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及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50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及照明系统。全内反射透镜组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全内反射面和第一出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套置于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面和第二出光面;光源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一入光面,经过第一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第一出光面输出;第二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二入光面,经过第二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输出;第三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第二反射面再次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所有照明光线的控制和优化,使光线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及照明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照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及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亮度高、发热少、坚固耐用等诸多优点,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照明应用中,需要对LED出射的光线进行调制,以形成预设形状的出射光斑。其中全内反射透镜是一种把LED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汇集,形成需要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的光学器件。通过设置全内反射透镜的全内反射面的形状,可以控制光线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但现有的全内反射透镜结构,全内反射面需要控制的光线较多,难以做针对性的优化,还有一部分LED发出的光线没有经过全内反射面的控制而直接出射,基本无法对光有所控制和优化,从而影响最终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及照明系统,以实现所有照明光线的控制和优化,使光线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照明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全内反射面和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套置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分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所述第一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光面输出;所述第二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二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反射面,并被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再次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光线、所述第二部分光线和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的夹角依次减小。可选的,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重合。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均镀有反射膜。可选的,所述反射膜包括铝或银。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或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鳞甲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全内发射透镜和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之间填充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的折射率。可选的,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面和/或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面设置有鳞甲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所述第二入光面包括珠面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所述第二出光面包括珠面结构。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光源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内反射透镜组,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设置有容置部,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全内反射面和第一出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套置于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面和第二出光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分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第一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一入光面,并经过第一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第一出光面输出;第二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二入光面,并经过第二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输出;第三部分光线传输到第一反射面,并被第一反射面反射至第二反射面再次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输出;其中,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与第一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的夹角依次减小。通过设置相互套置的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可以控制无法被第一全内反射透镜控制的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可以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的角度做的更小,光斑也能得到控制,第二全内反射面也可以分担一部分第一全内反射面的光线,使得两个全内反射面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光线角度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实现所有照明光线的控制和优化,使光线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照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光斑曲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出射光斑的模拟曲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种珠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全内反射透镜组包括一全内反射透镜1,全内反射透镜1包括入光面11、入光面12、全内反射面13以及出光面14,光源2设置于全内反射透镜1的底部,光源2发出的部分光线a,从入光面11入射,经过全内反射面13发生全反射后从出光面13输出,光源2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b,由于不能经过全内反射面13反射,其经过入光面12折射后直接从出光面14输出。因此,该全内反射透镜组的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主要由全内反射面13控制,而且全内发射面13需要控制的光线太多,无法做针对性优化,导致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无法做到极致;另一部分光线b从控制力弱的入光面12直接从出光面14射出,基本无法对光有所控制和优化,从而影响最终结果,导致发光角度和光斑效果无法做到极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内反射透镜组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10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20;第一全内反射透镜10内设置有容置部110,容置部110用于容置光源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n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全内反射面和第一出光面;/n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套置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面和第二出光面;/n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分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n所述第一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光面输出;/n所述第二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二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n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反射面,并被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再次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n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光线、所述第二部分光线和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的夹角依次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内反射透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第二全内反射透镜;
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光源,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全内反射面和第一出光面;
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套置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内,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全内反射面和第二出光面;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分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和第三部分光线;
所述第一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光面输出;
所述第二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二入光面,并经过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
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传输到所述第一反射面,并被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再次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光面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光线、所述第二部分光线和所述第三部分光线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的夹角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内反射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内反射透镜和所述第二全内反射透镜的光轴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宇孙晓冰吴世民黄进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朗德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