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24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所述穿孔板系统由菱形单元彼此相邻排列组成,所述菱形单元为四菱柱,所述菱形单元的两个菱形单元底面为菱形,所述四菱柱的四个菱形单元侧面和菱形单元底面垂直,所述菱形单元侧面的高度为2~8mm,相邻两个菱形单元之间共用一菱形单元侧面;所述菱形单元设有孔,所述孔垂直并贯穿菱形单元底面,所述菱形单元底面的开孔率为20~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通过菱形单元排列而成,并控制菱形单元底面中孔的排列和直径大小变化,通过菱形单元底面作为二维平面上孔的变化,来实现三维折面的效果,达到美观的效果和经济性,从而满足室内、室外装饰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材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
技术介绍
穿孔板为在不同材质的板材上打孔得到的板材,可应用在室内或室外装饰,也可用于空调排风、吸收噪音等,目前穿孔板的孔为大小相同的孔,形状单一,无法满足室内或室外装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所述穿孔板系统由菱形单元彼此相邻排列组成,所述菱形单元为四菱柱,所述四菱柱的两个菱形单元底面为菱形,所述四菱柱的四个菱形单元侧面和菱形单元底面垂直,所述菱形单元侧面的高度为2~8mm,相邻两个菱形单元之间共用一菱形单元侧面;所述菱形单元设有孔,所述孔垂直并贯穿菱形单元底面,所述菱形单元底面的开孔率为20~3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孔的直径d为1~10mm,相邻两个孔的中心距离L为13~18mm。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菱形单元底面的长对角线的长度为64L~70L,短对角线的长度为26L~30L。<br>作为本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系统由菱形单元彼此相邻排列组成,所述菱形单元为四菱柱,所述四菱柱的两个菱形单元底面为菱形,所述四菱柱的四个菱形单元侧面和菱形单元底面垂直,所述菱形单元侧面的高度为2~8mm,相邻两个菱形单元之间共用一菱形单元侧面;所述菱形单元设有孔,所述孔垂直并贯穿菱形单元底面,所述菱形单元底面的开孔率为2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系统由菱形单元彼此相邻排列组成,所述菱形单元为四菱柱,所述四菱柱的两个菱形单元底面为菱形,所述四菱柱的四个菱形单元侧面和菱形单元底面垂直,所述菱形单元侧面的高度为2~8mm,相邻两个菱形单元之间共用一菱形单元侧面;所述菱形单元设有孔,所述孔垂直并贯穿菱形单元底面,所述菱形单元底面的开孔率为2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直径d为1~10mm,相邻两个孔的中心距离L为13~1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三维折面的二维平面穿孔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龙唐程颖程孟雅张知沈素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曼景建筑设计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