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59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该风冷冰箱包括箱体、风道盖板、以及加热单元。箱体限定有一个储物间室,且储物间室被分隔出一个加热区和至少一个储物区。风道盖板设置于储物间室内并与储物间室的竖向侧壁共同形成间室风道。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加热区并用于放置待处理物的筒体。其中,风道盖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口和一个回风口,且至少一个送风口和/或回风口设置于加热区,以利用冰箱原有的制冷系统来为筒体散热,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具有较高的筒体散热效率,避免了因热量积聚在筒体内待处理物的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冰箱
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单元的风冷冰箱。
技术介绍
食物在冷冻的过程中,食物的品质得到了保持,然而冷冻的食物在加工或食用前需要加热。为了便于用户冷冻和加热食物,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在冰箱中设置电磁波加热单元来解冻食物。然而,加热单元的电磁波发生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不仅导致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影响储物间室内食材的保藏品质,而且会降低电磁波发生系统本身的工作效率,若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还会严重减少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单元的风冷冰箱。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加热对储物区温度的影响。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待处理物的温度均匀性。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限定有一个储物间室,且所述储物间室被分隔出一个加热区和至少一个储物区;风道盖板,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并与所述储物间室的竖向侧壁共同形成间室风道;以及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并用于放置待处理物的筒体;其中所述风道盖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口和一个回风口;且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和/或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可选地,一个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口至所述回风口的回风路径上。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所述回风口设置于一个所述储物区;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一个所述送风口至所述回风口的送风路径上。可选地,所述风冷冰箱还包括:蒸发器和风机,设置于所述间室风道内,并配置为在所述加热单元工作时启动或维持工作状态;且向所述加热区送风的送风口配置为在所述加热单元工作时与所述回风口连通。可选地,所述风机配置为当一个所述储物区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制冷温度时按照预设的第一转速工作,当每个所述储物区的温度均小于所述制冷温度且所述加热单元工作时按照预设的第二转速工作;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送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储物区,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口至所述回风口的回风路径上。可选地,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电磁波发生系统,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以在所述筒体内产生电磁波来加热待处理物;且所述筒体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部分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可选地,所述电磁波发生系统包括:电磁波发生模块,配置为产生电磁波信号;和辐射天线,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与所述电磁波发生模块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电磁波信号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可选地,所述电磁波发生系统还包括: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辐射天线的下游。可选地,所述筒体由金属制成;和/或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有金属网。本技术的风冷冰箱将间室风道的至少一个送风口和/或回风口设置在筒体所在的加热区,利用冰箱原有的制冷系统来为筒体散热,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具有较高的筒体散热效率,避免了因热量积聚在筒体内待处理物的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本技术将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部分设置在至少一个送风口至回风口的回风路径上,避免了加热产生的热量对储物区的温度干扰,保证了储物区内食材的保藏品质,而且特别地,制冷系统对任何一个储物区送风制冷的同时,均能够对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散热,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并进一步地提高了发热器件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本技术将辐射天线和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设置在筒体的散热风道内,并将信号处理及测控电路设置在辐射天线的下游,提高了辐射天线的散热效率,进而降低了辐射天线对待处理物的热辐射,有效地提高了待处理物的温度均匀性,避免了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储物区制冷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图2是图1所示风冷冰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加热区散热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储物区制冷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图4是图3所示风冷冰箱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加热区散热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间室风道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图6所示加热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储物区112制冷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图2是图1所示风冷冰箱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为加热区111散热的冷气流流动路径。参见图1和图2,风冷冰箱100可包括箱体110、制冷系统、风道盖板150、以及加热单元200。箱体110可限定有一个储物间室。一个箱门可设置于储物间室的前向开口处,用于开闭储物间室。制冷系统可为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120以及送风风机130。风道盖板150可设置于储物间室内并与储物间室的竖向侧壁共同形成间室风道。蒸发器120和送风风机130可设置于间室风道内。风道盖板150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口151和一个回风口152,以向储物间室输送冷量。在本技术中,至少一个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更多个。竖向侧壁可为后向侧壁或横向侧壁。在图示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50与储物间室的后向侧壁夹置形成间室风道。储物间室内还可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至少一个隔板140,将储物间室分隔出一个加热区111和至少一个储物区112。加热单元200可包括用于放置待处理物并形成有取放口的筒体210、以及用于开闭取放口的门体。其中,筒体210可设置于加热区111内。特别地,至少一个送风口151和/或回风口152可设置于加热区111。即,间室风道配置为可向加热区111吹送气流,和/或储物间室内的空气回到间室风道内需先经过加热区111。本技术的风冷冰箱100将间室风道的至少一个送风口151和/或回风口152设置在筒体210所在的加热区111,利用冰箱100原有的制冷系统来为筒体210散热,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具有较高的筒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限定有一个储物间室,且所述储物间室被分隔出一个加热区和至少一个储物区;/n风道盖板,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并与所述储物间室的竖向侧壁共同形成间室风道;以及/n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并用于放置待处理物的筒体;其中/n所述风道盖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口和一个回风口;且/n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和/或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限定有一个储物间室,且所述储物间室被分隔出一个加热区和至少一个储物区;
风道盖板,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并与所述储物间室的竖向侧壁共同形成间室风道;以及
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并用于放置待处理物的筒体;其中
所述风道盖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口和一个回风口;且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和/或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且
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口至所述回风口的回风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设置于所述加热区,所述回风口设置于一个所述储物区;且
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器件至少部分设置于一个所述送风口至所述回风口的送风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发器和风机,设置于所述间室风道内,并配置为在所述加热单元工作时启动或维持工作状态;且
向所述加热区送风的送风口配置为在所述加热单元工作时与所述回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配置为当一个所述储物区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制冷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立胜戚斐斐宋向鹏崔展鹏聂圣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