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兆儒专利>正文

便携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84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便携秤,其秤杆一端与固定在壳体上的提杆铰接,另一端通过拉杆铰接可摆动的重锤,秤钩套在秤杆上可移动,秤钩上挂的重物拉动重锤摆动显示重量读数,所述的秤可制成烟盒般大小,便于携带,且长期使用仍可保持精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度重量的秤。弹簧秤为一拉力弹簧下悬挂重物,据弹簧受重力变形程度来量度重量,其便于携带,但长期使用后,其弹簧的弹性系数会有变化而影响精度。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给出一种便于携带且长期使用亦可保持精度的便携秤。所述的便携秤有扁壳体、壳体内一边铰接一个竖直的提杆,另一边铰接一弧形重锤,该重锤后部是个尾杆。秤杆在壳体下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尾杆和秤杆的一端铰接,秤杆另一端与提杆铰接,称杆处有显示“千克”的刻度,秤钩套在秤杆上可移动,弧形重锤上有指示点,在壳体一侧相应重锤的摆动轨迹处开有弧形窗口,其侧有显示“克”数的刻度。本专利技术依据静力平衡原理设计,其称重不依赖材质本身的物理特性,亦不会因材质物理特征的变化而影响精度,长期使用依然准确,其可制成香烟盒般大小,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 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 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提杆10用销11铰接在壳体1上,另有销3穿过弧形重锤2的铰接孔固定在壳体1上,铰接孔的另一侧是尾杆4,秤杆6处于壳体1下部,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秤杆6一端和尾杆4铰接,秤杆6的另一端铰接接提杆10,秤钩9上部套在秤杆6上可移动,秤杆6的上部有相应“千克”数的凹口7,可使秤钩9移动至凹口处可卡住。壳体1上相应弧形重锤2摆动的轨迹处开有窗口12,其侧有显示“克”数的刻度,弧形重锤上的指示点8对正的某个刻度即指示“克”数,秤钩9移至接近拉杆5一端,秤体自身静力平衡即克数指示为零,秤钩9挂重物若小于1千克,重锤2摆动,指示克数,若重物大于1千克,重锤2摆动指示的克数超刻度范围,需将秤钩9向提杆10方向移动,此时重量读数应为秤钩9所处位置的千克值加重锤指示的克数值。从图3所示,壳体上部呈梯形,以便手持。权利要求1.便携秤,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一边铰接一个竖直的提杆10,另一边铰接弧形重锤2,重锤后部是尾杆4,秤杆6处于壳体1下部,拉杆5两端分别与尾杆4和秤杆6的一端铰接,秤杆6的另一端与提杆10铰接,秤杆6处有显示“千克”的刻度,秤钩9套在秤杆6上可移动,弧形重锤2上有指示点8,在壳体1一侧相应重锤2的摆动轨迹处开有窗口12,其侧有显示“克”数的刻度。全文摘要便携秤,其秤杆一端与固定在壳体上的提杆铰接,另一端通过拉杆铰接可摆动的重锤,秤钩套在秤杆上可移动,秤钩上挂的重物拉动重锤摆动显示重量读数,所述的秤可制成烟盒般大小,便于携带,且长期使用仍可保持精度。文档编号G01G1/04GK1067507SQ9210243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叶兆儒 申请人:叶兆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使携秤,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一边铰接一个竖直的提杆10,另一边铰接弧形重锤2,重锤后部是尾杆4,秤杆6处于壳体1下部,拉杆5两端分别与尾杆4和秤杆6的一端铰接,秤杆6的另一端与提杆10铰接,秤杆6处有显示“千克”的刻度,秤钩9套在秤杆6上可移动,弧形重锤2上有指示点8,在壳体1一侧相应重锤2的摆动轨迹处开有窗口12,其侧有显示“克”数的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儒
申请(专利权)人:叶兆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