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87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9
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包括强化防护壳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强化防护壳内部后端,强化防护壳内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侧,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强化防护壳左表面以及右表面均开设有插卡口,强化防护壳前侧设置有把手,把手后端贯穿强化防护壳且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转动连接,强化防护壳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微型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强化防护壳可以对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进行防护,便于对把手进行限位,避免了强制开锁,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LED灯可以对强化防护壳内的感应区进行照明,进行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寻找插卡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RFID智能电子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
技术介绍
RFID技术的一次性电子锁,外壳采用高温阻燃改性ABS工程塑料制造,具有高强度、抗酸碱腐蚀和抗冲撞功能,内置电路采用μWatt微功耗技术,产品(电池)寿命长达6-8年。该产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移动GPRS无线网络系统,对货物运输的全过程实现不间断的实时监控、实时报警,使监管单位、运输企业以及货主客户等能实时掌握货物流向动态,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有效监管,提高通关或查验的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能力。目前RFID电子锁感应区通常是裸露的,导致RFID电子锁非常容易受到人为损坏,防护性不高,且对于转动把手强制开锁导致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损坏,会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通过强化防护壳可以对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进行防护,通过螺纹套筒与限位板在对把手进行限位,避免了强制开锁,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LED灯可以对强化防护壳内的感应区进行照明,进行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寻找插卡口。(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包括强化防护壳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强化防护壳内部后端,强化防护壳内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侧,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强化防护壳左表面以及右表面均开设有插卡口,强化防护壳前侧设置有把手,把手后端贯穿强化防护壳且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转动连接,强化防护壳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轴上端焊接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套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以及螺纹套筒上端均延伸至把手内,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前表面设置有感应区。优选的,第二支撑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贯穿螺纹套筒左右两端的限位板上表面且延伸至强化防护壳内部下表面。优选的,螺纹套筒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螺纹套筒与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螺纹槽相连接。优选的,位于强化防护壳内部的把手下端加工有限位槽,螺纹套筒上端以及限位板上端均位于限位槽内。优选的,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置有电池,位于电池前侧的强化防护壳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池盖板。优选的,第一支撑板下表面固定有LED灯,LED灯与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微型电机、电池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以及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强化防护壳可以对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进行防护,通过螺纹杆以及微型电机使螺纹套筒与限位板进入把手内,从而对把手进行限位,防止把手转动,避免了强制开锁,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LED灯可以对强化防护壳内的感应区进行照明,进行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寻找插卡口,从而便于快速开锁,提高了开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的侧视剖视图。附图标记:1、强化防护壳;2、插卡口;3、把手;4、电池盖板;5、电池盒;6、第一支撑板;7、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8、螺纹套筒;9、螺纹杆;10、微型电机;11、导向杆;12、限位板;13、第二支撑板;14、感应区;15、LED灯;16、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包括强化防护壳1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通过螺丝固定在强化防护壳1内部后端,强化防护壳1内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6以及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6位于第二支撑板13上侧,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强化防护壳1左表面以及右表面均开设有插卡口2,强化防护壳1前侧设置有把手3,把手3后端贯穿强化防护壳1且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转动连接,强化防护壳1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微型电机10,微型电机10输出轴上端焊接固定有螺纹杆9,螺纹杆9上端套装有螺纹套筒8,螺纹套筒8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以及螺纹套筒8上端均延伸至把手3内,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前表面设置有感应区14。本技术中,强化防护壳1安装在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外侧,将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包裹,可以对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进行防护,再进行刷卡感应时,将感应卡穿过插卡口2放置在感应区14前侧,若识别不出,微型电机10工作,带动螺纹杆9转动,并带动螺纹套筒8上移,从而带动限位板12沿着导向杆11进入把手3下端的限位槽内,从而对把手3进行限位,防止把手3转动,避免了强制开锁,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LED灯15可以对强化防护壳1内的感应区14处进行照明,LED灯15发出的光线可以从插卡口2处射出,进行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寻找插卡口2,从而便于快速开锁,提高了开锁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3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杆11,两个导向杆11分别贯穿螺纹套筒8左右两端的限位板12上表面且延伸至强化防护壳1内部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12在随着螺纹套筒8上移时,可以对限位板12导向。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螺纹套筒8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9相匹配的螺纹槽,螺纹套筒8与螺纹杆9通过螺纹与螺纹槽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螺纹杆9在微型电机10的带动下转动,通过螺纹套筒8与螺纹杆9之间的螺纹结构,使限位板12可以上下移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强化防护壳1内部的把手3下端加工有限位槽,螺纹套筒8上端以及限位板12上端均位于限位槽内。需要说明的是,螺纹套筒8与限位板12进入限位槽内,则对把手3进行限位,使把手3不能转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6上表面固定有电池盒5,电池盒5内设置有电池16,位于电池16前侧的强化防护壳1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池盖板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奖电池盖板4取下,可以对电池盒5内部的第一支撑板6进行更换。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6下表面固定有LED灯15,LED灯15与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包括强化防护壳(1)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其特征在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通过螺丝固定在强化防护壳(1)内部后端,强化防护壳(1)内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6)以及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6)位于第二支撑板(13)上侧,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强化防护壳(1)左表面以及右表面均开设有插卡口(2),强化防护壳(1)前侧设置有把手(3),把手(3)后端贯穿强化防护壳(1)且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转动连接,强化防护壳(1)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微型电机(10),微型电机(10)输出轴上端焊接固定有螺纹杆(9),螺纹杆(9)上端套装有螺纹套筒(8),螺纹套筒(8)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以及螺纹套筒(8)上端均延伸至把手(3)内,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前表面设置有感应区(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包括强化防护壳(1)以及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其特征在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通过螺丝固定在强化防护壳(1)内部后端,强化防护壳(1)内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6)以及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6)位于第二支撑板(13)上侧,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强化防护壳(1)左表面以及右表面均开设有插卡口(2),强化防护壳(1)前侧设置有把手(3),把手(3)后端贯穿强化防护壳(1)且与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转动连接,强化防护壳(1)内部上表面固定有微型电机(10),微型电机(10)输出轴上端焊接固定有螺纹杆(9),螺纹杆(9)上端套装有螺纹套筒(8),螺纹套筒(8)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以及螺纹套筒(8)上端均延伸至把手(3)内,位于第一支撑板(6)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RFID智能电子锁本体(7)前表面设置有感应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RFID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板(13)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杆(11),两个导向杆(11)分别贯穿螺纹套筒(8)左右两端的限位板(12)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识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