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161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移动机构、储水箱体、过滤机构、抽水机构和两个雾化机构,移动机构与支撑底座的底端连接,储水箱体设置在支撑底座的顶端,过滤机构位于储水箱体的内侧,过滤机构和抽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抽水机构设置在储水箱体上;两个雾化机构分别设置在储水箱体的两侧,两个雾化机构的进水端分别与抽水机构的两个出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既能防尘降尘又避免影响路面的问题,防止杂质堵塞各个管道以及雾化喷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尘降尘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工地上,由于工作环境和天气干燥等原因,地面上很容易扬起沙土灰尘,为了能够防尘降尘,目前大多采用喷雾机或采用水管喷水湿润地面进行防尘降尘。使用喷雾机防尘降尘时,喷雾机的喷射距离较远,主要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抑尘,喷出的雾气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就蒸发殆尽了,无法对地面进行有效湿润,防尘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堵塞管道和雾化喷头;使用水管防尘降尘,水管喷水过多,会导致沙土路面泥泞不堪,影响路面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工地上既能防尘降尘又避免影响路面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移动机构、储水箱体、过滤机构、抽水机构和两个雾化机构,移动机构与支撑底座的底端连接,储水箱体设置在支撑底座的顶端,过滤机构位于储水箱体的内侧,过滤机构和抽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抽水机构设置在储水箱体上;两个雾化机构分别设置在储水箱体的两侧,两个雾化机构的进水端分别与抽水机构的两个出水端连通。优选的是,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管、过渡管、过渡接口、增压泵和发电机,抽水管位于储水箱体内并与储水箱体的箱盖连接抽水管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位置连接,增压泵的出水位置与过渡管通过法兰连接,增压泵位于箱盖上;发电机设置在箱盖上,并与增压泵连接;过渡管的两个出口上分别与过渡接口连接。<br>优选的是,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套管、出水管、第一弹簧、卡销、至少一个雾化喷头和出水接口,套管与储水箱体的侧壁连接,套管上设置有通孔;出水管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另一端与卡销固定连接,卡销与通孔滑动套接;一个雾化喷头设置在出水管的一个出水口上;出水接口设置在出水管上,并通过软管与一个过渡接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抽水管的底端设置为侧部为进水口的圆盘结构。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筒、端头、卡座、第二弹簧、扣板和对位块,滤筒位于圆盘结构的进水口处;端头设置在滤筒的外端部,端头上设置有对位槽;卡座设置在抽水管进水端的顶端,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座的内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扣板连接;扣板设置在卡座的顶端;对位块固接在扣板的底端,滑动套接在对位槽内。优选的是,所述储水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通过储水箱体两侧的雾化机构,对地面进行喷洒水雾,保证能够湿润地面的同时,也防止喷水过多而导致沙土路面泥泞不堪的情况;通过过滤机构使得抽水机构抽水时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杂质堵塞各个管道以及雾化喷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移动机构;3、储水箱体;4、过滤机构;5、抽水机构;6、雾化机构;41、滤筒;42、端头;43、卡座;44、第二弹簧;45、扣板;46、对位块;51、抽水管;52、过渡管;53、过渡接口;54、增压泵;55、发电机;61、套管;62、出水管;63、第一弹簧;64、卡销;65、雾化喷头;66、出水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移动机构2、储水箱体3、过滤机构4、抽水机构5和两个雾化机构6,移动机构2与支撑底座1的底端连接,储水箱体3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顶端,过滤机构4位于储水箱体3的内侧,过滤机构4和抽水机构5的进水端连通,抽水机构5设置在储水箱体3上;两个雾化机构6分别设置在储水箱体3的两侧,两个雾化机构6的进水端分别与抽水机构5的两个出水端连通。移动机构带动支撑底座行走,移动机构可设置为轮式结构、行走结构等能够带动支撑底座移动的结构。储水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把手。如图1所示的抽水机构5包括抽水管51、过渡管52、过渡接口53、增压泵54和发电机55,抽水管51位于储水箱体3内并与储水箱体3的箱盖连接,抽水管51的出水口与增压泵54的进水位置连接,增压泵54的出水位置与过渡管52通过法兰连接,增压泵54位于箱盖上;发电机55设置在箱盖上,并与增压泵54连接,给增压泵供电;过渡管52的两个出口上分别与过渡接口53连接。如图2所示的雾化机构6包括套管61、出水管62、第一弹簧63、卡销64、至少一个雾化喷头65和出水接口66,套管61与储水箱体3的侧壁连接,套管61上设置有通孔;出水管62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弹簧63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另一端与卡销64固定连接,卡销与通孔滑动套接;一个雾化喷头65设置在出水管的一个出水口上;出水接口66设置在出水管上,并通过软管与一个过渡接口53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抽水管51的底端设置为侧部为进水口的圆盘结构。过滤机构4包括滤筒41、端头42、卡座43、第二弹簧44、扣板45和对位块46,滤筒41位于圆盘结构的进水口处;端头42设置在滤筒的外端部,端头42上设置有对位槽;卡座43设置在抽水管51进水端的顶端,第二弹簧44的一端与卡座43的内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扣板45连接;扣板45设置在卡座43的顶端;对位块46固接在扣板45的底端,滑动套接在对位槽内。过滤机构滑动的设置在抽水管的进水端处。使用过程:储水箱体3上具有加水口,通过加水口将储水箱体3内注入足量的清水,移动机构配合储水箱体上的把手使整体结构在沙土路面上移动,发电机55给增压泵54供电,增压泵54将清水抽入到抽水管51内,滤筒41对水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清水通过抽水管51经过增压泵54进入到过渡管52内,再由过渡管52两侧的过渡接口53排出,最后通过雾化喷头65喷出,形成水雾,对干燥的沙土路面进行防尘降尘。当需要清理滤筒41时,向上拉动扣板,通过第二弹簧的拉伸,使扣板带动对位块与对位槽脱开,从而完成滤筒的拆卸清理。当需要拆卸出水管62进行定期的清理时,按压卡销,使得卡销压缩第一弹簧进入到凹槽内与通孔脱开,从而完成出水管的拆卸工作。通过储水箱体两侧出水管上的雾化喷头,对地面进行喷洒水雾,保证能够湿润地面的同时,也防止喷水过多而导致沙土路面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移动机构、储水箱体、过滤机构、抽水机构和两个雾化机构,移动机构与支撑底座的底端连接,储水箱体设置在支撑底座的顶端,过滤机构位于储水箱体的内侧,过滤机构和抽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抽水机构设置在储水箱体上;两个雾化机构分别设置在储水箱体的两侧,两个雾化机构的进水端分别与抽水机构的两个出水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移动机构、储水箱体、过滤机构、抽水机构和两个雾化机构,移动机构与支撑底座的底端连接,储水箱体设置在支撑底座的顶端,过滤机构位于储水箱体的内侧,过滤机构和抽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抽水机构设置在储水箱体上;两个雾化机构分别设置在储水箱体的两侧,两个雾化机构的进水端分别与抽水机构的两个出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管、过渡管、过渡接口、增压泵和发电机,抽水管位于储水箱体内并与储水箱体的箱盖连接抽水管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位置连接,增压泵的出水位置与过渡管通过法兰连接,增压泵位于箱盖上;发电机设置在箱盖上,并与增压泵连接;过渡管的两个出口上分别与过渡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降尘水雾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套管、出水管、第一弹簧、卡销、至少一个雾化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青曦史文超高文婷石宇辉刘志强耿景磊孙德强赵晓琨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