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0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第一腔体,设置在水面的底壁的下方,其中底壁中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托板支撑所述底壁;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其中,所述变速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变速泵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输出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输出管体,且所述输出管体的顶部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喷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通过隐藏在水体下面来产生涟漪效果,不会看到物体掉入水中的现象,不影响美观,同时能够为游客创造惊喜且引起游客的好奇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景观
,特别涉及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亲水性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一大需求,如水景住宅小单元、公园水景平台、城市湿地公园等往往会设置有大型水池或水槽等,而为了增加趣味性,会在水中产生涟漪效果。然而,传统方式中,都是通过物体掉入水中,从而使得水面产生涟漪效果,但是是物体设置在水面上,暴露在水面外,严重影响美观,同时也不能引起游客的好奇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通过隐藏在水体下面来产生涟漪效果,不会看到物体掉入水中的现象,不影响美观,同时能够为游客创造惊喜且引起游客的好奇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腔体,设置在水面的底壁的下方,其中所述底壁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托板支撑所述底壁;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其中,所述变速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变速泵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输出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输出管体,且所述输出管体的顶部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喷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处于所述喷头外且呈圆环状的稳流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稳流装置为泡沫块。进一步的,还包括:振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薄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其中所述振动器与所述薄膜片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第一腔体,设置在水面的底壁的下方,其中底壁中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托板,设置在第一腔体的顶部,以通过托板支撑底壁;第二腔体,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下方;其中,变速泵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其中变速泵设有用于将第二腔体内的水输出至第一腔体内的输出管体,且输出管体的顶部设置有处于第一腔体内的喷头。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通过隐藏在水体下面来产生涟漪效果,不会看到物体掉入水中的现象,不影响美观,同时能够为游客创造惊喜且引起游客的好奇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该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11、第一腔体12、托板13和第二腔体14。第一腔体12设置在水面10的底壁101的下方,其中底壁101中设有与第一腔体12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102,使得第一腔体12内的水可以通过呈圆环状的出水口喷出去。托板13设置在第一腔体12的顶部,以通过托板13支撑底壁101。应理解,托板13是支撑在第一腔体12的侧壁上的,使得可以通过托板13支撑第一腔体12的顶部上的底壁101。应理解,托板13也设有与呈圆环状的出水口102对应的细孔,以通过细孔输出水。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托板13的底部设有支撑在第一腔体12中的支撑脚,以通过支撑脚支撑托板13。值得注意的是,托板13是从底壁101的底部支撑底壁101的。进一步的,托板13的边缘是设有呈环形状的间隙131以让水通过。优选地,托板13呈圆盘状,且托板13的边缘设有朝向的折边132以通过折边132固定底壁101。优选地,底壁101为装饰石板。第二腔体14设置在第一腔体1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变速泵11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其中变速泵11设有用于将第二腔体14内的水输出至第一腔体12内的输出管体111,且输出管体111的顶部设置有处于第一腔体12内的喷头112,以通过喷头112喷出水。应理解,喷头112的四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使得水均匀从多个出水孔喷出。应理解,变速泵11的输入管将第二腔体14的水输入,并通过输出管体111从第一腔体12喷出,而变速泵11能够喷出具有一定压力及振动的水,使得水从呈圆环状的出水口102喷出,从而能够在水面10形成涟漪效果,而该设备隐藏在底壁101的下方,使得人无法看到该设备,只会看到底壁101,且也不会看到物体掉入水中而产生涟漪效果的现象,不影响美观,同时能够为游客创造惊喜且引起游客的好奇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2内设置有处于喷头112外且呈圆环状的稳流装置15。优选地,稳流装置15为泡沫块,能起到稳定水流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涡流产生的作用。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稳流装置15也可以由不锈钢材料构成,一方面能够起到稳定水流及防止涡流产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支撑托板13的作用。进一步的,该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还包括振动器17和薄膜片18。振动器17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应理解,振动器17能够产生振动,因此能够使得第二腔体14内的水产生振动,从而传递给第一腔体12内的水,使得从第一腔体12喷出的水具有振动现象,进一步加大趣味性,也能够更加引起游客的好奇心。薄膜片18设置在第二腔体14中,其中振动器17与薄膜片18连接,使得振动器17所产生的振动能量能传递给薄膜片18,以通过薄膜片18带动整个第二腔体14内的水振动。应理解,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4之间是连通的,第二腔体14内的水可以传递给第一腔体12内,二变速泵11能够为第一腔体12输出具有压力及振动的水,使得能够从第一腔体12输出具有涟漪效果的水,加大好奇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应理解,变速泵11和振动器17均是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的,两者是间隔设置的,互相不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变速泵11和振动器1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通过隐藏在水体下面来产生涟漪效果,不会看到物体掉入水中的现象,不影响美观,同时能够为游客创造惊喜且引起游客的好奇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腔体,设置在水面的底壁的下方,其中所述底壁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n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托板支撑所述底壁;/n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n其中,所述变速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变速泵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输出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输出管体,且所述输出管体的顶部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在水里制造涟漪效果的设备,包括变速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腔体,设置在水面的底壁的下方,其中所述底壁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呈圆环状的出水口;
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托板支撑所述底壁;
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
其中,所述变速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变速泵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输出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输出管体,且所述输出管体的顶部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昌徐志锋郭志汶
申请(专利权)人:雅巨水艺广州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