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以及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9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以及智能锁,换向组件的指纹检测器包括指纹头以及导线;执手的第一立柱固定在第一平板一侧,第一立柱中空;换向组件的换向块一侧与执手转件连接,另一侧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执手转件远离换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换向螺柱相匹配的两个第一螺孔,换向块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在执手换向前后分别与不同的第一螺孔相对,执手换向时,通过第一立柱带动换向块旋转,并在换向后将换向螺柱插入第一螺孔与换向块上的第一缺口卡合以固定执手转件完成换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换向时仅需要拆卸换向螺柱,不需要拆卸执手和指纹头,换向简单,降低了换向成本,提高了了消费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以及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尤其涉及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以及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房屋门禁作为家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安全防护,选择安装何种锁具变得极其重要。现有入户门禁市场消费者选择安装最多的锁具是智能锁。普通智能门锁在安装时候由于门分左开门和右开门,所以门锁在安装时需要及时方便地变化成左开门或右开门。现有的门锁需要厂家制作时就需要知道开门方式才能对应的生产,如果厂家不知道安装需要的是什么的开门方式会使厂家需要备更多的零部件,而且需要备更多的货,生产安排也相对麻烦。同时在产品流通过程中,批发商和零售商也会需增加更多的备货量,从而增加批发商或零售商的库存成本。消费者在安装时如因购买型号与左开、右开方式不同,就需要专业人士用专业方式才能进行换向安装,否则有可能装上不能使用。又或者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想改变开门方向时,也不得不请专业人士用专业方式才能进行换向安装,甚至退掉之前的门,重新购买一套门。这样无论是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这样投入的成本极高,而且在对智能锁进行换向时,往往需要拆掉指纹头才能进行安装,很容易造成指纹头的损坏,增加了换向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以及智能锁,在换向时仅需要拆卸换向螺柱即可完成换向,不需要拆卸执手和指纹头,换向简单,降低了换向成本,提高了了消费者的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所述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组件、执手以及指纹检测器,所述指纹检测器包括指纹头以及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指纹头连接,所述指纹检测器用于检测指纹;所述执手包括第一平板、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一侧,所述第一立柱中空,所述指纹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所述导线贯穿所述第一平板,沿所述第一立柱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块、执手转件以及换向螺柱,所述换向块一侧与所述执手转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执手转件远离所述换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换向螺柱相匹配的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换向块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执手换向前后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螺孔相对,所述执手换向时,通过第一立柱带动所述换向块旋转,并在换向后将所述换向螺柱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换向块上的第一缺口卡合以固定所述执手转件完成换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二缺口,所述换向块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相适应,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第一凸台卡合固定在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固定圈、止动圈,所述止动圈嵌套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固定圈两侧分别与所述止动圈、所述执手转件靠近所述换向块的一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还包括方轴、方轴卡块、离合块,所述离合块包括第二凸台、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台,且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上,其中,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方轴匹配的凹槽,所述方轴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方轴卡块套设与所述第二凸台侧面,且所述方轴卡块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凸台的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将所述方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执手转件远离所述换向块一侧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三凸台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外侧设置有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执手转件边缘,所述矩形凸起中空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环形凸起,所述第三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缺口。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离合件,所述离合件包括压簧、离合销以及离合挡圈,所述离合销包括固定在所述离合销上的环形圈,所述压簧嵌套在所述离合销上且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矩形凸起、所述环形圈,所述离合挡圈固定在所述离合销远离所述矩形凸起一端,所述离合销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通过外部推力将所述离合销压入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三凸起上的第二缺口卡合连接,从而将所述离合块与所述执手转件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封板、面板,所述面板为矩形壳体,所述封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一侧,并与所述面板连接形成矩形盒,所述方轴与所述第一立柱分别贯穿所述封板、面板远离所述封板一侧并延伸至所述矩形盒内。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轴承、扭簧,所述轴承、扭簧设置在所述换向块与所述面板之间,所述轴承嵌套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扭簧固定在所述面板上,两端抵触所述执手转件朝向所述换向块一侧的凸起,通过所述扭簧固定所述执手转件。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位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的部分沿垂直于第一立柱的方向延伸。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锁,其中,所述智能锁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锁。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指纹头安装在执手上,并使导线沿第一立柱延伸,在进行换向时利用换向块的旋转完成换向,避免了执手转件因换向原因旋转,在换向时仅需要拆卸换向螺柱,不需要拆卸执手和指纹头,换向简单,降低了换向成本,提高了了消费者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中离合块以及执手转件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智能锁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方轴;2、方轴卡块;3、封板;4、离合块;5、线压块;6、换向螺柱;7、执手转件;8、压簧;9、离合销;10、离合挡圈;11、固定圈;12、止动圈;13、换向块;14、轴承;15、扭簧;16、面板;17、垫圈;18、执手;19、指纹头;20、执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其中,图1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中离合块以及执手转件一实施例的结构图。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作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组件、执手18以及指纹检测器,指纹检测器包括指纹头19以及导线,导线与指纹头19连接,通过指纹检测器检测指纹;执手18包括第一平板、第一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组件、执手以及指纹检测器,/n所述指纹检测器包括指纹头以及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指纹头连接,所述指纹检测器用于检测指纹;/n所述执手包括第一平板、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一侧,所述第一立柱中空,所述指纹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所述导线贯穿所述第一平板,沿所述第一立柱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n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块、执手转件以及换向螺柱,所述换向块一侧与所述执手转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执手转件远离所述换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换向螺柱相匹配的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换向块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执手换向前后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螺孔相对,所述执手换向时,通过第一立柱带动所述换向块旋转,并在换向后将所述换向螺柱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换向块上的第一缺口卡合以固定所述执手转件完成换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组件、执手以及指纹检测器,
所述指纹检测器包括指纹头以及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指纹头连接,所述指纹检测器用于检测指纹;
所述执手包括第一平板、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一侧,所述第一立柱中空,所述指纹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所述导线贯穿所述第一平板,沿所述第一立柱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
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块、执手转件以及换向螺柱,所述换向块一侧与所述执手转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执手转件远离所述换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换向螺柱相匹配的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换向块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执手换向前后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螺孔相对,所述执手换向时,通过第一立柱带动所述换向块旋转,并在换向后将所述换向螺柱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换向块上的第一缺口卡合以固定所述执手转件完成换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二缺口,所述换向块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相适应,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第一凸台卡合固定在所述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固定圈、止动圈,所述止动圈嵌套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固定圈两侧分别与所述止动圈、所述执手转件靠近所述换向块的一侧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还包括方轴、方轴卡块、离合块,所述离合块包括第二凸台、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台,且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上,其中,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方轴匹配的凹槽,所述方轴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方轴卡块套设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杨思民罗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