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0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包括弃渣场,弃渣场中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砼边墙槽和第二砼边墙槽,第一砼边墙槽和第二砼边墙槽中分别设有第一砼边墙和第二砼边墙,排水槽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下层填充弃渣上表面铺设有土工膜,土工膜上表面铺设有上层填充弃渣,上层填充弃渣顶部两侧形成马道,上层填充弃渣内侧形成排水沟,弃渣场上位于第二砼边墙左侧为堆渣区。该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通过设置的土工膜和砼边墙,可有效的防止弃渣场的排水沟塌陷和堵塞,保证在暴雨天气中雨水能及时从排水沟排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弃渣滑坡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
本技术涉及排水沟
,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
技术介绍
弃渣场是专门用来堆放弃渣平整土地的,在暴雨天气中,弃渣场容易出现弃渣滑坡和水土流失,通常的弃渣场都需要建造排水沟来排水,防止水土流失,但现有的大多数弃渣场排水沟的排水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塌陷和堵塞,进而造成排水沟的失效,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包括弃渣场,所述弃渣场中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排水槽两端分别开设有呈矩形槽状的第一砼边墙槽和第二砼边墙槽,所述第一砼边墙槽中设有第一砼边墙,所述第二砼边墙槽中设有第二砼边墙,所述排水槽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所述下层填充弃渣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土工膜,且所述土工膜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砼边墙中,所述土工膜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砼边墙中,所述土工膜上表面均匀的铺设有一层上层填充弃渣,所述上层填充弃渣呈中空的倒梯形状结构,所述上层填充弃渣顶部两侧形成马道,且所述上层填充弃渣内侧形成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弃渣场上位于所述第一砼边墙的右侧和所述第二砼边墙的左侧为堆渣区,且所述堆渣区呈斜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深度尺寸为80cm,所述排水槽总宽度尺寸230cm,所述排水槽底部宽度尺寸为70CM,且所述排水槽左侧斜坡比例为1:1,右侧斜坡比例为1:1.5。优选的,所述排水槽、所述第一砼边墙槽和所述第二砼边墙槽表层均设有一侧加固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砼边墙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分别为30cm和50cm。优选的,所述第二砼边墙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分别为30cm和40cm。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深度尺寸为50cm,所述排水沟两侧斜坡比例为1:1。优选的,所述第一砼边墙的高度尺寸比所述上层填充弃渣上表面高度尺寸大10cm。优选的,所述堆渣区的斜坡比例为1: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通过设置的土工膜和砼边墙,可有效的防止弃渣场的排水沟塌陷和堵塞,保证在暴雨天气中雨水能及时从排水沟排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弃渣滑坡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弃渣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弃渣场;10、排水槽;11、第一砼边墙槽;12、第二砼边墙槽;13、堆渣区;2、第一砼边墙;3、第二砼边墙;4、下层填充弃渣;5、土工膜;6、上层填充弃渣;7、排水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包括弃渣场1,弃渣场1中开设有排水槽10,排水槽10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排水槽10的深度尺寸为80cm,排水槽10总宽度尺寸230cm,排水槽10底部宽度尺寸为70CM,且排水槽10左侧斜坡比例为1:1,右侧斜坡比例为1:1.5,排水槽10两端分别开设有呈矩形槽状的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第一砼边墙槽11中设有第一砼边墙2,第二砼边墙槽12中设有第二砼边墙3,排水槽10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4,下层填充弃渣4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土工膜5,土工膜5上表面均匀的铺设有一层上层填充弃渣6,上层填充弃渣6呈中空的倒梯形状结构,上层填充弃渣6顶部两侧形成马道,且上层填充弃渣6内侧形成排水沟7,排水沟7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排水沟7的深度尺寸为50cm,排水沟7两侧斜坡比例为1:1,用来排水。本实施例中,第一砼边墙2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分别为30cm和50cm,第二砼边墙3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分别为30cm和40cm,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施工难度较小,造价较低;同时第一砼边墙2的高度尺寸比上层填充弃渣6上表面高度尺寸大10cm,有利于在下雨时防止渣体直接进入排水沟7而堵塞排水沟7;第二砼边墙槽12有利于在下雨时防止马道部位渣体流失导致排水沟7被破坏。除此之外,弃渣场1上位于第一砼边墙2的右侧和第二砼边墙3的左侧为堆渣区13,且堆渣区13呈斜坡状结构,堆渣区13的斜坡比例为1:2.5,用来堆放弃渣。进一步地,排水槽10、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表层均设有一侧加固层,该加固层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可有效预防排水槽10开裂塌陷。具体的,土工膜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砼边墙2中,土工膜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砼边墙3中,保证土工膜5不会松动,确保排水沟7不会被破坏。值得注意的是,上层填充弃渣6中可撒播草籽,待该部位草成活后,可以进一步固土,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可以美化环境。本实施例的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在使用时,施工首先按照施工图纸将排水槽10挖好;然后将加固层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待其完工后在排水槽10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4,接着再铺设土工膜5,然后用混凝土将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浇筑好,浇筑同时将土工膜5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中;接着铺设上层填充弃渣6,同时将排水沟7平整好;再在上层填充弃渣6中均匀的撒播草籽,待该部位草成活后,可以进一步固土,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可以美化环境;下雨时,第一砼边墙2右侧流下,经第一砼边墙2缓冲后流入排水沟7中排走,同时第二砼边墙槽12可防止马道部位渣体流失导致排水沟7被破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包括弃渣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渣场(1)中开设有排水槽(10),所述排水槽(10)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排水槽(10)两端分别开设有呈矩形槽状的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所述第一砼边墙槽(11)中设有第一砼边墙(2),所述第二砼边墙槽(12)中设有第二砼边墙(3),所述排水槽(10)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4),所述下层填充弃渣(4)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土工膜(5),且所述土工膜(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砼边墙(2)中,所述土工膜(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砼边墙(3)中,所述土工膜(5)上表面均匀的铺设有一层上层填充弃渣(6),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呈中空的倒梯形状结构,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顶部两侧形成马道,且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内侧形成排水沟(7),所述排水沟(7)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弃渣场(1)上位于所述第一砼边墙(2)的右侧和所述第二砼边墙(3)的左侧为堆渣区(13),且所述堆渣区(13)呈斜坡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包括弃渣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渣场(1)中开设有排水槽(10),所述排水槽(10)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排水槽(10)两端分别开设有呈矩形槽状的第一砼边墙槽(11)和第二砼边墙槽(12),所述第一砼边墙槽(11)中设有第一砼边墙(2),所述第二砼边墙槽(12)中设有第二砼边墙(3),所述排水槽(10)上表面铺设有下层填充弃渣(4),所述下层填充弃渣(4)上表面铺设有一层土工膜(5),且所述土工膜(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砼边墙(2)中,所述土工膜(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砼边墙(3)中,所述土工膜(5)上表面均匀的铺设有一层上层填充弃渣(6),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呈中空的倒梯形状结构,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顶部两侧形成马道,且所述上层填充弃渣(6)内侧形成排水沟(7),所述排水沟(7)两侧呈斜坡状结构,所述弃渣场(1)上位于所述第一砼边墙(2)的右侧和所述第二砼边墙(3)的左侧为堆渣区(13),且所述堆渣区(13)呈斜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弃渣场马道柔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0)的深度尺寸为80cm,所述排水槽(10)总宽度尺寸230c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昌谭毅源贾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