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93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顶部的背面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固定箱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旋转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轴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线进行缠绕,通过移动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滚筒进行移动,滚筒旋转的同时进行左右移动,便于使用者对线进行收卷,防止线缠绕在一起影响收卷,通过半圆形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线进行梳理,防止线在收卷过程中发生缠绕,解决了传统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不能自主缠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和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和互感器等),很多大型的变压器线圈在收卷缠绕时,往往需要用人力去进行握持线的一端,另一端则是由转动装置进行收卷缠绕,然而传统的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往往不能自主缠绕,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线圈大多是比较重,长时间的握持会增加工人的疲劳,会有危险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具备自主缠绕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不能自主缠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顶部的背面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顶部的背面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固定框(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箱(3)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旋转机构(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滚筒(14),所述固定框(1)顶部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挡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顶部的背面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固定框(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箱(3)内腔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旋转机构(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滚筒(14),所述固定框(1)顶部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挡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齿轮(22)和齿板(23),所述固定框(1)内腔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2),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板(23),所述齿板(23)和齿轮(2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43)和第一旋转轴(44),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套设有主动轮(4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刚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国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