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81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圈组、开关模块、检测器以及诊断器;其中,所述开关模块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具有多个,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线圈组和所述诊断器,所述输出端口联通所述检测器;所述输出端口依次联通每个所述输入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异物检测系统,多个输入端口分别联通了检测线圈组和诊断器,工作前,依次输入端口依次联通到输出端口,供检测器检测,以诊断器的检测为基准,实现对自身的校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物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异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异物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安全、环保、使用便捷等特点,随着自动泊车和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技术的逐步普及,无线充电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自动充电方式而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当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上方出现金属异物时,金属异物因涡流效应而引起发热,这对系统电能的传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因温度急剧升高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金属异物检测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技术所必须的一项重要的保护功能。现有技术中,对于异物的检测,有通过检测发射线圈的功率,和接收线圈的功率差,来判断是否有异物,这种方式的误差较大。还有通过设置多个检测线圈,在有异物时,检测每个线圈的电参数,如阻抗、电压等,以确定是否有异物及异物的位置。这种方式需要对每个检测线圈进行监控,而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没有必要的诊断过程,无法保证每次工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异物检测系统,可以对自身进行诊断,以确保能够正常进行异物检测工作。本技术的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圈组、开关模块、检测器以及诊断器;其中,所述开关模块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具有多个,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线圈组和所述诊断器,所述输出端口联通所述检测器;所述输出端口依次联通每个所述输入端口。优选的,所述检测线圈组具有多个检测线圈;所述诊断器是线圈结构,且为多个所述线圈中的一个;每个所述线圈分别联通于不同的所述输入端口。优选的,所述检测线圈组具有多个检测线圈,每个所述线圈分别联通到不同的所述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的数量至少比所述线圈的数量大1,以连接所述诊断线圈。优选的,所述检测器为阻抗检测器、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的,多个所述输入端口中至少具有一个优先端口,所述优先端口优先于其他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联通。优选的,所述诊断器联通于所述优先端口。优选的,所述诊断器是线圈结构。本技术的异物检测系统,多个输入端口分别联通了检测线圈组和诊断器,工作前,先将诊断器连接的输入端口联通到输出端口,检测器检测诊断器,检测数据在预定范围内,则通过诊断,可以进行后续异物检测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中检测线圈分布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中检测线圈分布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中检测线圈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异物检测系统中检测线圈结构异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检测线圈组1、开关模块2、检测器3、诊断器4、激发线圈5、检测线圈11、输入端口21、输出端口22、优先端口2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一种异物检测系统,参见图1和图2,该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圈组1、开关模块2、检测器3和诊断器4。开关模块2具有输入端口21和输出端口22,输入端口21具有多个,分别连接检测线圈组1和诊断器4,输出端口22联通检测器3。工作时,每个输入端口21依次联通于输出端口22。这样,联通在输入端口21的检测线圈组1活诊断器4就能够依次和检测器3进行联通,供检测器3检测电参数。根据不同的异物检测方式,检测的电参数也有所不同。具体对异物检测的方式,本说明书后面会进行说明。在需要校准时(一般是开始工作时),将连接有诊断器4的输入端口21联通到输出端口22,检测器3检测诊断器4的电参数,当其电参数检测的结果在合理范围内,则认为检测器3的工作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异物检测工作。否则认为工作电路,或者检测器3等可能存在异常,可以发出提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每个输入端口21依次联通到输出端口22,将检测线圈组1和诊断器4的电参数都进行测量,每个检测线圈组1和诊断器4的检测结果,都在合理范围内,则认为检测器3的工作正常,同时每个检测线圈组1的工作也正常。否则可以认为检测线圈组1中存在异常,并且根据输入端口21联通输出端口22的顺序,可以判断存在异常的是哪个线圈组1。一般的,先将连接有诊断器4的输入端口21联通到输出端口22,诊断检测器3是否正常,在检测器3正常时,在依次将连接有检测线圈组1的输入端口21联通到输出端口22,对每个检测线圈组1进行诊断。当连接有检测线圈组1的电参数与校验线圈4被检测器3检测的电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异物检测校准系统处于能够精准工作的状态。一般的,检测线圈组1具有多个检测线圈11,这些线圈11分别联通到不同的输入端口21,也就是一个线圈11联通一个输入端口21,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输入端口21的数量至少比线圈11的数量大1,多的一个输入端口21是用来连接诊断器的4的。诊断器4优选的采用线圈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诊断器4可以是多个检测线圈11中的一个,即检测线圈组1中,多个检测线圈11里有一个是专门用来诊断的诊断器4,该诊断器4是否参与检测线圈11的异物检测功能均可。需要注意,此处将多个检测线圈11中的一个作为诊断器4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更常用或者说更优的方式中,诊断器4是独立于检测线圈11的。检测线圈11一般要处于工作位置,即需要检测异物的位置,而诊断器4并不一定要位于检测异物的位置,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功能即可。例如在使用独立的电源向检测线圈11和诊断器4供电,并通过检测阻抗的方式测量异物时,诊断器只要能够得到电源供电即可,只要不影响工作的位置均可。虽然诊断器4可以独立于检测线圈11,但是其结构是与检测线圈11相同或者相似的。根据不同的异物检测方式,检测器3为阻抗检测器、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多个输入端口21中至少具有一个优先端口210,优先端口210优先于其他输入端口21与输出端口22联通。诊断器4联通于优先端口210。也就是说,诊断器4最先被检测器3进行检测,之后如果采用继续对检测线圈11进行诊断的实施例,则后续检测线圈11被检测器3进行电参数检测时,均以诊断器4被检测的结果为基础。诊断器4优选的采用线圈结构,且和检测线圈11可以是完全相同的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的电参数,例如具有相同的阻抗。这样能够使诊断进行的更精确。需要注意,诊断器4和检测线圈11的结构以及电参数完全相同,是为了便于诊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不同的,只要诊断器4具有确定电参数即可,检测器3对该具有确定电参数的诊断器4进行检测,其结果,对于该确定的电参数来说,处于合理范围内即可以认为诊断通过。本申请的诊断器4也并不必须为线圈结构,也可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圈组(1)、开关模块(2)、检测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诊断器(4);其中,/n所述开关模块(2)具有输入端口(21)和输出端口(22),所述输入端口(21)具有多个,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线圈组(1)和所述诊断器(4),所述输出端口(22)联通所述检测器(3);/n每个所述输入端口(21)依次联通于所述输出端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线圈组(1)、开关模块(2)、检测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诊断器(4);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2)具有输入端口(21)和输出端口(22),所述输入端口(21)具有多个,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线圈组(1)和所述诊断器(4),所述输出端口(22)联通所述检测器(3);
每个所述输入端口(21)依次联通于所述输出端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线圈组(1)具有多个所述检测线圈(11);所述诊断器(4)为线圈结构,且是多个所述线圈(11)中的一个;
每个所述线圈(11)分别联通于不同的所述输入端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线圈组(1)具有多个检测线圈(11),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贺凡波陆钧葛俊杰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