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长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5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其主要包括臂膀部(A)及肩膀部(B),其中臂膀部之螺栓(A3)处套设有六角垫片(A3)及垫片(A4);肩膀部(B)之本体部位形成有略具倾斜角之组合槽(B11),并于该组合槽(B11)处固设有一平板(B3)、该平板(B3)设有嵌入孔(B31)及方形孔(B32),藉由其上述结构,使臂膀部(A)得以多角度的嵌合于肩膀部(B)之定位,具有稳固之嵌合力。(*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众所周知,一般做为模特儿的肩膀关节部位的组合结构,主要是在臂膀部之转动轴前端设有挂钩状的挂钩部,以及于肩膀部形成有提供上述挂钩部插置的卡合部,藉此结构而提供臂膀部与肩膀部之组合为一体,其中臂膀部转动轴的挂钩部是向外侧斜向延伸一适当长度,并且该挂钩部之断面为四方形,因此操作者若欲更换该模特儿的衣服而需将其臂膀部取下后,若再次将臂膀部组装在肩膀部时,由于其组装位置具有方向性,因此该操作者必须耗费时间,寻找其确切组装位置,这是一大缺欠。另外由于上述肩膀部之卡合部是依据其弹性壁之夹紧弹力而提供臂膀部之挂钩部的定位效果,但该卡合部是以塑胶成型的,其弹性壁之夹紧磨擦力较小,无法保证卡紧效果,其次又由于上述臂膀部之挂钩部轴距是固定的,因此该挂钩部嵌合于不同肩膀部之卡合部时,其可能因制作或装配精度之误差而有弹性体嵌合弹力过紧或过松之现象,使上述臂膀部嵌合于肩膀部之操作,由于挂钩部之轴距无法调整而发生困扰。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新型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依据本实用薪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多角度的嵌合于肩膀部之定位,且具有稳固之嵌合力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其主要包含有臂膀部及肩膀部,其中臂膀部之螺栓部位套设有六角垫片;及于肩膀部之本体部位形成有略具倾斜角之组合槽,并于该组合槽固设有一平板,该平板设有嵌入孔及方形孔,藉由上述结构,由于臂膀部相对于肩膀部平板之方形孔位置之垫片为六角形,因此操作者在再次将臂膀部组合于肩膀部时,其六角垫片得以获有较多嵌入角度之选择,即臂膀部较容易嵌合于肩膀部之定位;另外由于肩膀部之本体部位形成有略具倾斜角之组合槽,即组合于该组合槽处之平板呈内缩的倾斜状,因此当臂膀部嵌合于肩膀部之定位时,臂膀部螺栓之卡合部因平板推动而为迫紧状态,使臂膀部得以稳固的组合于肩膀部而定位;又由于上述臂膀部的螺栓轴距是为可调整的,因此其卡合部嵌合于不同肩膀部之嵌入孔时,其臂膀部螺栓的卡合部因平板推动所发生的迫紧弹力,该弹力可经由更换不同厚度的六角垫片而加以调整,进而使上述臂膀部嵌合于肩膀部的松紧度达到最恰当之范围。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臂膀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薪型肩膀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臂膀部及肩膀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臂膀部与肩膀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卡合部与平板嵌入孔间之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臂膀部组合于肩膀部定位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卡合部与平板方形孔间之组合位置示意图。(A)为臂膀部、(A1)为本体、(A11)为贯穿孔、(A2)为螺栓、(A21)为卡合部、(A22)为接触端、(A3)为六角垫片、(A4)为垫片、(A5)为弹性体、(A6)为螺帽、(B)为肩膀部、(B1)为本体、(B11)为组合槽、(B2)为嵌合体、(B3)为平板、(B31)为嵌入孔、(B32)为方形孔、(Q)为倾斜角。