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75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一种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法兰盘和电极板,法兰盘和电极板之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S”型电阻管,单个“S”型电阻管的结构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第一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一转接头与第二层电阻管连接,第二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二转接头与第三层电阻管连接,第一层电阻管的头部与穿过法兰盘,第三层电阻管的尾部穿过电极板;法兰盘、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上均安装有多个陶瓷支撑件。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长度,降低了电热原件最高表面温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元件
,尤其是一种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
技术介绍
电加温器是一种军工重点设备技术研发与性能验证的核心电加热设备。用于对流动的气态介质的升温加热。当加热介质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电加热器加热腔,采用流体热力学原理均匀地带走电热元件内部工作中所产生的巨大热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现有技术中的电加温器的电阻管通常采用产长条型结构,实际使用时,通过增加电阻管的发热长度,是降低电热原件温度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多次仿真模拟计算,绝大部分高温工况下,需要极长的电阻管换热长度方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受到安装空间、实际制造难度以及电阻管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量限制,较长的电阻管明显不可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从而采用组装式结构的电阻管,首尾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有效的克服了电阻管温度超过、安装尺寸长、制造难度打以及使用过程中膨胀量大的问题,可保持管内空气质量流量不变,从而保证换热系数不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法兰盘(1)和电极板(9),所述法兰盘(1)和电极板(9)之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S”型电阻管,/n单个“S”型电阻管的结构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所述第一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一转接头(7)与第二层电阻管连接,第二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二转接头(3)与第三层电阻管连接,/n第一层电阻管的头部与穿过法兰盘(1),第三层电阻管的尾部穿过电极板(9);/n法兰盘(1)、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上均安装有多个陶瓷支撑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法兰盘(1)和电极板(9),所述法兰盘(1)和电极板(9)之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S”型电阻管,
单个“S”型电阻管的结构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所述第一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一转接头(7)与第二层电阻管连接,第二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二转接头(3)与第三层电阻管连接,
第一层电阻管的头部与穿过法兰盘(1),第三层电阻管的尾部穿过电极板(9);
法兰盘(1)、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上均安装有多个陶瓷支撑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均为一根细长管,每根细长管上穿过有多个间隔的陶瓷支撑件(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均采用组合式结构,第一层电阻管的头部连接有第一电阻管接头(2),所述第一电阻管接头(2)头部穿过法兰盘(1),并通过陶瓷支撑件(4)进行支撑,第一电阻管接头(2)的尾部通过陶瓷支撑件(4)安装第一连接电阻管(5),第一连接电阻管(5)的尾部同样通过陶瓷支撑件(4)安装第二连接电阻管(6),第二连接电阻管(6)的尾部通过第一转接头(7)安装第二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尾部通过第二转接头(3)安装第三层电阻管,所述第三层电阻管的尾部连接第二电阻管接头(8),第二电阻管接头(8)穿过电极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钧王春花赵成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