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00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汽提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包括污水汽提塔、混合装置、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污水汽提塔上方设有出料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中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下方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左侧依次设有空冷器和水冷器并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箱体和端盖;提供了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能够减少结盐的形成以及焦粉堵塞塔盘,为塔顶冷料提供了多重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汽提塔
,尤其涉及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
技术介绍
汽提是用来回收被吸收的溶质、并使吸收剂与溶质分离获得再生的单元操作。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汽提还用于去除液体中的轻组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进料对塔顶酸性气中氨气含量及汽提塔上下压差影响大,原料水性质差,当作为冷进料时对塔顶酸性气中氨气高,塔盘易结盐或由原料水中含有的焦粉堵塞塔盘,降低气液相接触效率,从而降低汽提塔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能够减少结盐的形成以及焦粉堵塞塔盘,为塔顶冷料提供了多重选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污水汽提塔、混合装置、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污水汽提塔上方设有出料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中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污水汽提塔下方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左侧依次设有空冷器和水冷器并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箱体和端盖;所述箱体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一出水管法兰连接,所述箱体右侧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进水口法兰连接,所述箱体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右侧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箱体右侧设有多层导流板;所述端盖与箱体上方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增压泵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进水口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每层导流板间距为0.5-1.5米,所述导流板左侧形状为锐角。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右侧与水平面夹角为30-35度。优选的,所述箱体与端盖连接处设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单向阀止流方向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采用多根,所述第三连接管位于箱体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进水口法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采用混合装置,能够为冷进料提供多种选择,能够及时调整冷进料的水质,可同时混合两种水质进行冷进料,减少结盐和堵塞的情况出现;2、对第一出水管处的净化水处理后一部分循环使用,一部分储存备用,从而改善冷进料的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的整体流程图;图2为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的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的箱体零件图;图4为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的箱体俯视图。图中:1、污水汽提塔;2、混合装置;3、第一增压泵;4、第二增压泵;5、箱体;6、端盖;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101、出料口;102、第一进水口;103、第二进水口;104、第一出水管;105、空冷器;106、水冷器;501、第一连接管;502、第二连接管;503、第三连接管;504、第一腔体;505、第二腔体;506、单向阀;507、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所示,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汽提塔1、混合装置2、第一增压泵3、第二增压泵4、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出料口101,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102,所述污水汽提塔1中部设有第二进水口103,所述污水汽提塔1下方设有第一出水管104,所述第一出水管104左侧依次设有空冷器105和水冷器106并与混合装置2连接;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箱体5和端盖6;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所述第二连接管502与第一出水管104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第三连接管503,所述第三连接管503与第一进水口102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右侧均设有单向阀506,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分别与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连通,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多层导流板507;所述端盖6与箱体5上方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3通过第一管路7与第一连接管501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增压泵4通过第二管路8与第二进水口103法兰连接;所述每层导流板507间距为0.5-1.5米,所述导流板507左侧形状为锐角;所述导流板507右侧与水平面夹角为30-35度;所述箱体5与端盖6连接处设有橡胶垫片;所述单向阀506止流方向为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内;所述第三连接管503采用多根,所述第三连接管503位于箱体5一侧,所述第三连接管503与第一进水口102法兰连接。使用时,结合图1所示,经脱油后的含硫污水,由第一增压泵3和第二增压泵4升压分两路进入污水汽提塔,一路作为冷进料由第一增压泵3经第三连接管503从第一进水口102进入污水汽提塔1内部,保证污水汽提塔1顶部温度低于120℃,冷进料与向上移动的气相NH3、H2S呈逆向流动,将NH3、H2S吸收到液相并向下移动,在下行过程中受到上升气流的汽提作用在低温和一定压力的条件下,由于H2S相对挥发度比NH3大,而NH3的溶解度比H2S大,最终上升气流中NH3绝大部分被吸收,从而在污水汽提塔1顶取得纯度高的酸性气,另一路为热进料经过换热器加热至140度后,由第二增压泵4加压经第二管路8从第二进水口103进入到污水汽提塔1第50层塔盘内部,此温度已超过硫氢化氨电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拐点温度(110℃),NH3、H2S以游离的分子态存在于热料中,污水汽提塔1内操作压力比第二管路8线内压力低,热进料入污水汽提塔1后在减压闪蒸和塔顶抽出作用下,NH3、H2S由液相转入气相,吸收了NH3的冷进料与闪蒸后的热进料,向塔的中下部移动;此时,液相中NH3、H2S反复受到自塔下部上升的高温气流的汽提作用,同时配以合适侧线抽出量,结果在污水汽提塔1中部形成的高浓度气氨(氨峰)被抽至侧线系统,最终,在塔底得到合乎要求的净化水,污水汽提塔1底排出的净化水,一路直接排走储存备用,另一路先经空冷器105降温,再经净化水水冷器106冷却至50℃送进混合装置2使用。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开始使用时,启动第一增压泵3增压,将原料水经第一连接管501流入第一腔体504,并经过单向阀506排出,有第三连接管503进入到污水汽提塔1内部,当污水汽提塔1下方产生净化水后,净化水由第二连接管502进入到第二腔体505,并经单向阀506排出,排出后通过导流板507开始对两种水质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中和原料水的水质,减少塔盘结盐的情况出现,同时水质变好后,也减少了焦粉堵塞塔盘的情况出现;因为导流板507左侧的锐角形状能够对水流起到分流的作用,并利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汽提塔(1)、混合装置(2)、第一增压泵(3)、第二增压泵(4)、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出料口(101),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102),所述污水汽提塔(1)中部设有第二进水口(103),所述污水汽提塔(1)下方设有第一出水管(104),所述第一出水管(104)左侧依次设有空冷器(105)和水冷器(106)并与混合装置(2)连接;/n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箱体(5)和端盖(6);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所述第二连接管(502)与第一出水管(104)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第三连接管(503),所述第三连接管(503)与第一进水口(102)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右侧均设有单向阀(506),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分别与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连通,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多层导流板(507);所述端盖(6)与箱体(5)上方螺栓连接;/n所述第一增压泵(3)通过第一管路(7)与第一连接管(501)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增压泵(4)通过第二管路(8)与第二进水口(103)法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在线清盐污水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汽提塔(1)、混合装置(2)、第一增压泵(3)、第二增压泵(4)、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出料口(101),所述污水汽提塔(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102),所述污水汽提塔(1)中部设有第二进水口(103),所述污水汽提塔(1)下方设有第一出水管(104),所述第一出水管(104)左侧依次设有空冷器(105)和水冷器(106)并与混合装置(2)连接;
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箱体(5)和端盖(6);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所述第二连接管(502)与第一出水管(104)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第三连接管(503),所述第三连接管(503)与第一进水口(102)法兰连接,所述箱体(5)左侧分别设有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右侧均设有单向阀(506),所述第一腔体(504)和第二腔体(505)分别与第一连接管(501)和第二连接管(502)连通,所述箱体(5)右侧设有多层导流板(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亮张立龙赵云强解金国付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