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臂膀部(A)是具有一盘状之本体(A1),并于该本体(A1)之中央轴向设有一贯穿孔(A11),并在其一侧设有一弹性体(A5),在贯穿孔(A11)处设有一螺栓(A2),该螺栓(A2)之头端是形成较大直径之卡合部(A21),并于该螺栓(A2)处套置有一六角垫片(A3)及一垫片(A4),穿置于本体(A1)的贯穿孔(A11)的螺栓(A2),其末端部藉由一螺帽(A6)的螺合,使该螺栓(A2)得以定位于臂膀部(A)而定位,且依据螺帽(A6)之螺合程度而由弹性体(A5)给予螺栓(A2)在轴向之适当弹力;肩膀部(B)具有盘状之本体(B1),在其轴向嵌合有一嵌合体(B2),该嵌合体(B2)之端面与本体(B1)之组合面间形成为内凹之组合槽(B11),并于该组合槽(B11)范围固定有一平板(B3),在嵌合体(B2)之端面设定一倾斜角(Q),因此平板(B3)相对于本体(B1)组合面呈对应倾斜面的形态,在平板(B3)上开设有嵌入孔(B31)及下方之方形孔(B32),嵌入孔(B31)与方形孔(B32)是连通的,其中嵌入孔(B31)是圆形孔,其孔径是较前述螺栓卡合部(A21)之直径为大,而方形孔(B32)是位于肩膀部本体(B1)之中央,其形状是对应前述六角垫片(A3)的。结合附图4及附图5、附图6、附图7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首先将臂膀部(A)的螺栓(A2)的卡合部(A21)套置于肩膀部平板(B3)之嵌入孔(B31)中,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此时卡合部(A21)之接触端(A22)是位于平板(B3)之另一侧面,再旋转臂膀部(A),由于六角垫片(A3)是多角形(六个角),因此转动臂膀部(A)得使六角垫片(A3)之侧边很容易对准平板方形孔(B32)之对应边,当操作者对肩膀部(A)向下施力时,则六角垫片(A3)移动至方形孔(B32)范围而定位,如附图6及附图7所示,完成臂膀部(A)之组合程序;当平板(B3)形成内缩之倾斜角(Q),因此当臂膀部(A)相对于肩膀部(B)向下移动时,螺栓(A2)之卡合部(A21)逐渐为平板(B3)之斜面推动而往肩膀部(B)之方向移动,因此当臂膀部(A)组合于肩膀部(B)而定位时,如附图6及附图7,卡合部(A21)之移动量将由弹性体(A5)形成迫紧弹力,该弹力可使卡合部(A21)与平板(B3)间形成稳固之嵌合状态,不同规格的肩膀部(B),其平板(B3)之厚度或平板(B3)相对于肩膀部本体(B1)之位置或有不同,因此可藉由更换不同厚度之六角垫片(A3)或垫片(A4),使螺栓卡合部(A21)相对于肩膀部(B)轴距得以配合不同的肩膀部(B)之需求而任意调整,进而使臂膀部嵌合于肩膀部之松紧度达到最适当的范围,以达到简化操作和节省使用者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它是由臂膀部(A)及肩膀部(B)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臂膀部(A)呈一盘状本体(A1),并于本体(A1)之中央轴向设有一贯穿孔(A11),并在其一侧设有一弹性体(A5),在贯穿孔(A11)处设有一螺栓(A2),该螺栓(A2)之头端形成较大直径的卡合部(A21),并于该螺栓(A2)处套置有一六角垫片(A3)及垫片(A4);肩膀部(B)为盘状本体(B1),在其轴向嵌合有一嵌合体(B2),该嵌合体(B2)的端面与本体(B1)之组合面间形成为内凹的组合槽(B11),并于该组合槽(B11)固设有一平板(B3),该平板(B3)设有连为一体之嵌入孔(B31)及方形孔(B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模特儿肩膀关节的结构,它是由臂膀部(A)及肩膀部(B)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臂膀部(A)呈一盘状本体(A1),并于本体(A1)之中央轴向设有一贯穿孔(A11),并在其一侧设有一弹性体(A5),在贯穿孔(A11)处设有一螺栓(A2),该螺栓(A2)之头端形成较大直径的卡合部(A21),并于该螺栓(A2)处套置有一六角垫片(A3)及垫片(A4);肩膀部(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蒋长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