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81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架体、检测杆和土壤氮含量传感器,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移动支座,且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螺纹丝杆,所述固定架体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有土壤氮含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底板、预留孔、第一电机、螺纹丝杆、驱动块、凹槽、检测杆、第二电机、顶板、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第一电机带动螺纹丝杆转动,驱动块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丝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使得驱动块带动凹槽上下移动,带动检测杆下降,对水稻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一种禾本科稻属的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加工后可得到大米,土壤是水稻生长的主要氮源,定期测量土壤含氮量对指导耕作土地的合理施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益,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精准农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水稻土壤检测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具体存在如下问题;1、目前的土壤检测大多需要使用者手动将检测杆插入到土壤里,进行氮含量的检测,劳动力较大,使用不便;2、部分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在移动和检测的时候容易产生晃动,使用不便;3、现有的此类检测装置大多不利于固定不同大小的检测杆,使用时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检测时劳动强度较大、部分设备不利于移动,稳定性较差以及不利于固定限位不同检测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2)、固定架体(8)、检测杆(20)和土壤氮含量传感器(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移动支座(1),且底板(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体(8),所述固定架体(8)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螺纹丝杆(4),所述固定架体(8)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10),且固定架体(8)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5),所述螺纹丝杆(4)上套设有驱动块(11),且驱动块(11)的一端固定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转杆(13),且凹槽(1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土壤氮含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2)、固定架体(8)、检测杆(20)和土壤氮含量传感器(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移动支座(1),且底板(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体(8),所述固定架体(8)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螺纹丝杆(4),所述固定架体(8)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10),且固定架体(8)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5),所述螺纹丝杆(4)上套设有驱动块(11),且驱动块(11)的一端固定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转杆(13),且凹槽(1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16)与转杆(13)连接,且转杆(13)的两端均套有活动套(17),所述活动套(17)的底端均固定有固定板(18),且固定板(18)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导槽(31),且第二导槽(31)的内部均通过第二复位弹簧(30)设置有第二导杆(29),所述第二导杆(29)的一端均固定有抱箍(21),且抱箍(21)之间固定有检测杆(20),所述检测杆(2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4),且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检测杆(20)连接,所述检测杆(20)的底端固定有检测头(22),且检测头(22)底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3),所述空腔(23)的内部固定有土壤氮含量传感器(24),土壤氮含量传感器(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内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4)以及第三电机(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晶荣湘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