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56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面框,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面框在第一出风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适配面;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设置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和适配面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大致平滑过渡,这样实现第一导风板嵌入式设计,避免了第一导风板凸出于空调器外表面的情形,有利于实现产品外观整体一体化,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部分空调器设有导风板,通过导风板实现打开或关闭出风口,以及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现有的导风板在关闭出风口的位置处,多与空调器的前面板相抵靠,但受装配精度的影响,导风板往往凸出于空调器的外表面,破坏空调器的外观,产品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面框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适配面;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设置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和适配面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大致平滑过渡,这样实现第一导风板嵌入式设计,避免了第一导风板凸出于空调器外表面的情形,有利于实现产品外观整体一体化,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且所述适配面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相适配。在本方案中,设置适配面的外表面与第一导风板相适配,第一导风板与适配面之间的契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有利于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框包括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壁的外表面限定出所述适配面,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的边缘间隔的分布,且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的边缘限定出所述第一出风口。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壁的外表面和第二壁的外表面限定出适配面,这样,第一出风口位于面框的中间区域,较空调出风口贯穿面框的结构而言,本方案有利于减小第一导风板的长度,使得第一导风板可以嵌入面框,第一壁和第二壁在侧向上形成对第一导风板形成遮挡,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外观一体化,提升产品美观度,且由于第一导风板的长度减小,有利于减小风阻及噪音,提升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导风板适于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导风板与壳体转动连接,这样,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实现调节气流的出风方向,进一步拓宽了空调的出风范围,使得空调器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散风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一出风口限定出开口,所述散风组件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且所述散风组件通过运动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在本方案中,设置散风组件通过运动打开或关闭开口,这样,当散风组件在关闭开口的位置,利用散风组件弱化气流,避免冷气吹人,实现无风感,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当散风组件在打开开口部的位置,气流经开口直接排至环境,增加开口的排风量及排风效率,有利于实现快速调节环境温度,通过控制散风组件的运动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使得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槽,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在本方案中,设置壳体具有容纳槽,当散风组件位于打开开口的位置,散风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容纳槽内,利用壳体实现散风组件的收纳,有利于提升开口打开状态下空调器整机外观的美观度,且有效的避免了散风组件运动刮伤壳体的外表面的风险,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外表面的美观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面板,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框间隔地分布,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框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槽。在本方案中,设置面板和面框之间限定出容纳槽,这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散风组件在壳体上更靠前的位置处,避免散风组件运动受壳体内的零部件(例如换热器、风机等)的阻碍,以及避免散风组件运动碰撞各零部件,提升散风组件的运动顺畅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具有下边缘,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搭靠于所述下边缘。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导风板搭靠于下边缘,这样,散风组件和第一导风板之间配合精度更好,降低散风组件位于关闭开口的状态下,气流自第一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空隙排除的风险,提升无风感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和所述第一导风板搭靠拼合限定出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在本方案中,利用第一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拼合出腔体,使腔体的侧开口和第二出风口相连通,通过侧开口及第二出风口,可以形成腔体侧向排风,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实现无风感出风,同时也降低了腔体的整体出风阻力,可实现大风量出风,更能满足冷量需求,且侧开口和散风结构的出风搭配设计,保证无风感出风效果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出风角度,使得腔体上的出风更加立体化,进一步提升了房间温度均匀性,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且本方案中腔体由第一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拼合形成,这样,对第一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调控可以灵活地实现无风感模式切换,控制更加方便。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风板适于转动以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导风板适于转动以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二导风板合理的分配、导流气体,使得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的工况,保证每个工况下的出风效率及出风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一个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一个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另一个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空调器,10壳体,11面框,111第一壁,112第二壁,12第一出风口,13适配面,15容纳槽,16面板,17进风口,18侧壁,19第二出风口,20散风组件,21散风结构,22下边缘,30第一导风板,40开口,50腔体,51侧开口,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面框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适配面;/n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面框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适配面;
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适配面的外表面相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为弧形面,且所述适配面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框包括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壁的外表面限定出所述适配面,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的边缘间隔的分布,且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的边缘限定出所述第一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导风板适于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风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健谢鹏刘奇伟翟富兴郑辉郭绍胜姬安生易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