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55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脱硝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其包括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一端与锅炉相连,另一端与脱硝反应器相连,还包括架设在烟气通道内的喷淋管道一,所述喷淋管道一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一和氨水储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混杂在烟气中的飞灰沉降下来,使后续的催化剂模块不易被堵塞,保证脱硝系统的顺利运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脱硝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脱硝是指除去锅炉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过程,用来减少锅炉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干法(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又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以及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NCR/SCR联合烟气脱硝技术。公布号为CN10787582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脱硝系统,包括脱硝反应器、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脱硫器、烟囱,所述锅炉和空气预热器上连接送风机,系统还包含NOX监视器,NOX监视器与锅炉负载监视器和脱硝反应器连接,系统还包含混合器,混合器与稀释风机连接,混合器与脱硝反应器和液氨缓冲槽连接,液氨缓冲槽与液氨蒸发槽连接,液氨蒸发槽与液氨储槽连接。这种电站锅炉脱硝系统将液氨储存在液氨储槽中,液氨储槽及时向液氨蒸发槽内补充液氨,液氨蒸发槽内的液氨不断蒸发,进入液氨缓冲槽,然后进入混合器。与此同时,稀释风机向混合器内注入空气,将混合器内的氨气稀释。氨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锅炉的排烟管道,与烟气进一步混合后进入脱硝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对于生物质锅炉而言,其所使用的燃料为秸秆、稻草、稻壳等加工制成的生物质颗粒,这类燃料在燃烧后往往会形成大体积的飞灰(即草木灰)。飞灰随烟气流动,进入脱硝反应器后被蜂窝状的催化剂模块拦截下来,并逐渐堆积,在一段时间后会将催化剂模块堵塞,影响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其具有将混杂在烟气中的飞灰沉降下来,使后续的催化剂模块不易被堵塞,保证脱硝系统的顺利运转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包括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一端与锅炉相连,另一端与脱硝反应器相连,还包括架设在烟气通道内的喷淋管道一,所述喷淋管道一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一和氨水储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泵一将氨水储罐内的氨水输送至喷淋管道一内,由喷淋管道一的喷嘴喷出,氨水与烟气通道内的烟气充分接触,一方面,烟气中的热量传递至氨水,使氨水中的氨气迅速挥发,与烟气混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氨水中的水在短时间内蒸发较少,大部分仍保持在液态,与烟气中的飞灰接触后附着在飞灰上,使飞灰的重量大大增加,将混杂在烟气中的飞灰沉降下来,使后续的催化剂模块不易被堵塞,保证脱硝系统的顺利运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气通道内架设有喷淋管道二,所述喷淋管道二位于喷淋管道一朝向锅炉的一侧,喷淋管道二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二和水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泵二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喷淋管道二内,由喷淋管道二的喷嘴喷出,先于氨水与烟气接触,使一部分飞灰沉降,便于调节氨水的用量,即在氨气适量的情况下,利用喷淋管道二补足使飞灰完全沉降所需的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气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烟气通道的侧壁底部与锅炉相连,烟气通道底端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处设有排灰组件,所述排灰组件包括转轴和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转轴转动架设在排灰口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烟气通道竖直设置,使沉降下来的飞灰集中在烟气通道底端,然后在排灰组件的作用下从排灰口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排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若干隔板,所述隔板沿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隔板环绕转轴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隔板配合,将排灰口部分或者全部遮挡,使烟气不易从排灰口流出烟气通道;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带动隔板转动,落在隔板上的飞灰随着隔板的旋转转移至排灰口底端并滑落,飞灰能够顺利地被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灰口与转轴平行的侧壁设置为弧形,且圆心与转轴的轴心重合,所述隔板背向转轴一侧与排灰口的侧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灰口的侧壁设置为弧形,在不影响隔板转动的情况下,隔板能够尽可能地将排灰口封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灰组件还包括绕设在转轴上的螺旋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即可将飞灰从转轴一端排至另一端,然后落下,烟气则不易绕过螺旋叶片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烟气通道底端设有锥斗,所述排灰口设置在锥斗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锥斗,能够使飞灰进一步集中,提高排灰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锥斗的外侧壁上架设有气动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锤敲击锥斗侧壁,能够将附着在锥斗内侧壁上的飞灰震落,有利于排灰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混杂在烟气中的飞灰沉降下来,使后续的催化剂模块不易被堵塞,保证脱硝系统的顺利运转;2.通过设置排灰组件,在将飞灰顺利排出的同时,使烟气不易从排灰口处泄露。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剖面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2中排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气通道;2、喷淋管道一;3、喷淋管道二;4、排灰口;5、锥斗;6、脱硝反应器;11、烟气入口;21、输液泵一;22、氨水储罐;31、输液泵二;32、水箱;41、转轴;42、电机;43、隔板;44、螺旋叶片;51、气动锤;61、催化剂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烟气通道1。烟气通道1的侧壁底部设有烟气入口11,通过烟气入口11与锅炉连接。烟气通道1内部设有喷淋管道一2和喷淋管道二3。烟气通道1顶端与脱硝反应器6相连。参照图1和图2,喷淋管道一2架设在烟气通道1的内侧壁中部,其进液端从烟气通道1的侧壁穿出,依次与输液泵一21和氨水储罐22连接。氨水储罐22内储存有稀氨水,输液泵一21将稀氨水泵入喷淋管道一2内,然后从喷淋管道一2的喷嘴喷出。参照图1和图2,喷淋管道二3架设在烟气通道1的内侧壁底部,位于烟气入口11上方、喷淋管道一2下方,其其进液端从烟气通道1的侧壁穿出,依次与输液泵二31和水箱32连接。输液泵二31将水箱32内的水泵入喷淋管道二3内,然后从喷淋管道二3的喷嘴喷出。参照图1和图3,烟气通道1底端焊接有锥斗5,锥斗5底端设有排灰口4,三者同轴。此外,锥斗5的外侧壁上成对架设有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包括烟气通道(1),所述烟气通道(1)一端与锅炉相连,另一端与脱硝反应器(6)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在烟气通道(1)内的喷淋管道一(2),所述喷淋管道一(2)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1)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一(21)和氨水储罐(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包括烟气通道(1),所述烟气通道(1)一端与锅炉相连,另一端与脱硝反应器(6)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在烟气通道(1)内的喷淋管道一(2),所述喷淋管道一(2)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1)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一(21)和氨水储罐(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1)内架设有喷淋管道二(3),所述喷淋管道二(3)位于喷淋管道一(2)朝向锅炉的一侧,喷淋管道二(3)的进液端穿出烟气通道(1)侧壁,并接有输液泵二(31)和水箱(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脱硝系统的飞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1)沿竖直方向设置,烟气通道(1)的侧壁底部与锅炉相连,烟气通道(1)底端设有排灰口(4),所述排灰口(4)处设有排灰组件,所述排灰组件包括转轴(41)和用于驱动转轴(41)旋转的电机(42),所述转轴(41)转动架设在排灰口(4)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猛许文张凯阁靳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联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