连接单排,其中,第一连接单排、第二连接单排、第三连接单排为Ω形结构;第一连接单排及数层第二连接单排和第三连接单排为一层一层连接而成一个整体连接排;且连接排的最上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一连接单排,用于绝缘与导热,第一连接单排两端的中间不能有孔;最下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三连接单排,且两端的中间为无孔,并需要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第三连接单排的厚度需要根据电池材料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单排、依次排列在第一连接单排下面的数层第二连接单排、连接在数层第二连接单排下面的第三连接单排,其中,第一连接单排、第二连接单排、第三连接单排为Ω形结构;第一连接单排及数层第二连接单排和第三连接单排为一层一层连接而成一个整体连接排;且连接排的最上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一连接单排,用于绝缘与导热,第一连接单排两端的中间不能有孔;最下层为氮化铝材料的第三连接单排,且两端的中间为无孔,并需要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第三连接单排的厚度需要根据电池材料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排、第二连接单排、第三连接单排使用的是铜或氮化铝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氮化铝的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铝材料的导热率选用为:170W/m·k-280W/m·k,氮化铝材料的密度为:3.3g/cm2,厚度为:0.8mm。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威徐德雷李聪利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