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75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包括:检测气路、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气路设置在检测仪主体的一侧,所述检测气路包括吸气胶管,所述吸气胶管连接水分吸收管,所述水分吸收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吸收管和导气管,所述二氧化碳和导气管分别连接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另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气室出口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出气胶管,所述出气胶管连接吸气球,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受第一三通控制旋钮控制切换气路,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受第二三通控制旋钮控制切换气路,可以切换测量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瓦斯、二氧化碳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
技术介绍
在经济发展和对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因矿井瓦斯超标引起的各类事故屡见不鲜,使得煤炭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光干涉瓦斯检测仪采用白炽灯泡作为光源,利用光波对空气和对瓦斯的折射率不同,引起干涉条纹移动来实现对瓦斯浓度进行测定,其优点是,稳定性、重复性、精度均较高,坚固耐用,校正容易,高低浓度均可测量,还可测量二氧化碳浓度。光学瓦斯检测仪包括气路系统、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现有的光学瓦斯检测仪内一般设置有硅胶,在吸入被检测气体时,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通过硅胶对气体进行干燥,同时还设置有钠石灰用以吸收二氧化碳,以避免水分和二氧化碳随甲烷一起进入气体检测室引起干涉条纹的变化,从而导致测量不准。现有的瓦斯检测仪可以同时测量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测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是,先测量瓦斯浓度,然后取下装有钠石灰的二氧化碳吸收管,测量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总浓度,用总浓度减去瓦斯浓度后乘以一个校正系数即可获得二氧化碳的浓度。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拆装二氧化碳吸收管,一是比较麻烦,二是对气路可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能比较方便地切换检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气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包括:检测气路、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气路设置在检测仪主体的一侧,所述检测气路包括吸气胶管,所述吸气胶管一端对外延伸一定长度,所述吸气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分吸收管的一端,所述水分吸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吸收管和导气管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的另一端和导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进口,所述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出口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出气胶管,所述出气胶管连接吸气球,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受第一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水分吸收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水分吸收管和导气管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受第二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二氧化碳吸收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导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接头设置在第一壳罩内,所述第一三通控制按钮设置在第一壳罩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三通接头设置在第二壳罩内,所述第二三通控制按钮设置在第二壳罩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壳罩和第二壳罩与检测仪主体的外壳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罩位于外壳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壳罩位于外壳一侧的下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竖直放置在第一壳罩和第二壳罩之间,所述水分吸收管竖直放置在二氧化碳吸收管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吸气胶管连接水分吸收管的下端入口,所述水分吸收管的上端出口连接第一三通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进气管、出气管位于外壳内,所述出气管从第一壳罩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出气胶管。进一步地,所述水分吸收管内放置变色硅胶颗粒作为水分吸收剂。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内放置钠石灰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进一步地,所述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还包括:背带。进一步地,所述水分吸收管通过转接胶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通过胶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和第二三通接头。进一步地,所述水分吸收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采用皮套固定。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加入两个三通来连接管路,使得需要切换测量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时,不需要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管,而只需要调节三通阀门即可实现,避免了拆卸管路带来的浪费时间和可能导致管路漏气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稳定性、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气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检测气路100、检测仪主体200、背带300、吸气胶管101、水分吸收管102、转接胶管103、第一壳罩104、第一三通接头105、二氧化碳吸收管106、导气管107、第二壳罩108、第二三通接头109、进气管110、出气管111、出气胶管112、吸气球113、第一三通控制旋钮114、第二三通控制旋钮1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包括:检测气路100、检测仪主体200、背带300,所述检测气路100设置在检测仪主体200的一侧,所述检测气路100包括吸气胶管101,所述吸气胶管101一端对外延伸一定长度,携带时可卷曲,检测时可伸入被测空间吸收被测气体,所述吸气胶管101的另一端连接水分吸收管102的一端,所述水分吸收管102的另一端通过转接胶管103连接第一三通接头105的其中一个接口,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05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吸收管106和导气管107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106和导气管10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三通接头109的其中两个接口,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09的另一个接口连接进气管110,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检测仪主体200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进口,所述检测仪主体200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出口连接出气管111(光路检测系统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可以采用CJG10光学瓦斯检测仪的光路检测系统实现),所述出气管111连接出气胶管112,所述出气胶管连接吸气球113,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05受第一三通控制旋钮114控制接通转接胶管103和二氧化碳吸收管106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转接胶管103和导气管107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06受第二三通控制旋钮115控制接通二氧化碳吸收管106与进气管110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导气管107与进气管110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05设置在第一壳罩104内,所述第一三通控制按钮114设置在第一壳罩104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三通接头109设置在第二壳罩108内,所述第二三通控制按钮115设置在第二壳罩108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壳罩104和第二壳罩108与检测仪主体200的外壳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壳罩104位于外壳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壳罩108位于外壳一侧的下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106竖直放置在第一壳罩104和第二壳罩108之间,所述水分吸收管102竖直放置在二氧化碳吸收管106外侧,所述进气胶101连接水分吸收管102的下端入口,所述水分吸收管102的上端出口连接转接胶管103,所述导气管107、进气管110、出气管111位于外壳内,所述出气管111从第一壳罩104的上表面伸出连接出气胶管112,所述水分吸收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气路、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气路设置在检测仪主体的一侧,所述检测气路包括吸气胶管,所述吸气胶管一端对外延伸一定长度,所述吸气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分吸收管的一端,所述水分吸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吸收管和导气管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的另一端和导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进口,所述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出口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出气胶管,所述出气胶管连接吸气球,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受第一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水分吸收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水分吸收管和导气管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受第二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二氧化碳吸收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导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气路、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气路设置在检测仪主体的一侧,所述检测气路包括吸气胶管,所述吸气胶管一端对外延伸一定长度,所述吸气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分吸收管的一端,所述水分吸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吸收管和导气管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管的另一端和导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进口,所述检测仪主体内的光路检测系统的气室的出口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出气胶管,所述出气胶管连接吸气球,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受第一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水分吸收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水分吸收管和导气管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受第二三通控制旋钮控制接通二氧化碳吸收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或者接通导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设置在第一壳罩内,所述第一三通控制按钮设置在第一壳罩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三通接头设置在第二壳罩内,所述第二三通控制按钮设置在第二壳罩前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壳罩和第二壳罩与检测仪主体的外壳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王克营巩书华李岩王文彬蔡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