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7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涉及园林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景观亭结构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包括亭顶、若干设置在亭顶底部的立柱、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座椅,环亭顶下端周侧设置有集水件,集水件上表面设置有环亭顶周侧设置的内凹槽,集水件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立柱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箱,第一排水管的下端与储水箱的上端面连通设置,储水箱其中一侧的下端连通设置有排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景观亭的多功能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园林绿化原来越普遍,而景观亭是园林绿地中常见构成元素,但目前的景观亭的设计与建设主要考虑提供休息以及景观美化之用,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渐推广,人们对于绿化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的重视,雨水回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公开号为CN2016957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亭,包括亭顶、若干设置在亭顶底部的立柱、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座椅,座椅包括与立柱固定相连的固定板、与固定板滑移相连的滑移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供滑移板进行滑移的第一滑移槽,且第一滑移槽的槽口朝向景观亭中心一侧,在进入到景观亭内部的人较多时,控制滑移板向着第一滑移槽外侧壁进行移动,使得滑移板露出于固定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景观亭的座椅给予人们休息的空间,而亭顶也只是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该景观亭并没有对雨水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该景观亭结构与功能均较为单一,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其具有提高景观亭的多功能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包括亭顶、若干设置在亭顶底部的立柱、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座椅,环亭顶下端周侧设置有集水件,集水件上表面设置有环亭顶周侧设置且位于亭顶下端边缘正下方以用于引水的内凹槽,集水件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立柱的正下方设置有以用于储放雨水的储水箱,第一排水管的下端与储水箱的上端面连通设置,储水箱其中一侧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以用于抽取雨水进行利用的排水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沿亭顶的斜面流至集水件,集水件中的雨水由第一排水管引流至储水箱,排水装置将抽取储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其他的利用,如此设置将使得景观亭具有回收利用雨水的功能,提高了景观亭的多功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储水箱的中间处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细砂层以及活性炭层,过滤层固定于储水箱的中间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水箱的中设置净化装置,使得净化后的雨水可以进行更多途径的利用;设置过滤层将雨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过滤,设置细砂层将雨水中较小的颗粒物进行过滤,活性炭作为疏水性吸附剂,设置活性炭层来去除水中的异味以及大多数有机污染物,雨水通过净化装置的净化后流至储水箱底部;将过滤层的固定于储水箱的中间内壁上,避免雨水由净化装置与储水箱之间缝隙流至储水箱内净化后的雨水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排水装置包括进水口与储水箱连通设置的第一自吸泵,第一自吸泵的出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的上端固定于其中一件立柱上,第二排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水龙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自吸泵、第二排水管与水龙头的配合实现将储水箱内的雨水抽取进行利用的效果,将净化后的雨水抽取至水龙头处以供行人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水龙头的正下方设置有呈锥形状设置有盥洗盆,盥洗盆下方固定设置有呈矩形框架状设置的第一支架,盥洗盆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水管,第一支架内设置有污水回收箱,第三排水管的下端与污水回收箱的上端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盥洗盆来承接行人使用后的污水,避免使用后污水撒到景观亭周围的地上,通过第三排水管将污水引流至污水回收箱进行回收储存,储存于污水回收箱内水可用于绿植灌溉使用,进一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集水件包括若干件设置于亭顶各侧边缘下端且呈梯形状设置的导水件,任意相邻两件导水件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各导水件位于亭顶边缘下表面的一端均延伸设置有若干件沿导水件长度方向等距排布设置的水平连接板,各水平连接板均通过螺栓锁附固定于亭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水件设置成若干件导水件拼接而成,在各导水件的上设置水平连接板将导水件可拆固定于亭顶,如此将便于集水件的拆装;通过将各导水件的连接处密封以避免雨水从各连接处的缝隙处下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内凹槽的槽底均倾斜向下设置,集水件的内凹槽环亭顶周向倾斜向下周旋设置,第