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28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连接件,主体阿伟多块围挡板,总体呈多边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外侧边缘,同时覆盖两块主体,连接件的两侧表面固定开设插销孔,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主体的内部固定嵌入设置防护框架和防护支撑块。通过防护框架与防护支撑块,在主体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有效的主体内部进行支撑,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通过支撑杆,支撑杆底端的支撑底座接触地面对主体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杆受外部撞击的影响,支撑杆沿连接板滑动,使得支撑杆与主体之间角度发生变化,在主体承受不住外部撞击产生的力量时,主体在支撑杆的带动下平铺在地面,对施工位置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完成,对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都要求在建筑物内外、基坑边设置安装安全施工护栏。目前,由于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建设,带动建筑施工的飞速发展。安全第一,一直是我们执行的方针。建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如连接城市之间的公路桥梁、市政设施,也包括房屋建筑,包括商品房、企事业办公用房、厂房等。建筑行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建筑工地都不能忽视安全的重要性,任何建筑工地都不缺少安全设施,以此保证建筑工地的安全。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安全起见,会在建工地上划分安全区和非安全区,在安全区内供建筑工人行走,在安全区内会通过架设安全围挡,用于隔离非安全区,以保护安全区内行走的工人不至误入或跌落到非安全区。而现有的施工防护类装置,在使用的都是起到基本的警示作用,在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不能很好达到防护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外侧表面,主体阿伟多块围挡板,总体呈多边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外侧边缘,同时覆盖两块主体,连接件的两侧表面固定开设插销孔,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主体的内部固定嵌入设置防护框架和防护支撑块,防护支撑块位于防护框架的内侧,主体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连接板的表面嵌入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主体的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主体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承托底盘。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主体的前端表面呈横向设置,防护板设置为呈“山”状的塑胶板,且防护板的表面均匀开设通孔。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为多条塑胶框架相互交叉的矩形框架,支撑主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向外倾斜滑动嵌入在连接板中,支撑杆与主体总体呈三角状。优选的,所述承托底盘位于支撑杆与主体背面之间,且承托底盘呈塑胶半球状设置。优选的,所述防护支撑块嵌入在防护框架形成的矩形框中,且防护支撑块为竖向嵌入的塑胶泡沫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通过表面设置通孔的塑胶防护板,有效的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2、该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通过防护框架与防护支撑块,在主体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有效的主体内部进行支撑,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3、该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通过滑动设置的支撑杆,在主体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支撑杆底端的支撑底座接触地面对主体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杆受外部撞击的影响,支撑杆沿连接板滑动,使得支撑杆与主体之间角度发生变化,在主体承受不住外部撞击产生的力量时,主体在支撑杆的带动下平铺在地面,对施工位置进行防护。4、该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通过承托底盘,达到对主体进行支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连接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体内部结构剖视图。图1-4中:1-主体,2-连接件,3-支撑杆,4-承托底盘,5-支撑底座,6-连接板,7-底座,8-防护板,9-防护框架,10-防护支撑块,11-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和连接件2,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表面,主体1阿伟多块围挡板,总体呈多边形,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同时覆盖两块主体1,连接件2的两侧表面固定开设插销孔11,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主体1的内部固定嵌入设置防护框架9和防护支撑块10,防护支撑块10位于防护框架9的内侧,主体1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6,连接板6的表面嵌入设置支撑杆3,支撑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5,主体1的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主体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承托底盘4。本实施例中,防护板8的主体1的前端表面呈横向设置,防护板8设置为呈“山”状的塑胶板,且防护板8的表面均匀开设通孔,通过表面设置通孔的塑胶防护板8,有效的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防护框架9为多条塑胶框架相互交叉的矩形框架,支撑主体1的内壁,防护支撑块10嵌入在防护框架9形成的矩形框中,且防护支撑块10为竖向嵌入的塑胶泡沫条,通过防护框架9与防护支撑块10,在主体1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有效的主体1内部进行支撑,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呈向外倾斜滑动嵌入在连接板6中,支撑杆3与主体1总体呈三角状,通过滑动设置的支撑杆3,在主体1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支撑杆3底端的支撑底座5接触地面对主体1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杆3受外部撞击的影响,支撑杆3沿连接板6滑动,使得支撑杆3与主体1之间角度发生变化,在主体1承受不住外部撞击产生的力量时,主体1在支撑杆3的带动下平铺在地面,对施工位置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承托底盘4位于支撑杆3与主体1背面之间,且承托底盘4呈塑胶半球状设置,通过承托底盘4,达到对主体1进行支撑的效果。在使用本技术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连接件2将多块主体1进行连接,对施工位置进行围挡,使支撑杆3底端的支撑底座5接触地面对主体1进行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主体1内部的防护框架9与防护支撑块10对主体1进行支撑,对外力进行缓冲,同时承托底盘4在主体1受到撞击的时候与地面接触,对主体1进行支撑,而当外部撞击产生的力量超过主体1和承托底盘4的承受度时,支撑杆3沿连接板6表面滑动,使得支撑杆3与主体1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使得主体1受撞击之后平铺在地面,对施工位置进行覆盖防护。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和连接件(2),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表面,其特征在于:主体(1)阿伟多块围挡板,总体呈多边形,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同时覆盖两块主体(1),连接件(2)的两侧表面固定开设插销孔(11),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主体(1)的内部固定嵌入设置防护框架(9)和防护支撑块(10),防护支撑块(10)位于防护框架(9)的内侧,主体(1)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6),连接板(6)的表面嵌入设置支撑杆(3),支撑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5),主体(1)的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主体(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承托底盘(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和连接件(2),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表面,其特征在于:主体(1)阿伟多块围挡板,总体呈多边形,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同时覆盖两块主体(1),连接件(2)的两侧表面固定开设插销孔(11),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主体(1)的内部固定嵌入设置防护框架(9)和防护支撑块(10),防护支撑块(10)位于防护框架(9)的内侧,主体(1)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6),连接板(6)的表面嵌入设置支撑杆(3),支撑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5),主体(1)的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7),主体(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承托底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的主体(1)的前端表面呈横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汕尾市创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