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7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拉线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无人机协同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在无人机的引领下可以移动可在水域内多点停留以监测该水域的水质情况,并且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能够下潜,下潜后其先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递给与其相近的无人机,再由无人机传输给基站,增强了信号和数据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测
,具体为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监测水质,多用水质监测器对其进行监测。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818708U、专利名称为一种水质监测控制装置的技术专利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具体公开了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器、固定装置和监测装置,固定装置固定于监测器两侧底部,监测装置贯穿于监测器底部;监测器包括浮体、LED灯柱、无线通信模块、太阳能板、蓄电池和数据处理模块,浮体固定于监测器底部,蓄电池固定镶嵌于监测器内部,LED灯柱嵌入监测器上方,无线通信模块固定镶嵌于监测器顶部,太阳能板钉接于监测器表面,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于监测器内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锁链和定位锚,固定锁链卡扣连接于监测器底部两侧,定位锚活动连接于固定锁链尾端;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探头和防护罩,监测探头贯穿于监测器底部,防护罩套装于监测探头底部。其该种水质监测控制装置设置有浮体,通过浮体的浮力使得监测器浮于水面不会翻倒,便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号的发射,使得该种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情况。但上述水质监测控制装置不能移动,需要在一定水域内布置多个不仅布置和组网复杂,而且在水域内布置密集渔船要对其避让影响正产船只的穿行和渔业的捕捞作业。其次,其在水面漂浮不能下潜,不能检测水下水质,检测数据参考价值有限。现有部分水质监测控制装置虽然能够下潜,但是电能蓄能需要返航进行补给且下潜后在水下将信号再传输给基站,信号衰减严重,造成基站接收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拉线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水质监测装置上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密封的壳体、设于壳体内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以及设于壳体下端的变容气囊;所述壳体分成水样室和密封的检测室,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设置于密封的检测室内,所述水样室内设有倾斜的隔板,隔板下端设有与水样室贯通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包括与水样室内的水质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氢气供给装置包括氢气储气罐、气泵以及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于变容气囊,所述氢气储气罐与变容气囊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气泵、电动阀门、电磁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拉线一端连接于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对接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优先的,所述水口处设有用于检测壳体下潜深度的水深传感器,所述水深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优先的,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用于停放无人机本体的平台,所述无人机本体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平台上端设有直角支撑臂,所述直角支撑臂中空内置于有导线,所述直角支撑臂上端设有第二电极片,导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优先的,所述平台上端设有1-1.5米的直角支撑臂,直角支撑臂的顶端设有GPS定位器,GPS定位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源。优先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设有用于收放拉线的卷线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在无人机的引领下可以移动可在水域内多点停留以监测该水域的水质情况,并且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能够下潜,下潜后其先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递给与其相近的无人机,再由无人机传输给基站,增强了信号和数据的传输性能。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悬浮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潜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拉线和水质监测装置2,所述无人机本体1与水质监测装置2上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水质监测装置2包括密封的壳体、设于壳体内水质检测系统3和氢气供给装置4以及设于壳体下端的变容气囊5;所述壳体分成水样室201和密封的检测室202,所述水质检测系统3和氢气供给装置4设置于密封的检测室202内,所述水样室201内设有倾斜的隔板,隔板下端设有与水样室201贯通的水管6,所述水管6上设有电动阀门7,所述水质检测系统3包括与水样室201内的水质传感器8、控制器9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0和电源11,所述氢气供给装置4包括氢气储气罐401、气泵402以及通气管403,所述通气管403连接于变容气囊5,所述氢气储气罐401与变容气囊5之间设有电磁阀404,所述气泵402、电动阀门7、电磁阀404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9和电源11;所述拉线一端连接于无人机本体1,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0对接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使用时,初始状态,氢气储气罐401内的氢气被气泵402泵入变容气囊5内,变容气囊5充气状态下,浮力下将水质监测装置2托起,水质监测装置2漂浮于水面。其受到阻力小,运动时费电少,人为控制无人机,通过拉线带动水质监测装置2将其引领到指定区域。无人机人为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3向水质监测装置2发指令,此时控制器9控制气泵402关闭且打开电磁阀404,此时变容气囊5返还到氢气储气罐401,水质监测装置2下沉,待检水质经水管6进入水样室201,则水样与水质传感器8接触并检测,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在控制器9的控制经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0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传输给与之相近的无人机,此时无人机相当于“天线”,将数据传输给基站,其是现有技术。同理的,当需要下潜到水下检测水下水质时,将电磁阀404常开,使变容气囊5内气体恢复充气前的状态,下潜前所述水管6上的电动阀门7关闭,下潜到一定深度后电动阀门7大开,为此,所述水管6处设有用于检测壳体下潜深度的水深传感器,所述水深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9。当水质监测完毕后且数据传输完毕后,控制器9控制气泵402再给变容气囊5泵气,恢复到初始状态。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用于停放无人机本体1的平台,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平台上端设有直角支撑臂,所述直角支撑臂中空内置于有导线,所述直角支撑臂上端设有第二电极片,导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11。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电极片和与第二电极片将能传输给所述电源11,其无需返航即可充电。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平台上端设有1-1.5米的直角支撑臂,直角支撑臂的顶端设有GPS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拉线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水质监测装置上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密封的壳体、设于壳体内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以及设于壳体下端的变容气囊;所述壳体分成水样室和密封的检测室,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设置于密封的检测室内,所述水样室内设有倾斜的隔板,隔板下端设有与水样室贯通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包括与水样室内的水质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氢气供给装置包括氢气储气罐、气泵以及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于变容气囊,所述氢气储气罐与变容气囊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气泵、电动阀门、电磁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拉线一端连接于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对接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拉线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水质监测装置上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密封的壳体、设于壳体内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以及设于壳体下端的变容气囊;所述壳体分成水样室和密封的检测室,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和氢气供给装置设置于密封的检测室内,所述水样室内设有倾斜的隔板,隔板下端设有与水样室贯通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包括与水样室内的水质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氢气供给装置包括氢气储气罐、气泵以及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于变容气囊,所述氢气储气罐与变容气囊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气泵、电动阀门、电磁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拉线一端连接于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对接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社坡王根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普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