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52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属于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领域。该实验装置由金属试片A、金属试片B、阳极池、阴极池、直流电流干扰回路、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A、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A、充排气系统B组成。直流电流干扰回路连接阴极池、阳极池和直流电源;阴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电化学测试系统A、充排气系统A、以及金属试片A连接;阳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B、以及金属试片B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交直流混合干扰下的金属管道腐蚀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同时测量阴极区和阳极区的腐蚀电化学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杂散电流是指在设计或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杂散电流对材料造成的腐蚀称为杂散电流腐蚀。我国铁路、交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石油与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里程正在不断增多,三者集中区域正在不断扩大,其中铁路线上泄漏出的直流电流会对管道造成直流杂散电流腐蚀,交流高压线路排流与及感应的交流电流会对管道造成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在铁路、交流高压线路、石油与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集中区域,直流杂散电流与交流杂散电流的共同干扰下会形成复杂的杂散电流腐蚀环境,对埋地金属管道造成交直流混合杂散电流腐蚀。杂散电流从管道中流入,说明电子从管道流出,此处管道属于阳极区,发生杂散电流电解腐蚀;杂散电流流出管道,说明电子从此处流入,此处管道属于阴极区,当阴极区电位负至析氢电位时,此处管道会发生氢脆腐蚀。因此无论是阳极区还是阴极区,管道都存在发生腐蚀的风险。其中交流电流的电流方向在周期性的发生变化,因此相比于交流电流,直流电流的阴极腐蚀和阳极腐蚀特性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是由金属试片A(35)、金属试片B(19)、阳极池、阴极池、直流电流干扰回路、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A、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A、充排气系统B组成;直流电流干扰回路连接阴极池、阳极池、直流电源(3);阴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电化学测试系统A、充排气系统A、以及金属试片A(35)连接;阳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B、以及金属试片B(1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是由金属试片A(35)、金属试片B(19)、阳极池、阴极池、直流电流干扰回路、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A、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A、充排气系统B组成;直流电流干扰回路连接阴极池、阳极池、直流电源(3);阴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A、电化学测试系统A、充排气系统A、以及金属试片A(35)连接;阳极池与交流电流干扰回路B、电化学测试系统B、充排气系统B、以及金属试片B(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池是由与直流电源(3)负极连接的容器A(29)及其里面的电解液A(2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池是由与直流电源(3)正极连接的容器B(11)及其里面的电解液B(1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干扰下金属管道腐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流干扰回路是由直流电源(3)、导线(2)、开关C(4)、电感元件(5)、石墨棒C(27)、石墨棒D(12)、金属试片A(35)、金属试片B(19)、滑动变阻器(22)、电流表C(30)、电解液A(26)、电解液B(14)组成;直流电源(3)负极连接有导线(2),导线(2)末端连接石墨棒C(27),石墨棒C(27)没入容器A(29)的电解液A(26)中;直流电源(3)正极连接有导线(2),导线(2)依次连接有开关C(4)和电感元件(5),导线(2)末端连接石墨棒D(12),石墨棒D(12)没入容器B(11)的电解液B(14)中;与直流电源(3)负极连接的容器A(29)及其里面的电解液A(26)为阴极池,与直流电源(3)正极连接的容器B(11)及其里面的电解液B(14)为阳极池;容器A(29)和容器B(11)中分别放置有金属试片A(35)和金属试片B(19),金属试片A(35)和金属试片B(19)之间通过导线(2)连接,同时导线(2)还依次连接有滑动变阻器(22)和电流表C(30),电解液A(26)和电解液B(14)可以导电。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三张剑雄徐慧兰邹永莉夏兴宇向粟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