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红梅专利>正文

立式淤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041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平台和沼气产生装置,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对应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沼气产生装置连接设置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出泥端与所述输送带起始端一侧对应设置;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有紫光灯照射装置,所述输送带起始端上方间距设置有摊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杀灭淤泥中的绝大部分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淤泥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淤泥杀菌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淤泥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继城市垃圾污染的第二大固体废物污染源。一般的传统淤泥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农用等,但是这些传统的淤泥处理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无法对淤泥进行资源再利用。所以在处理淤泥时还应该多考虑能否资源回收利用以及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处理淤泥。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平台和沼气产生装置,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对应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沼气产生装置连接设置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出泥端与所述输送带起始端一侧对应设置;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有紫光灯照射装置,所述输送带起始端上方间距设置有摊平板。进一步的,所述杀菌装置呈箱体结构,所述杀菌装置底面沿输送带传输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杀菌装置包括阻泥板,所述阻泥板间隔设置于输送带终止端下方,所述阻泥板沿所述输送带运输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摊平板摊平端呈齿状且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紫光灯照射装置包括灯架,所述灯架连接设置于所述杀菌装置顶部且朝向于所述输送带,所述灯架上设置有朝向于所述输送带方向的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多根间隔排布的紫光灯灯管。进一步的,所述沼气产生装置呈圆筒形且顶部为圆锥形,所述沼气产生装置顶部连接设置有沼气管道,所述沼气产生装置内部与沼气存储柜通过沼气管道连通,所述沼气产生装置设置有进泥口。进一步的,还包括淤泥分液池,所述淤泥分液池连接所述杀菌装置的出泥口,所述淤泥分液池设置有排水孔。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杀灭淤泥中的绝大部分细菌。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技术效果:1)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生活所需的燃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既环保又变废为宝;2)经过处理后的淤泥相对比较稳定既可以作为肥料又可以用作建筑材料。附图说明附图1为淤泥处理装置结构图;附图2为紫光灯照射装置结构图;附图3为摊平板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3: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平台2和沼气产生装置5,所述平台2上设置有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内部设置有输送带31,所述输送带31对应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连接设置有抽泥泵4,所述抽泥泵4的出泥端与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一侧对应设置;所述输送带31上方设置有紫光灯照射装置33,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上方间距设置有摊平板35。淤泥中的微生物在沼气产生装置5里进行无氧呼吸,消化淤泥中的有机物,淤泥经过抽泥泵4到达杀菌装置3,经过杀菌处理后的淤泥最终到达淤泥分液池6中。所述杀菌装置3呈箱体结构,所述杀菌装置3底面34沿输送带31传输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这样设计能避免摊平淤泥时掉落到杀菌装置3底面34上的淤泥堆积。所述杀菌装置3包括阻泥板32,所述阻泥板32间隔设置于输送带31终止端下方,所述阻泥板32沿所述输送带31运输方向倾斜设置。当淤泥经过杀菌处理后阻泥板32能把粘附在输送带31上的淤泥阻挡下来。所述摊平板35摊平端呈齿状且沿所述输送带31输送方向倾斜设置。这样呈齿状设计能增大紫光灯光线照射淤泥的面积,杀灭更多细菌,增强淤泥除菌处理的效果。所述紫光灯照射装置33包括灯架331,所述灯架331连接设置于所述杀菌装置3顶部且朝向于所述输送带31,所述灯架331上设置有朝向于所述输送带31方向的灯罩332,所述灯罩332内设置有多根间隔排布的紫光灯灯管。这样设计能聚集紫光灯光线,增强照射的强度,避免浪费电力资源。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呈圆筒形且顶部为圆锥形,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顶部连接设置有沼气管道51,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内部与沼气存储柜52通过沼气管道51连通,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设置有进泥口。沼气是不断产生的这样设计能把多余的沼气存储起来,按需要使用。还包括淤泥分液池6,所述淤泥分液池6连接所述杀菌装置3的出泥口,所述淤泥分液池6设置有排水孔61。杀菌处理后的淤泥到达淤泥分液池6后,在淤泥分液池中添加絮凝剂,当淤泥沉淀之后上层的水可以通过淤泥分液池6上的排水孔61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平台(2)和沼气产生装置(5),所述平台(2)上设置有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内部设置有输送带(31),所述输送带(31)对应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连接设置有抽泥泵(4),所述抽泥泵(4)的出泥端与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一侧对应设置;所述输送带(31)上方设置有紫光灯照射装置(33),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上方间距设置有摊平板(35)。/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平台(2)和沼气产生装置(5),所述平台(2)上设置有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内部设置有输送带(31),所述输送带(31)对应连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沼气产生装置(5)连接设置有抽泥泵(4),所述抽泥泵(4)的出泥端与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一侧对应设置;所述输送带(31)上方设置有紫光灯照射装置(33),所述输送带(31)起始端上方间距设置有摊平板(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3)呈箱体结构,所述杀菌装置(3)底面(34)沿输送带(31)传输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3)包括阻泥板(32),所述阻泥板(32)间隔设置于输送带(31)终止端下方,所述阻泥板(32)沿所述输送带(31)运输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红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