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01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涉及离子交换器技术领域,解决了软水排出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内壁中间部分设置有阻挡壳,所述阻挡壳周侧开设有过滤孔,所述阻挡壳内部设置有下布水器,所述下布水器顶部设置有将软水排出的出水管,所述阻挡壳顶部与出水管旋转相连,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旋转连接于阻挡壳底部,所述转轴顶部与阻挡壳底部旋转相连,所述筒体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底部,具有提高软水排出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离子交换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
技术介绍
水处理是需要将硬水软化成软水,通用的水处理设备就是离子交换器,用于去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使用时组成水中硬度的钙、镁离子与离子交换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交换,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从而获得软化水。因为采用的交换树脂多为钠离子交换树脂,所以称为钠离子交换器。目前,公告号为CN20858615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硬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罐体,经过上过滤器、压脂层及树脂层的过滤,形成软水,软水经过下过滤器的滤网,自上端板的通孔进入中心管,经过出水管,排出软水;再生液自出水管进入中心管,经过下过滤器的滤网向上到达树脂层,对树脂层再生,再生后的废液经过中排过滤器到达排水套管,经过联通管流入排污管,废液排出,两条通路不直接连通。但是,离子交换器在进行硬水软化的过程中,由于树脂层由颗粒状的树脂粒子组成,因此软水在经过下布水器过滤排出的过程中容易带动树脂粒子紧贴、附着在下布水器的表面,造成下布水器过滤软水的速率降低的现象,最终导致软水的排出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具有提高软水排出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部内壁中间部分设置有阻挡壳,所述阻挡壳周侧开设有过滤孔,所述阻挡壳内部设置有下布水器,所述下布水器顶部设置有将软水排出的出水管,所述阻挡壳顶部与出水管旋转相连,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旋转连接于阻挡壳底部,所述转轴顶部与阻挡壳底部旋转相连,所述筒体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启动电机,转轴带动阻挡壳旋转,筒体设置有支撑柱,阻挡壳与支撑柱旋转相连,通过支撑柱支撑阻挡壳。阻挡壳旋转时,附着、紧贴的树脂粒子开始与阻挡壳分离,使得水流通过过滤孔进入阻挡壳内部的效率增加,有利于提升下布水器汇集水流的速度,使得出水管的出水效率得到增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布水器底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底部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阻挡壳对下布水器进行支撑,有利于提升下布水器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壳底部内壁中间部分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所述下布水器底部均匀间隔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容纳有滚珠,所述滚珠滚动连接于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滚珠滚动连接于滑槽,有利于下布水器与阻挡壳实现旋转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布水器外壁与阻挡壳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布水器与阻挡壳之间有一定的缝隙,有利于提升出水管的出水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转轴穿设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于筒体底部内壁中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支撑柱对阻挡壳进行支撑,有利于提升阻挡壳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通过轴承与阻挡壳底部旋转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通过轴承与阻挡壳旋转连接,旋转方式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通过旋转密封件与筒体底部旋转连接,所述阻挡壳顶部通过旋转密封件与出水管旋转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旋转密封件减少软水渗透至外界以及渗透入阻挡壳内部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带动阻挡壳旋转,使得附着、紧贴在阻挡壳表面的树脂颗粒与阻挡壳分离,有利于增加水流进入阻挡壳内部的过滤孔的速率,最终提高出水管的出水效率。筒体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与阻挡壳旋转连接,有利于支撑阻挡壳的同时降低支撑柱阻碍阻挡壳旋转的可能。阻挡壳与下布水器之间旋转连接,有利于通过阻挡壳对下布水器进行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阻挡壳;3、过滤孔;4、布水器;5、出水管;6、电机;7、转轴;8、支撑柱;9、滑槽;10、容纳槽;11、滚珠;12、连接孔;13、旋转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包括离子交换器的筒体1。使用时需要处理的硬水通入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树脂层,用于对通入的硬水进行软化处理,软化后的水流经过滤被排出筒体1。由于离子交换器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做赘述。参见图1与图2,筒体1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阻挡壳2,阻挡壳2的外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孔径小于树脂颗粒直径的过滤孔3,用于对软水进行过滤的同时阻止树脂颗粒进入阻挡壳2内部。参见图1,阻挡壳2内部设置有下布水器4,用于对进入阻挡壳2内的软水进行再次过滤、汇集。下布水器4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5,出水管5经筒体1顶部延伸至外界,用于将下布水器4过滤、汇集的软水排出。由于下布水器4的结构以及具体使用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做赘述。参见图1,阻挡壳2顶部通过旋转密封件13与出水管5的外周侧旋转相连,筒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8,支撑柱8底部固定连接于筒体1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支撑柱8的顶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用于对阻挡壳2形成支撑。参见图1,筒体1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机6,电机6通过自带的支架固定于筒体1。电机6顶部旋转连接有转轴7,转轴7通过旋转密封件13旋转连接于筒体1底部。支撑柱8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2,转轴7穿过连接孔12固定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参见图2,使用时启动电机6,转轴7旋转带动阻挡壳2进行转动,有利于降低过滤孔3被树脂粒子堵塞的可能,提高软水进入阻挡壳2内部的速率。下布水器4外壁与阻挡壳2内壁之间具有一点的间隙,有利于提高下布水器4排出软水的效率。参见图1与图3,下布水器4底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内壁,有利于加强对下布水器4的支撑能力。阻挡壳2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9,下布水器4底部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容纳槽10,容纳槽10容纳有滚珠11。使用时滚珠11滚动连接于滑槽9,有利于降低阻挡壳2旋转时对下布水器4造成影响。使用原理:参见图2,使用时打开电机6,转轴7旋转带动阻挡壳2转动,由于阻挡壳2进入转动状态,因此树脂粒子较难堵塞过滤孔3,有利于提高软水进入阻挡壳2内部的速率。软水进入阻挡壳2内部后在阻挡壳2与下布水器4之间的间隙汇集,经由下布水器4过滤后被出水管5排出。整个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增加出水管5排出软水的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部内壁中间部分设置有阻挡壳(2),所述阻挡壳(2)周侧开设有过滤孔(3),所述阻挡壳(2)内部设置有下布水器(4),所述下布水器(4)顶部设置有将软水排出的出水管(5),所述阻挡壳(2)顶部与出水管(5)旋转相连,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顶部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所述转轴(7)顶部与阻挡壳(2)底部旋转相连,所述筒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顶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部内壁中间部分设置有阻挡壳(2),所述阻挡壳(2)周侧开设有过滤孔(3),所述阻挡壳(2)内部设置有下布水器(4),所述下布水器(4)顶部设置有将软水排出的出水管(5),所述阻挡壳(2)顶部与出水管(5)旋转相连,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顶部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所述转轴(7)顶部与阻挡壳(2)底部旋转相连,所述筒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顶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布水器(4)底部旋转连接于阻挡壳(2)底部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壳(2)底部内壁中间部分开设有环形的滑槽(9),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拔群陈玉平彭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利嘉特水处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