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36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静音箱和设置在静音箱内的发动机、电机、消声器和水泵,所述静音箱包括静音箱壳体和静音箱底座,所述静音箱外还设置有散热器,所述静音箱底座上设置有静音箱进水管和静音箱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发动机水冷系统,所述电机内设置有电机水冷系统,所述消声器内设置有消声器水冷系统,所述静音箱进水管、电机水冷系统、水泵、发动机水冷系统、消声器水冷系统、静音箱出水管和散热器首尾相连形成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循环顺序由温度低的零部件到温度高的零部件,能有效的对各个零件部件进行冷却;同时还设置有水泵,加快冷却水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静音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静音箱发电机组相对于其他的发电机组较为封闭,在发电过程中发动机相对于其他的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巨大的影响。发电机组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由于水冷效果优于风冷,现在发电机组中优先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组采用冷却水循环系统有下面两个不足:一是冷却水的循环顺序不好,先冷却消声器再冷却发动机,由于消声器的温度高于发动机,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消声器后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降低;二是无增加冷却水流动的动力装置,冷却水的流速慢,换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拟从提出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出发,让冷却水的循环顺序由发热量低的零部件到发热量高的零部件,能有效的对整个静音箱机组进行冷却。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静音箱和设置在静音箱内的发动机、电机、消声器和水泵,所述静音箱包括静音箱壳体和静音箱底座,所述静音箱外还设置有散热器,所述静音箱底座上设置有静音箱进水管和静音箱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发动机水冷系统,所述电机内设置有电机水冷系统,所述消声器内设置有消声器水冷系统,所述静音箱进水管、电机水冷系统、水泵、发动机水冷系统、消声器水冷系统、静音箱出水管和散热器首尾相连形成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静音箱底座上还设置有静音箱排水管,所述静音箱排水管与消声器水冷系统的最低点连通,当需要更换冷却水时,打开静音箱排水管,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里的冷却水通过静音箱排水管排出,便于冷却水的更换。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消声器采用全水冷消声器,所述全水冷消声器分为消声器内壳和消声器外壳,全水冷消声器分为消声器内壳和消声器外壳,在消声器内壳与消声器外壳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在消声器内腔中设置有竖直隔板,将消声器内腔分成消声器前腔与消声器后腔,在消声器前腔的中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将消声器前腔分成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在第一消声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在消声器后腔的右侧壁靠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第二消声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消声阻击管,在第二消声腔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消声阻击管,在消声器后腔的左端设置有第三消声阻击管,在消声器后腔的右端设置有第四消声阻击管,第一消声阻击管的上端伸入第一消声腔内,其余消声阻击管的上下端头均与对应消声腔的内腔相接并封闭,在第二消声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在消声器后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使气体在对应腔体内呈“S”形路线流动,所述第二消声阻击管与第三消声阻击管通过水平连接管连通,在消声器后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消音棉。该全水冷消声器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消音隔热,且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静音箱内还设置有预冷装置,所述预冷装置上设置有预冷进水管和预冷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动力出水管,所述消声器内设置有消声器进水管和消声器出水管,所述动力出水管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消声器进水管、预冷进水管连通,所述预冷出水管与消声器出水管连通。增设预冷装置有利于消声器的冷却,提高整个系统的冷却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预冷装置采用预冷盒,所述预冷盒包括预冷盒外壳和预冷盒内盒,两者之间构成预冷盒冷却水腔,预冷盒外壳上设置有预冷进水管和预冷出水管,所述预冷进水管和预冷出水管分别位于预冷盒外壳的两端,且都与预冷盒冷却水腔连通,预冷进水管与动力出水管连通,预冷出水管与消声器出水管连通,预冷盒外壳上还设置有预冷排气管和预冷进气管,所述预冷排气管与预冷盒内盒连通,所述预冷进气管延伸到预冷盒内盒内,预冷进气管延伸段的端头封闭,且延伸段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预冷盒进气管与发动机排气管连通。