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征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36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1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全方向的可调式风轮装置,包括有机轴、轮架、风叶组和调节轮盘;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机轴上,所述机轴用于连接发电机;所述风叶组包括多个风叶,多个风叶以机轴为呈圆周阵列排布设置并且连接在轮架上;每个风叶包括风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边连接于轮架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相连接;所述风板的一侧边活动连接在轮架上,另一侧边连接所述调节轮盘;所述调节轮盘设置在机轴上可以旋转,其旋转带动所述风板摆动。能适用于360°全方向风场的风轮装置。适用于1m/s至72m/s风速的风力,适用于平流、紊流状的风态。维护简单,配有智能化物联网管理运营,无人值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涉及一种风轮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按照风叶的轴的方向可以分水平轴和垂直轴,使用分为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大多适应风场20m/s之内的,或者适用飓风的。尚没有适用于360°全方向的各个方向的风叶系统。常见到的风力发电机的风叶系统低于1m/s风速即不能启动,大于20m/s,必须切出停止工作,多选用的风力机经典动力学理论,风叶设计参照了飞机翼的升力模型,风力机翼型绕流理论和风力机系统气动弹性耦合,风能利用系数较低、效率低下、体积大、占空间、重量重、成本高、运输不便,垂直轴风力机可分为升力型(达里厄型)和阻力型(萨沃尼斯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可以产生涡旋涡流90°导向风力整流,能适用于360°全方向风场的风轮装置,适用于1m/s至72m/s风速的风力,适用于平流、紊流状的风态。维护简单,配有智能化物联网管理运营,无人值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包括有机轴、轮架、风叶组和调节轮盘;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机轴上,所述机轴用于连接发电机;所述风叶组包括多个风叶,多个风叶以机轴为呈圆周阵列排布设置并且连接在轮架上;每个风叶包括风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边连接于轮架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相连接;所述风板的一侧边活动连接在轮架上,另一侧边连接所述调节轮盘;所述调节轮盘设置在机轴上可以旋转,其旋转带动所述风板摆动。本技术方案的风轮装置是基于涡旋论、内源式动能法正交阻风面和高筒状切向整流的风入口的基础上设计,使风力在在经过过风叶后在中心形成涡旋,风力在风叶上多次吸收动能之后,以法向风力输出。在风叶的设计结构中,阻力迎风面采用圆弧、斜面几何面结构,将风力阻尼降到最小。通过内力矩调整将哪源推力最大化。当风力过大超出发电量参数时,风轮装置自动调整风板角度,通过智能自动化变换切出风量,保证驱动发电机正常转速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架包括上环、下环和多个连接条,上环和下环分别通过幅条连接在机轴上,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上环与所述下环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条与机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所述上环接机轴的幅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所述下环连接机轴的幅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为软性板,与机轴平行弯曲呈弧形,其一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架的连接条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连接。弧形板的阻力迎风面采用弧形几何面结构,将风力阻尼降到最小。弧形板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塑胶材料制成,以便风板调节时,压紧弧形板进一步弯曲变形,使得弧形板与风板构成的阻力迎风面完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板的两条侧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所述第二轴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调节轮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轮盘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风轮的上面端面位置;所述调节轮盘包括轮盘和多个联动杆,所述轮盘连接在所述机轴上旋转,所述联动杆连接于所述风板和所述轮盘。为了保持所有的风板的旋转一致性,将所有风板通过联动杆连接到轮盘上,在转动轮盘时,同步带动所有风板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多个二级风叶,所述二级风叶连接固定在所述轮架的上环或下环上,所有的二级风叶以机轴为中心圆周阵列排布设置;所述二级风叶的根部连接在所述机轴上,其叶壳被固定在所述上环的幅条上或所述下环的幅条上。在轮架的轴向出口处安装升力阻尼的二级叶片,经过旋压多次叠加加速的风力再次被利用,推动二级叶片做功。在风轮内部经过弧形板和风板的作用,风力旋压多次叠加加速,推动二级叶片再次做功被利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重力平衡器,所述重力平衡器安装在所述机轴上;所述重力平衡器包括有轴套和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多个摆件,所述轴套安装在机轴上,所述摆件包括有杆部和球部,所述杆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球部,所述杆部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轴套上。重力平衡器有效平衡轮架,当出现阵风时通过有重力平衡器,能消除阵风忽大忽小的影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设置在轮架外围的风力增容器,所述风力增容器用于收集及引导风力流向所述风叶组;所述风力增容器包括有支架和多个增容风叶;所述支架活动旋转连接在所述机轴上,所述增容风叶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设置在轮架外围的风力增容器,所述风力增容器用于收集及引导风力流向所述风叶组;所述风力增容器包括有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扩风叶、平衡叶、尾叶和风阻遮挡叶;所述支架活动旋转连接在所述机轴上,所述风阻遮挡叶设置在所述轮架朝风面的外围,所述扩风叶和所述平衡叶设置在风阻遮挡叶的两侧,所述尾叶设置在所述轮架的背风面。通过风力增容器加缩风密度和提高风速,风叶的结构使风力多次回旋冲击,达到了风力增焓效果,成倍的获得了风力动能,弱风也能像微风和风一样发电。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板上还设置有外旋动片,所述外旋动片连接在所述风板的外侧面,所述外旋动片的一侧边连接在所述风板靠近入风方向的一侧,其另一侧可随风力摆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针对的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的爆炸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的风力增容器的结构原理视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装置安装外旋动片的结构原理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有机轴、轮架、风叶组和调节轮盘;/n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机轴上,所述机轴用于连接发电机;/n所述风叶组包括多个风叶,多个风叶以机轴为呈圆周阵列排布设置并且连接在轮架上;每个风叶包括风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边连接于轮架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相连接;所述风板的一侧边活动连接在轮架上,另一侧边连接所述调节轮盘;/n所述调节轮盘设置在机轴上可以旋转,其旋转带动所述风板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机轴、轮架、风叶组和调节轮盘;
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机轴上,所述机轴用于连接发电机;
所述风叶组包括多个风叶,多个风叶以机轴为呈圆周阵列排布设置并且连接在轮架上;每个风叶包括风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边连接于轮架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相连接;所述风板的一侧边活动连接在轮架上,另一侧边连接所述调节轮盘;
所述调节轮盘设置在机轴上可以旋转,其旋转带动所述风板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架包括上环、下环和多个连接条,上环和下环分别通过幅条连接在机轴上,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上环与所述下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条与机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所述上环接机轴的幅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所述下环连接机轴的幅条的数量为三至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板为软性板,与机轴平行弯曲呈弧形,其一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架的连接条上,另一侧边与所述风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板的两条侧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
所述第一轴部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所述第二轴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调节轮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轮盘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风轮的上面端面位置;
所述调节轮盘包括轮盘和多个联动杆,所述轮盘连接在所述机轴上旋转,所述联动杆连接于所述风板和所述轮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陈征
申请(专利权)人:陈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