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的骨架、灌注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的骨架、灌注桩。
技术介绍
传统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成孔、人力挖孔等手段成孔后,在桩内放置钢筋笼或型钢,并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该桩基型式被广泛应用于现有建筑结构中。而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由于场地和桩数等受到限制,往往需要较小直径的桩提供较大的单桩承载力以支撑上部建筑荷载。其中,如何在提高灌注桩桩身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灌注桩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已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灌注桩桩身承载力,可采取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增加纵向主筋配筋率,增加型钢含钢率等措施。但由于现有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条件限制,桩身混凝土的很难再进一步提高;增加纵向主筋配筋率,会导致钢筋间距较小不利于混凝土浇筑,且会增加含钢量,进一步增加成本;增加型钢含钢率,也会增加含钢量,进一步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的骨架、灌注桩,用于解决灌注桩桩身承载力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以及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外;/n沿所述支撑管的径向,所述钢筋笼与所述支撑管相隔设置;/n所述灌注桩骨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钢筋笼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灌注桩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以及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外;
沿所述支撑管的径向,所述钢筋笼与所述支撑管相隔设置;
所述灌注桩骨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钢筋笼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上的连接筋或者连接钢板,所述连接筋或者连接钢板与所述钢筋笼之间通过焊接、绑扎连接、卡扣连接中的一种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注桩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为圆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注桩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开设有沉渣排出孔。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浪,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