预冷盒的结构简单、预冷效果好,且在预冷时还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有消音的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机采用水冷式内转子电机,所述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电机内转子和电机定子组合,所述电机定子组合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线圈绕组和定子外套,所述定子外套内开有环形冷却水腔,并通过冷却水腔盖板将环形冷却水腔密封,所述定子外套的外侧壁上装有电机进水管和电机出水管,所述电机进水管、电机出水管分别与环形冷却水腔相通,电机进水管与静音箱进水管相连,电机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水冷式内转子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冷却水腔的最高点还设置有电机通气管,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动力进水管,所述水泵上还设置有水泵出水管,所述电机通气管、水泵出水管通过三通管与动力进水管连通,便于环形冷却水腔上方的冷却液的流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循环顺序由发热量低的零部件到发热量高的零部件,能有效的对各个零件部件进行冷却;同时还设置有水泵,加快冷却水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省略散热器和静音箱外壳)。图4为本技术中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由静音箱、发动机3、电机4、消声器5和水泵6,发动机3、电机4、消声器5和水泵6设置在静音箱内,静音箱包括静音箱壳体1和静音箱底座2,静音箱外还设置有散热器7,静音箱底座2上设置有静音箱进水管2a和静音箱出水管2b,发动机3内设置有发动机水冷系统a,电机4内设置有电机水冷系统b,消声器5内设置有消声器水冷系统c,静音箱进水管2a、电机水冷系统b、水泵6、发动机水冷系统a、消声器水冷系统c、静音箱出水管2b和散热器7首尾相连形成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最好是,静音箱底座2上还设置有静音箱排水管2c,静音箱排水管2c与消声器水冷系统c的最低点连通,当需要更换冷却水时,打开静音箱排水管2c,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里的冷却水通过静音箱排水管2c排出,便于冷却水的更换。最好是,消声器5采用全水冷消声器,所述全水冷消声器分为消声器内壳和消声器外壳,在消声器内壳与消声器外壳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5c,在消声器内腔中设置有竖直隔板,将消声器内腔分成消声器前腔与消声器后腔,在消声器前腔的中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将消声器前腔分成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在第一消声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5d,在消声器后腔的右侧壁靠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5e,所述第二消声腔的右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静音箱和设置在静音箱内的发动机(3)、电机(4)、消声器(5)和水泵(6),所述静音箱包括静音箱壳体(1)和静音箱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箱外还设置有散热器(7),所述静音箱底座(2)上设置有静音箱进水管(2a)和静音箱出水管(2b),所述发动机(3)内设置有发动机水冷系统(a),所述电机(4)内设置有电机水冷系统(b),所述消声器(5)内设置有消声器水冷系统(c),所述静音箱进水管(2a)、电机水冷系统(b)、水泵(6)、发动机水冷系统(a)、消声器水冷系统(c)、静音箱出水管(2b)和散热器(7)首尾相连形成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静音箱和设置在静音箱内的发动机(3)、电机(4)、消声器(5)和水泵(6),所述静音箱包括静音箱壳体(1)和静音箱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箱外还设置有散热器(7),所述静音箱底座(2)上设置有静音箱进水管(2a)和静音箱出水管(2b),所述发动机(3)内设置有发动机水冷系统(a),所述电机(4)内设置有电机水冷系统(b),所述消声器(5)内设置有消声器水冷系统(c),所述静音箱进水管(2a)、电机水冷系统(b)、水泵(6)、发动机水冷系统(a)、消声器水冷系统(c)、静音箱出水管(2b)和散热器(7)首尾相连形成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箱底座(2)上还设置有静音箱排水管(2c),所述静音箱排水管(2c)与消声器水冷系统(c)的最低点连通,当需要更换冷却水时,打开静音箱排水管(2c),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里的冷却水通过静音箱排水管(2c)排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箱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5)采用全水冷消声器,所述全水冷消声器分为消声器内壳和消声器外壳,在消声器内壳与消声器外壳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5c),在消声器内腔中设置有竖直隔板,将消声器内腔分成消声器前腔与消声器后腔,在消声器前腔的中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将消声器前腔分成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在第一消声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5d),在消声器后腔的右侧壁靠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5e),所述第二消声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消声阻击管(5f),在第二消声腔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消声阻击管(5g),在消声器后腔的左端设置有第三消声阻击管(5h),在消声器后腔的右端设置有第四消声阻击管(5i),第一消声阻击管(5f)的上端伸入第一消声腔内,其余消声阻击管的上下端头均与对应消声腔的内腔相接并封闭,在第二消声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5j),在消声器后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5k),使气体在对应腔体内呈“S”形路线流动,所述第二消声阻击管(5g)与第三消声阻击管(5h)通过水平连接管(5m)连通,在消声器后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消音棉。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箱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毅罗雄彬李瑜刘芝建王先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