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红文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97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包壳和电池组,所述外包壳的内部安装有底板,且底板上等距固定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底板的下侧设置有导热板,且导热板与外包壳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外包壳的下侧设置有导风管,所述外包壳的前后两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包壳上开设有散热孔,以便于电池组的热量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在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导热板,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快速传递至导热板上,同时,导风管将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风流导入导热板上,对导热板进行散热,从而将外包壳中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改善外包壳内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适用于汽车上,减少排量,保护了环境,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于给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和动力支持。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基本是依靠汽车自身的减震结构进行减震,但由于路面情况较为复杂,在一些特殊地形区域,电池包还是会受到因地形产生的冲击力的影响,从而导致线连接处松动,甚至电池液渗漏,另外,常规的电池包结构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提高安全性,常会焊接较多的支架及支撑板,势必会导致箱体内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无法顺利的排出箱体,造成过热过烧,引起箱体温度升高和局部箱体温度不均等状况,导致箱体局部发生过熔,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引起爆炸,极为危险,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且散热性能良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减震性和散热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包壳和电池组,所述外包壳的内部安装有底板,且底板上等距固定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外包壳的上方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一端与外包壳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膜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包壳上,所述底板的下侧设置有导热板,且导热板与外包壳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外包壳的下侧设置有导风管,所述外包壳的前后两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外包壳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宽度尺寸与底板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底板通过滑道与外包壳构成滑动式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与导热板之间压合有一层导热硅脂。优选的,所述减震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杆、滑块、滚球、第二固定板和圆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侧左右两端均铰接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侧镶嵌有滚球,所述滑块内嵌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侧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侧以及圆环与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导风管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结构,且导风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通过在外包壳上开设有散热孔,以便于电池组的热量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在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导热板,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快速传递至导热板上,同时,导风管将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风流导入导热板上,对导热板进行散热,从而将外包壳中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改善外包壳内部环境;通过设置有减震连接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共振传递给外包壳上,此时减震连接架通过铰接的两组连接杆以及韧性较强的圆环,配合弹簧,将冲击力进行吸收,并利用反弹作用力,对冲击力进行消减,从而使得电池组受到的冲击力最小化,以保证电池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连接件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1、外包壳;2、滑道;3、底板;4、电池组;5、密封膜;6、固定螺栓;7、导热板;8、减震连接件;81、第一固定板;82、连接杆;83、滑块;84、滚球;85、第二固定板;86、圆环;9、导风管;10、过滤网;11、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包壳1和电池组4,外包壳1的内部安装有底板3,且底板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外包壳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膜5,密封膜5的一端与外包壳1固定连接,密封膜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外包壳1上,底板3的下侧设置有导热板7,且导热板7与外包壳1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8相连接,外包壳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道2,且滑道2的宽度尺寸与底板3的宽度尺寸相同,底板3通过滑道2与外包壳1构成滑动式连接结构,减震连接件8包括第一固定板81、连接杆82、滑块83、滚球84、第二固定板85和圆环86,第一固定板81的下侧左右两端均铰接连接有连接杆82,且连接杆82的下端分别铰接连接有滑块83,滑块83的下侧镶嵌有滚球84,滑块83内嵌在第二固定板85上,第二固定板85的上侧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固定板81和第二固定板85之间连接有圆环86,圆环86的内侧以及圆环86与连接杆82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共振传递至外包壳1上,外包壳1通过减震连接件8,对受力进行消减,当减震连接件8受力时,两组连接杆82发生角度偏移,同时连接杆82的下端的滑块83通过滚球84在第二固定板85上滑动,圆环86同时发生形变,通过连接杆82和圆环86的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吸收,再通过其自身的反弹作用力,对冲击力进行消减,从而使得外包壳1中的电池组4受力最小化,进而保证电池组4的稳定性;外包壳1的下侧设置有导风管9,外包壳1的前后两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11,底板3上均匀开设有通孔,底板3与导热板7之间压合有一层导热硅脂,导风管9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结构,且导风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设置为弧形结构,电池组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外包壳1上的散热孔11排出,一部分通过导热硅脂快速传递至导热板7上,同时,导风管9将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风流引导至导热板7上,对导热板7进行散热,导风管9在导风过程中,过滤网10起到过滤效果,以防止杂物堵塞导风管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包壳(1)和电池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1)的内部安装有底板(3),且底板(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所述外包壳(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膜(5),所述密封膜(5)的一端与外包壳(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膜(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外包壳(1)上,所述底板(3)的下侧设置有导热板(7),且导热板(7)与外包壳(1)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8)相连接,所述外包壳(1)的下侧设置有导风管(9),所述外包壳(1)的前后两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包壳(1)和电池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1)的内部安装有底板(3),且底板(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电池组(4),所述外包壳(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膜(5),所述密封膜(5)的一端与外包壳(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膜(5)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在外包壳(1)上,所述底板(3)的下侧设置有导热板(7),且导热板(7)与外包壳(1)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8)相连接,所述外包壳(1)的下侧设置有导风管(9),所述外包壳(1)的前后两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道(2),且滑道(2)的宽度尺寸与底板(3)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底板(3)通过滑道(2)与外包壳(1)构成滑动式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谭红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