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56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包括壳体,出气口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口用于出气口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引进空气,出气口壳体围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出气口第一通道和出气口第二通道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出气口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空间检测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集成,且将其与吊灯灯具结合,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本设计不仅可以实时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为用户实时提供检测数据,提醒用户空气质量和空气报警,帮助用户及时进行空气改善操作,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
本技术涉及空气检测和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为了身体健康和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人们通常在家设置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但在处理之前并没有设备可以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实时评估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以时刻提醒用户室内空气质量,帮助用户进行空气改善处理。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和检测装置需安装设备,其占据室内空间,造成空间利用率低。并且,通常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设置位置较低,导致优质空气与劣质空气分层,优质空气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可以实时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且提供净化空气,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灯具,通过将灯具与空气检测净化装置结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不仅可以实时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提供净化空气,还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所述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引进空气,所述壳体呈条状设计,所述壳体围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检测模块、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第二引风机,且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第二引风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流机构和第二折流机构,所述第一折流机构和所述第二折流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的前端,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为FSM-A-002。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均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还包括高压静电装置,所述高压静电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网后端,用于收集带电颗粒物。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还包括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装置后端,用于对过滤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紫外灯后端,用于中和空气中的正电荷。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将空间检测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集成,且将其与吊灯灯具结合,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本设计不仅可以实时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为用户实时提供检测数据,提醒用户空气质量和空气报警,帮助用户及时进行空气改善操作,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检测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空气检测净化装置,20-灯具,30-壳体,301-进气口,302-第一折流机构,303-第二折流机构,304-第一通道,305-第二通道,306-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16-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07-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17-第二空气过滤模块,4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检测净化装置10,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10包括壳体30,如图1所示,壳体30上开设有进气口301,进气口301用于空气检测净化装置10引进空气,壳体30呈条状设计,壳体30围成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设置于进气口301相对的两侧,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呈对称设置于进气口301两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道304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第一引风机40,且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第一引风机40依次设置于第一通道304内。其中,风机40用于提供风压,使气流从进气口301进入,依次经过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和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对空气进行检测和净化处理。另外,第二通道305内设置有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第二引风机40,且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第二引风机40依次设置于第二通道305内。需要对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和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进一步说明的是采用现有模块FSM-A-002,为保持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和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的高度灵敏,每间隔10分钟更新一次清洁空气基准。具体而言,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和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分别设置于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和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的前端,且第一空气检测模块306和第二空气检测模块316固定于壳体30上。特别地,壳体30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流机构302和第二折流机构303,第一折流机构302和第二折流机构303用于改变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即将第一通道304和第二通道305内的空气经折流后往壳体30下方送洁净空气。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和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均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特别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和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还包括高压静电装置,高压静电装置设置于第三过滤网后端,用于收集带电颗粒物。特别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和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7还包括紫外灯,紫外灯设置于高压静电装置后端,用于对过滤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特别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307和第二空气过滤模块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所述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引进空气,所述壳体呈条状设计,所述壳体围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所述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引进空气,所述壳体呈条状设计,所述壳体围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气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第一空气过滤模块、第一引风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检测模块、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第二引风机,且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第二引风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流机构和第二折流机构,所述第一折流机构和所述第二折流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过滤模块的前端,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涛李晴瑞管建张静王伟东郭恩聪王文君任红董翔飞杨文杰李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