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02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构,曝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布气管道和曝气管道;进气管道与布气管道的中部连通;曝气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曝气管道并联设置,且均与布气管道连通;曝气管道远离布气管道一端为封闭结构,曝气管道上表面开有若干曝气孔;曝气管道内设置有内套管,内套管外壁与曝气管道内壁密闭连接,且内套管与曝气管道单自由度轴向轴向滑动连接;内套管靠近布气管道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内套管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气孔,若干排气孔与若干曝气孔间隔设置。本技术方案能够在未通入气流时将曝气管道内部封闭,有效防止处理池中的污物进入曝气管道内,对管道造成堵塞等意外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A2O和改良A2O工艺的实施装置由依次设置的厌氧区Anaerobic、缺氧区Anoxic和好氧区Oxic及沉淀池组成,回流硝化液的控制是将好氧区(O)的输出水体作为硝化液打回缺氧区(A),然而好氧区(O)输出水体的溶解氧DO值一般维持在2-4,这样一来,缺氧区(A)的DO值就会偏高,导致在缺氧区(A)中的溶解氧就会抑制反硝化作用脱氮的进行。并且由于好氧区末端水体的DO值也使与之相连的沉淀池中的DO值偏高,进而使由沉淀池向厌氧区所输送的回流液的DO值也会偏高,也会导致在厌氧区(A)的溶解氧抑制厌氧释磷的进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沉淀池的回流污泥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厌氧池相连;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的水体输出端设有潜水轴流泵,潜水轴流泵通过硝化液传输管道与第一缺氧池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现有的A2O工艺的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增设一个第二缺氧池,使其DO值控制0.5~1范围内。将增设的缺氧池的输出水体作为硝化液打回到第一缺氧池中,降低了抑制反硝化作用脱氮情况的发生;沉淀池的回流污泥中与由厌氧池端的污水进水管输入的污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时,也会降低抑制厌氧释磷情况的发生,从而实现污水高效除磷脱氮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曝气装置,曝气管设于曝气池底部,曝气管上开设若干排气孔,通过将空气泵入曝气管,通过排气孔将空气排出实现曝气,但是,曝气管上的排气孔不能够自行封堵,在通气停止后污水将进入曝气管内,对二次启动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布气管道和曝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布气管道的中部连通;所述曝气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曝气管道并联设置,且均与布气管道连通;所述曝气管道远离布气管道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曝气管道上表面开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道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壁与曝气管道内壁密闭连接,且内套管与曝气管道单自由度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内套管靠近布气管道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内套管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气孔,若干排气孔与若干曝气孔间隔设置;所述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曝气管道封闭端内壁和内套管封闭端外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套管远离布气管道一端为封闭结构,当气体由进气管道进入布气管道且通入曝气管道时,由于排气孔与曝气孔间隔设置,两者处于封闭状态,则在气压的推动下内套管将向远离布气管道一端移动,当移动至排气孔和曝气孔重合时,气体将由排气孔排出并经过曝气孔进入处理池内;由于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当内套管移动的时候将挤压支撑弹簧,当进气管道的气源关闭之后,气体产生的压力取消,则支撑弹簧将推动内套管使其复位,排气孔和曝气孔错开封堵,能够在未通入气流时将曝气管道内部封闭,有效防止处理池中的污物进入曝气管道内,对管道造成堵塞等意外情况。进一步限定,所述曝气管道内孔横截面与内套管的外壁横截面相同,且均为多边形或椭圆形,有效防止内套管在曝气管道内转动,而造成的排气孔和曝气孔不能重叠通气。进一步限定,所述曝气管道和内套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防腐蚀特性,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曝气孔的孔径大于排气孔的孔径。进一步限定,所述布气管道上连通有多个连接头,且通过多个连接头与多个曝气管道连接,可以采用螺纹配合或插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能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或更换。进一步限定,所述曝气管道的封闭端的端面上开有泄压孔,当内套管移动时,能够将两者之间空间内的介质排出,防止内部积压而导致内套管不能滑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在未通入气流时将曝气管道内部封闭,有效防止处理池中的污物进入曝气管道内,对管道造成堵塞等意外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进气管道1、布气管道2、曝气管道3、曝气孔4、内套管5、排气孔6、支撑弹簧7、连接头8、泄压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1、布气管道2和曝气管道3;所述进气管道1与布气管道2的中部连通;所述曝气管道3设置有多个,多个曝气管道3并联设置,且均与布气管道2连通;所述曝气管道3远离布气管道2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曝气管道3上表面开有若干曝气孔4;所述曝气管道3内设置有内套管5,所述内套管5外壁与曝气管道3内壁密闭连接,且内套管5与曝气管道3单自由度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内套管5靠近布气管道2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内套管5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气孔6,若干排气孔6与若干曝气孔4间隔设置;所述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2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7,所述支撑弹簧7两端分别抵靠曝气管道3封闭端内壁和内套管5封闭端外壁。本实施例中,内套管5远离布气管道2一端为封闭结构,当气体由进气管道1进入布气管道2且通入曝气管道3时,由于排气孔6与曝气孔4间隔设置,两者处于封闭状态,则在气压的推动下内套管5将向远离布气管道2一端移动,当移动至排气孔6和曝气孔4重合时,气体将由排气孔6排出并经过曝气孔4进入处理池内;由于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2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7,当内套管5移动的时候将挤压支撑弹簧7,当进气管道1的气源关闭之后,气体产生的压力取消,则支撑弹簧7将推动内套管5使其复位,排气孔6和曝气孔4错开封堵,能够在未通入气流时将曝气管道3内部封闭,有效防止处理池中的污物进入曝气管道3内,对管道造成堵塞等意外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道3内孔横截面与内套管5的外壁横截面相同,且均为多边形或椭圆形,有效防止内套管5在曝气管道3内转动,而造成的排气孔6和曝气孔4不能重叠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布气管道和曝气管道;/n所述进气管道与布气管道的中部连通;/n所述曝气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曝气管道并联设置,且均与布气管道连通;/n所述曝气管道远离布气管道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曝气管道上表面开有若干曝气孔;/n所述曝气管道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壁与曝气管道内壁密闭连接,且内套管与曝气管道单自由度轴向滑动连接;/n所述内套管靠近布气管道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n所述内套管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气孔,若干排气孔与若干曝气孔间隔设置;/n所述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曝气管道封闭端内壁和内套管封闭端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布气管道和曝气管道;
所述进气管道与布气管道的中部连通;
所述曝气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曝气管道并联设置,且均与布气管道连通;
所述曝气管道远离布气管道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曝气管道上表面开有若干曝气孔;
所述曝气管道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壁与曝气管道内壁密闭连接,且内套管与曝气管道单自由度轴向滑动连接;
所述内套管靠近布气管道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
所述内套管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气孔,若干排气孔与若干曝气孔间隔设置;
所述曝气管远离布气管道一端内还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曝气管道封闭端内壁和内套管封闭端外壁。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凯强谢恩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鼎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