一排水管的上端与集水件的最低端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水件的内凹槽设置成环亭顶周向倾斜向下周旋设置,避免雨水在集水件的内凹槽内堆积,及时将雨水通过第一排水管引流至储水箱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集水件的上端设置有带网孔结构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带有网孔结构的盖板将防止异物掉进内凹槽,避免异物将内凹槽堵塞而影响集水件的排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亭顶各侧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太阳能板,亭顶内侧设置有与各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各立柱上均设置有若干件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照明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板将白天的光照吸收进行转化,转化后的能量储存至蓄电池内,再通过蓄电池释放能量供照明灯使用,因此通过太阳能板、蓄电池以及照明灯的配合作用,在黑暗环境下能为景观亭提供一个照明光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亭顶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各照明灯的正下且带花纹镂空结构的罩体,照明灯均设置成具有若干种不同光线色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有花纹镂空的罩体与具有不同光线色彩的照明灯的配合,产生具有特别的光线效果,进一步提高景观亭的景观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亭顶正下方的中间处设置有放置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桌,便于行人放置东西,或是在放置桌上进行其他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亭顶的下端周侧设置有集水件,集水件上表面设置有内凹槽,集水件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立柱的正下方设置有以用于储放雨水的储水箱,储水箱其中一侧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以用于抽取雨水进行利用的排水装置,如此设置将实现景观亭的雨水回收并进行重新利用的效果;(2)通过在亭顶各侧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太阳能板,亭顶内侧设置有与各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各立柱上均设置有若干件与蓄电池电连接且具有不同光线色彩的照明灯,亭顶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带花纹镂空结构的罩体,如此设置将提高景观亭的景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景观亭亭体部分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水箱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亭顶;2、立柱;3、座椅;4、集水件;41、导水件;5、内凹槽;6、第一排水管;7、储水箱;8、排水装置;81、第一自吸泵;82、第二排水管;83、水龙头;9、净化装置;91、过滤层;92、细砂层;93、活性炭层;10、盥洗盆;11、第一支架;12、第三排水管;13、污水回收箱;14、水平连接板;15、盖板;16、太阳能板;17、蓄电池;18、照明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包括亭顶(1)、若干设置在亭顶(1)底部的立柱(2)、设置在相邻两立柱(2)之间的座椅(3),其特征在于:环所述亭顶(1)下端周侧设置有集水件(4),所述集水件(4)上表面设置有环亭顶(1)周侧设置且位于亭顶(1)下端边缘正下方以用于引水的内凹槽(5),所述集水件(4)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立柱(2)的正下方设置有以用于储放雨水的储水箱(7),所述第一排水管(6)的下端与储水箱(7)的上端面连通设置,所述储水箱(7)其中一侧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以用于抽取雨水进行利用的排水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包括亭顶(1)、若干设置在亭顶(1)底部的立柱(2)、设置在相邻两立柱(2)之间的座椅(3),其特征在于:环所述亭顶(1)下端周侧设置有集水件(4),所述集水件(4)上表面设置有环亭顶(1)周侧设置且位于亭顶(1)下端边缘正下方以用于引水的内凹槽(5),所述集水件(4)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立柱(2)的正下方设置有以用于储放雨水的储水箱(7),所述第一排水管(6)的下端与储水箱(7)的上端面连通设置,所述储水箱(7)其中一侧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以用于抽取雨水进行利用的排水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7)的中间处设置有净化装置(9),所述净化装置(9)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91)、细砂层(92)以及活性炭层(93),所述过滤层(91)固定于储水箱(7)的中间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8)包括进水口与储水箱(7)连通设置的第一自吸泵(81),所述第一自吸泵(81)的出水口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水管(82),所述第二排水管(82)的上端固定于其中一件立柱(2)上,所述第二排水管(82)的上端设置有水龙头(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83)的正下方设置有呈锥形状设置有盥洗盆(10),所述盥洗盆(10)下方固定设置有呈矩形框架状设置的第一支架(11),所述盥洗盆(10)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水管(12),所述第一支架(11)内设置有污水回收箱(13),所述第三排水管(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东陈锡和杨志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欣陶然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